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越是简单越是感觉压力大,任务重,需要我探索研究的地方太多了。我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标对理解和把握这节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是通过教师的有效的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亲自参与,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设计的特色是探究活动与反馈训练及达标检测双线检测式的设计,既能落实知识,又可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本节的重点是对“中国民族分布图”的学习,如何在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这就要求学生会读图例,利用图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观察、比较。在读图前,我会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如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哪个;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分布有何关系?等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图、读材料。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地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质疑、释疑,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提高学生独立获取,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自身潜能的发展。 教学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方式不同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一样。因为当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进一步有利于问题的形成,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如“送少数民族回家”游戏的设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一举两得。总之,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学”而非设计成教师怎样去教。 上完了课以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一下简单的反思: 优点: 1、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辅助教学,补充相关民族知识,学生接受也较快,同时,也利用画面引导学生充分读图分析得出结论,用口决的形式记忆人口多的民族,巧妙解决了记忆难点。 2、本节课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老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初步做到了从“学会地理”向“会学地理”的转变。 不足之处: 1、没有将提前让学生搜集的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都展示给学生,非常遗憾。 2、课堂语言不够丰富,尤其是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应多加推敲与锤炼。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语言要再丰富多彩一些。 3、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有些小组长没有起到带头作用,这就要求老师随时指导方法,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如何在小组合作探讨中解决疑惑。 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学习,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将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技术顺畅地结合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