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教学反思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会聆听,培养音乐的耳朵,曾经有一位老师就告诉我们听觉是艺术,每一段音乐都是为耳朵创造的,当耳朵传入人的耳膜时,刺激大脑中枢神经,能够使人体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性情的作用。音乐是通过聆听深刻感受、体验、理解的,所以我们需要具备“音乐的耳朵”。“音乐的耳朵”是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获得的。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速度、力度、调式、织体等各个基本要素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不断的实践和体验,逐步感受音乐作品的内涵。使美妙神奇的音乐他们的脑海里留下鲜明而有深刻的印象。因此本学期我注重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在这节公开课上也不例外。 在平时的课堂中学生也需要听懂音乐,在听音乐进教师这一环节我总喜欢播放一些和课上内容相关的音乐。如我在上《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时,就播放了大家比较熟悉和喜欢的歌曲〈童年〉,学生随着音乐或拍手或做动作。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也避免了同学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的现象了。音乐在我的课堂中还能起到警告、提醒的作用,有时学生在做完一个音乐游戏或“开心练习”后依然沉浸在欢乐和兴奋之中,久久不能安静下来,这时一段优美、安详的琴声响起,学生逐渐的安静下来,随着音乐缓慢、平静的结束,教室又回到了安静、祥和的气氛中。 在听录音范唱的时候,也要告诉学生先听歌曲的内容,还是歌曲的情绪。两者要分开,这样条理清晰,学生也更加能集中注意力而学会认真的倾听。否则目标太多,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到最后是什么也没有听清楚,什么也没有听明白!因此倾听音乐的时候,要明确目标,循序渐进。我在教授〈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时,就是采用了分层欣赏的步骤。第一遍欣赏,提示学生重点感受歌曲的情绪(轻快、活泼的)。第二遍欣赏,注重聆听歌曲中有关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找出歌曲中重复的部分(1 6 6 ︱64 6 ︱155 ︱53 5︱)。第三遍欣赏,主要看着歌曲内容,随着轻轻歌唱,并且在跟不上的地方用笔做记号,待录音结束,学生把自己遇到的困难提出,然后由老师或已会唱的学生范唱指导。这样几遍下来,学生基本都能演唱歌曲了,在聆听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跟着音乐律动是好的,但是往往很难组织,学生像一盘散沙。”“他们很活跃,做游戏的时候兴趣高涨,就不听指挥了,控制不住课堂……”经常听到同事之间互相诉苦,也看到很多的音乐课上存在这样的现象。这其实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老师没有很明确的倾听要求。比如在随歌曲《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做拍手游戏时,第一遍我让学生边唱边拍手,表现出快乐的情绪。学生们拍着拍着就乱了。第二遍,我重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看谁能边拍手,边听好老师的琴声,而且拍手的声音不能盖过我们的歌声。刚才这两位同学就做得非常好。接下来,老师看谁最聪明?”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喜爱,想成为最聪明的孩子!所以在接下去的游戏中,学生明显地边拍手边倾听琴声了,歌声也更美了。因为带着任务,明确目标的听,集中了学生的聆听注意力。整个教室只有歌声和欢快的拍手声,以前乱哄哄的现象不见了。这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倾听作为一种学习技能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同时要让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