|
|
教后反思: 本课总体设计思路是:材料引领——设置有争议的问题——生生、师生分析、探讨——得出理性、科学的结论。 总体看来,感觉比较满意的地方有: 1、通过回顾一年来发生的重大时政新闻导入课题,将民族精神这一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同时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政治素养。 用“今年冬天以来,我国遭遇了哪些巨大的自然灾害?在战胜这些灾害的过程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怎样的精神?今年以来,我国取得哪些重大胜利?在取得这些胜利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又展示出怎样的精神?”导入新课,根据生的回答,师总结:由此看来,我们战胜巨大灾难、取得重大胜利靠的是什么精神支撑?这样,既总结了上节课的内容,又自然而然地导入本课;同时,通过对热点问题的回顾,将民族精神这一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在具体事情中初步感悟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起到了政治课独特的时事教育意义。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在探讨国家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重点话题时,教材先呈现了我国进行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主心骨”,又谈到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但实际上,学生在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很难理解我国进行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主心骨”这一理论。因此,在设计时,我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先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导入下一个问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外国优秀的文化涌进来,腐朽的文化也随之而入,这样,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撞击,它们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呈现出相互激荡之势。面对这种形势,我国进行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主心骨”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把这一问题放在世界范围内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思考,学生通过自学很自然就理解了这一问题,而且理解起来也会更透彻。 3、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和行动,从小处着手,解决大问题。 由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话题很大、又有些空洞,所以设计时我力求从小处着手,让学生通过具体、身边的事例来感受民族精神的存在。比如:在探讨中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我课前有意将一面小国旗扔在地上,观察学生看到这一现象后的表现,课堂上及时把学生的表现做简单的总结。这样既树立了正面的榜样,又从侧面引导学生要把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