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反思 《祖国有多大》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祖国多辽阔》中的第一个主题。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如中国行政区图、两段文字资料框、小主持人及4位小朋友的话,都意在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层面,使学生对祖国陆地、海域、行政区等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对祖国东西时差、南北温差有所感知,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然而祖国对学生而言,虽很熟悉,但也很抽象,只靠展示和讲解是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祖国之大的。为此,课前我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发现学生对祖国印象很深刻,但涉及本课相关知识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则显得苍白无力。新课标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基于此,我鼓励学生依据“自学小贴士”的指导,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性活动和调查收集性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和亲身实践中增强对祖国的了解。而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必须牵扯到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从而为更有效的实践活动类学习奠定好的基础。事实上,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他们把一张张在活动中拍摄或收集到的风景图片传送给我,我也将孩子们的作品精心制作成课件在全班展示,不仅让学生在欣赏祖国风光的图片中,愉悦地进入学习,在欢快的谈话中初步感受祖国各地的不同,更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提升学生的生活。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特征,在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借助学生已有经验,通过课堂教学创设了一个个丰富多彩且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活动。 (一)看一看,了解我国行政区划多。在学生阅读和谈对图例、比例尺认识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区分首都、省级行政中心和一般城市的关系,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多是源于祖国地域之广大的缘故。 (二)、走一走,感受祖国边界路程远。沿着祖国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走一圈,认识四极点,初步感受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的大体位置;通过数字呈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祖国边界的漫长和祖国地域的辽阔。在“走一走”的环节中,我有意谈到了台湾岛和钓鱼岛,让学生对时下人们最关心的领土话题有所了解,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台湾岛、钓鱼岛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及祖国领土的神圣而不可分割。 (三)算一算,知道祖国陆海面积广。体验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身体的各种器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在此环节的计算和比较活动中,学生通过直观的换算,知道了祖国的面积之大、领域之广。 (四)、想一想,感悟祖国温时差别大。本课教学仅仅靠书中的图文、教师的语言讲解是无法说清楚祖国地域的辽阔。为了使教学更有实效性,我设计的“自学小贴士”,让学生课前进行调查,知道南北温差、东西两地生活的差异,采取欣赏歌曲、互动交流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祖国南北、东西距离远,跨度大,祖国辽阔的事实。 (五)找一找,探寻祖国地形复杂多样。通过观察祖国地形图,了解祖国复杂多样的地形特点,感受祖国之大,同时让学生对我国多样的地理环境为人们带来的益处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看、走、算、想、找”等系列教学活动的呈现,及有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亲身体验中形成真实的情感体验,充分感受到了祖国的幅员辽阔,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最后的总结升华中,我用优美的语言引发学生对保卫祖国疆域的思考,《祝福祖国》的音乐,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小组学习是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识的途径, 提供了开展探究学习所必需的交流平台。然而,在“趣味擂台,赛出精彩”这一环节中,我忽略了对小组活动要求的强调。所以,教学中,当有小组合作完成后,马上回到了座位,而没有在小组内做进一步的巩固交流……在今后的教学中,像这样的小组活动,一定要注意活动要求的强调。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说的较多,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较少,而品德与社会课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结合学生实际,把握学科特点,把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化为课堂的教学目标,确保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达到基本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充分重视教学活动的生成性和儿童的实际表现,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课堂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