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程名称:品德与社会 教材版本: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级、册别:三年级下册 单元:第二单元 同学友谊 课题:第六课 让我们手拉手 课题:互敬互让 (共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解读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要求对学生的品德培养 回归生活;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要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要注重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对于本课内容,课标提出要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一些交友的原则,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处处需要互敬互让,懂得关心、关爱同学,学会处理同学之间的一些具体的事情,建立起和谐的群体关系,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第二部分: 教科书分析 《互敬互让》是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课时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同学友谊”,在承接“自尊自爱”的基础上,本课时通过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让学生感受友爱之情,知道怎样与同学平等相处,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学会宽容,与同学建立起真正的友谊,为后面的“关心与帮助”、“欣赏别人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很重要。
第三部分: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认知水平不高,平时在家里倍受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当学习生活中发生一些冲突的时候,容易只想自己不想他人,因为一点小事记恨别人,向小伙伴隐瞒或者让小伙伴帮助隐瞒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样下去,就会形成自私、心胸狭窄、不诚实的不健康心理状态,很难交到朋友,因此 让学生学会在朋友交往中以诚相待、互敬互让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部分:学习目标 1、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 2、能够与同学平等相处,学会关心、尊重同学,与同学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第五部分:教学方法、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1、谈话法 2、生活体验法 3、小组合作法 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本课力求体现“以生活为基础,以育人为根本”,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直接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来,通过生活体验、谈话、小组合作讨论、角色表演等方式,利用以往所了解的知识,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升生活,道德得到成长。 教学重、难点: 能够与同学平等相处,学会关心、尊重同学,与同学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第六部分: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心愿卡 学生:收集朋友之间难忘的和烦恼的事 第七部分:教学流程图(或主要教学环节)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二、联系生活,体验探究 三、延伸生活,升华情感 第八部分:详细的教学过程设计及设计意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