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教学反思 对于地理必修三来说,每一节课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案例形式呈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便成为重中之重,而我校所研究的“支架式探究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看、多问、多想、多用,主动参与、协同合作、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才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对于本节课来说,我用了如下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在锚式问题的设计上,我主要用了学生耳熟能详的地区中东——世界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作为引入点,接着展示中东石油输出线路让学生明白整个世界都存在资源的调配。接着用对比的方法展示我国的人口分布与资源分布图,让学生理解资源调配势在必行,进而引出本节的内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更能明白这是一项全球的工程。 在链式问题的设计上,为了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合作探究,链式问题非常的具体,每一个问题都拆分成若干小问题进行展示与提问。如西气东输管道概况这一问题具体到五个小问题:气源区与目标市场、起点和终点、经过的省区、地形区以及景观植被的变化,这些问题答案需要学生利用地图册去查找,在这一查一找中,学生动了起来,课堂也活跃了起来,由于链式问题的分解降低了难度,所以每一位同学都体会到了寻找答案的乐趣,真正的变“教师教”为“学生学”。 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西气东输的原因是分析的重点,虽然课本阐述的非常详细,然而知识却比较零散,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课本插图的使用必不可少。在这个问题的设计中,我又把一个大的问题细分为三: 算一算: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的大小。这个问题主要利用课本83页图5.2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国的比例加以说明的。 比一比: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带来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利用课本41页图3.2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加以说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