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了胡老师的《分米和毫米》的一课,感触很深,深深地感受到胡老师的教学体现了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理念。她的教学是那样的亲切、自然、活泼。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熟悉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新成员分米和毫米。整堂课学生均以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方式完成。教学分层次展开,复习已知的米和厘米;教学分米,通过看一看、画一画、数一数、比一比、找一找等几个步骤,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让学生用眼观察、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分米这个部分,是胡老师的浓墨重彩之处,我们可以看到,胡老师的设计很是细致,采用的活动很多。而且这些活动的展开是逐层推进,从直观的操作和活动中建立起分米的表象,而后慢慢抽丝拨茧,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抽离出来,在头脑中建立它的概念,并于其他长度单位建立联系,帮助更好地、变通地、灵活地掌握和运用。 教学毫米这个部分,我个人觉得是比较出彩地环节。设计很是出色。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胡老师要求学生估计一下,“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呢?” 马上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很快在头脑中搜索合适的长度和单位,他们选择的单位是厘米,有学生说半厘米,有学生说1厘米,有学生说不到1厘米。显然在他们的意识中企图围绕厘米来寻找一个合适的数字,但是又没有一个准绳。 这时候胡老师让小朋友们带着几个问题去自学认识毫米,让学生主动探索毫米的知识。大家知道1毫米很短,胡老师以一张银行卡的厚度让学生直观感知1毫米到底是多少,这个设计给我的启发很大,老师只有把生活和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更容易掌握和运用。 最后在教学中通过将新旧单位进行排序整理,将长度单位的知识和进率进行了整理和系统的汇总。整个一堂课,教师语言亲切,讲解清晰,学生兴趣高,学得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达成了教学目标。 这是我本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指教纠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