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日益富强的祖国》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日益富强的祖国》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第二课。本单元设计是从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来入手,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变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 学生对祖国的日益变化认知还是比较肤浅的。本单元将从资料探究入手,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发生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体会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迅猛发展, 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 2、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课前准备:1、餐桌饮食小调查;2、市场蔬果大调查;3、搜集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的事迹;4、邀请校外辅导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一)情境创设,感受五六十年代人们的艰苦生活 1.情境创设:“服务员”上菜,感受五、六十年代餐桌上的食物的缺乏。 2.邀请校外辅导员陈爷爷讲述他小时候的艰辛生活。 3.听了陈爷爷的讲述后,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爱玩与爱听故事是孩子的潜藏的天性。因此,创设情境以从外出就餐“服务员”上菜这一日常生活小环节引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并趁机请出校外辅导员陈爷爷讲述他小时候的艰辛生活。以真人真事式的故事诱发孩子的情感迸发。 【专家点评】邀请校外辅导员这一环节较好,能活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而陈爷爷的深情讲述可以让孩子了解过去的生活和今天的变化。 (二)、再创情景,感受现在的幸福生活。 1、汇报餐桌饮食小调查。 2、学生畅谈感受:比较过去与现在,人们的餐桌上有什么变化?这么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表格调查与表格汇报是品德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能帮助孩子在调查中理清思路,走近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 【专家点评】这一环节设计较清晰,以一小组汇报展示课前探究的情况,引发孩子讨论思考:这么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有力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让生明白:祖国富强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 二、引导探究,感悟祖国的日益富强 1、 简介发展历程,深入探究:50年代到60年代,爷爷奶奶这一代人经常忍饥挨饿,吃不饱,70年代到80年代,我们的爸爸妈妈勉强能吃得饱,但吃得不够好,现在我们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吃饱吃好,而且吃出花样,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可不要小看了这种变化,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1)、从数据中感悟:观看1949-2004粮食统计图课件:从这组统计图中,你看到粮食产量发生什么变化呢?为什么粮食总产量增长得这么快呢?学生汇报。 (2)、从农业科技中感悟: A:观看介绍袁隆平的事迹课件,看后汇报:袁隆平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 B:小组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除了袁隆平,你还了解到哪些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的事迹呢? C、小组汇报蔬果出产时间的调查。 D、观看视频,了解政府实施的菜篮子工程。 E、小组汇报,了解西樵本地的养殖种植基地:在我们西樵有哪些农业特产和种植、养殖基地。 【设计意图】视频教学是品德有效教学的一个载体,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而品德课堂更讲究学生的全员参与性与课内课外的衔接延伸拓展。因此,以小组交流汇报展示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 【专家点评】视频穿插教学较好。课内外的延伸设计也不错,但可惜上台汇报展示的个别同学不够大胆自信,声音较小。 三、 引发思考,领悟祖国日益富强的原因 小组讨论:经过同学们的调查,我们知道,建国以来我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归功于谁呢?说说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课堂设计教学,不断滚动深化学生的认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归功于为人们谋幸福的科技工作者、国家领导人等。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播放阅兵领导人视频。学生谈感受:此时,你想对祖国说什么? 2、教师小结,布置课外实践作业 【设计意图】情动而辞发。通过观看气势磅礴的国庆阅兵视频,再次推进学生情感,升华自豪、骄傲的爱国情。 【专家点评】这一环节印象特深:一是视频给人的冲击力强;二是学生的感受说得很深入、很感人,证明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突破了。 板书: 日益富强的祖国 食 不饱 饱 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