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五课 立体的画——盆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桂美版)《美术》第17册第5课 一、教材分析 1、指导思想 本课属设计——应用领域。引导学生学习“盆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表现技巧,然后充分利用身边有限的材料,根据材料的特性按照“盆景”的审美特征,进行盆景的设计与制作,用于装饰环境,美化生活。 盆景是表现形体结构的一种立体艺术,按照其艺术流派在我国可以分为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派,以成都为代表的川派,以扬州为代表的扬派,以苏州为代表的苏派,以上海为代表的海派等五大流派。按照其种类分盆景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盆景制作材料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就地取材的):石头、泥土、木块、木盆、树皮、竹筒、牛皮纸、泡沫、纸餐盒、海螺、贝壳、玉米衣、树枝、树叶、野花、野草等。 盆景艺术的主要特点,首先在于艺术形象的实体性,它不仅可以通过视觉去感受,而且可以通过用手触摸去感知盆景的艺术形象,观赏者还可以结合盆景作品所在的环境,从不同角度欣赏,因此更注重形体之美,从形式上讲盆景之美即源于形体之美。它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是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门类。由于盆景是用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或水、石等材料,经过艺术加工,种植或布置在“盆”中作为自然景物缩影的一种陈设品,所以要求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并经常使用寓意象征的手法。另外,不同质地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材质美,所以盆景艺术用材质的特殊性与艺术形象的审美效果具有密切的关系。教材中介绍的不同材质有盆景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材质美,体验不同的审美效果,丰富学生对盆景艺术的直接体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盆景作品是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教材中运用盆景进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的重要途径,符合创造性教学中的实践操作原则,盆景制作教学通过学生集体学习,相互观摩,利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盆景的制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和动口,拿出实实在在的创造性作品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有一个发展的空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自体验盆景的各种材料及制作方法,认识盆景造型上的概括,象征追求形体美的特点在对各种盆景材料的直接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力,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材料和盆景这个学习的形式进行创作使学生学到盆景制作的基本技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精神,训练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体会创造的快乐。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是:盆景的基本知识,盆景材料的选取及制作方法。 应掌握的能力是:简易的盆景的设计与制作。 探索的问题是:盆景在人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生活中还有什么更好的材料可用于盆景的制作? 2、教学重点: (1)、盆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2)、培养学生怎样选用各种材料去制作盆景。 (3)、使学生明白怎样创作更突出主题。 教学难点:动手能力的培养及盆景技法的掌握和运用。 突破难点的方法:以教师引导水平较高的同学示范带动全体学生去创作,身作则以及师生互动。 3、教学评价: (1)、是否学会盆景艺术。 (2)、能不能利用身边的有限材料去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盆景。 4、学习评价: (1)、知识方面。 (2)、技能方面。 (3)、改进建议。 5、学习空间伸延: (1)、注意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可用作盆景的材料。 (2)、注意把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运用于盆景之中,从而达到美化生活。 (3)、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盆景的作用。 6、学习材料: 教师使用的材料:各种材料的盆景作品或图片、多媒体、教学软件、盆景的工具材料等。 学生需备的学习材料:石头、泥土、木块、木盒、木盆、树皮、竹筒、牛皮纸、泡沫、纸餐盒、海螺、贝壳玉米衣、树枝、树叶、野花、野草等。 工具:小刀、剪刀、胶水、透明胶、双面胶等。 二、教学目的 1、显性目的 (1)、初步认识体验盆景的审美牲,了解盆景的基本设计方法及制作过程。 (2)、能运用生吞活剥的材料进行单间的盆景设计制作,从而提高学生对盆景的制作能力。 (3)、用自己的盆景作品,装饰环境,美化生活。 2、隐性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美化生活的兴趣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精神。 (2)、通过盆景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盆景的形式美感。 三、教学思路及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思路 本课重点是设计与制作。课前师生可通过上网、到书店、去图书馆等,查找相关资料,以备上课时用。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心理。教师讲授学生须了解的盆景的相关性知识。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方案,交流盆景制作技法,相互观摩评价作品等活动,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课堂中师生形成互动,教师有序地组织课堂教学以便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本课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盆景知识及制作方法的讲解,第二课时为盆景知识的应用与制作技能技巧的提高,分组围绕一主题去创作。 2、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盆景知识及制作方法的讲解。 第二课时,盆景知识的应用与制作技能技巧的提高,分组围绕一主题去创作。 第一课时 盆景知识及制作方法的讲解 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初步认识体验盆景的审美特征,了解盆景的基本设计方法及制作过程。 二,通过对盆景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让学生通过交流亲身体会到“盆景”的概念,就是指在“盆里做景”这一艺术特征。 教学思路设计 一, 通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审美为核心,以知识技能为基础,让学生在交流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既轻松又能把知识技能活动掌握好! 二,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心理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 教学重点: 1、 盆景的基本知识。 2、 盆景的选材及制作方法的讲解。 教学难点: 怎么样运用生活中随处可得的材料来制作盆景(即盆景制作方法的讲解及探索)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教师在教室内用挂图或各种小盆景进行布置以营造氛围。 活动二:为打开学生的思路,本课的开始应从欣赏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盆景”作品的欣赏。 欣赏方法可有多种,可以现场欣赏,有条件的学校也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用课件的形式进行教学。如果无多媒体条件,也可采用挂图等资料进行欣赏。欣赏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发言,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直观的欣赏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的愿望。 活动三:分小组进行讨论“盆景”为什么被称为“立体的画”?应该怎样给它下定义? 活动四:教师引领学生欣赏并在欣赏的过程中,由教师适当地把盆景有关的基本知识溶进其中,让学生了解盆景的基本概念、分类、流派及其艺术特点等知识。 活动五:让学生懂得了盆景有关的基本知识之后,分小组讨论制作盆景的工具、材料、以及方法,再去理解盆景的审美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对盆景的赏能力。 活动六:教师总结盆景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及盆景的审美特征。(对讲得好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足之处立即补充完善) 活动七:教师示范盆景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总结、思考,还有其他的制作方法没有?(培养学生的探究心理和发散思维) 活动八:学生总结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一个肯定的答复。 活动九:教师对本节课进行适当的归纳小结,并交待学生下节课的任务和应准备和工具及材料。 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初步认识体验盆景的审美特征,了解盆景的基本设计方法及制作过程。 二,通过对盆景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让学生通过交流亲身体会到“盆景”的概念,就是在“盆里做景”这一艺术特征。 教学思路设计 三, 通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审美为核心,以知识技能为基础,让学生在交流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既轻松又能把知识技能活动掌握好! 四,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探索心理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 教学重点: 1、 盆景的基本知识。 2、 盆景的选材及制作方法的讲解。 教学难点: 怎么样运用生活中随处可得的材料来制作盆景(即盆景有制作方法的讲解及探索)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教师在教室内用挂图各种小盆景进行布置以营造氛围。 活动二:为打开学生的思路,本课的开始应从欣赏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盆景”作品的欣赏。 欣赏方法可有多种,可以现场欣赏,有条件的学校也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用课件的形式进行教学。如果无多媒体条件,也可采用挂图等资料进行欣赏。欣赏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发言,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直观的欣赏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的愿望。 活动三:分小组进行讨论“盆景”为什么被称为“立体的画”?应该怎样给它下定义? 活动四:教师引领学生欣赏并在欣赏的过程中,由教师适当地把盆景有关的基本知识溶进其中,让学生了解盆景的基本概念、分类、流派及其艺术特点等知识。 活动五:让学生懂得了盆景有关的基本知识之后,分小组讨论制作盆景的工具、材料、以及方法,再去理解盆景的审美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对盆景的赏能力。 活动六:教师总结盆景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盆景的审美特征。(对讲得好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足之处立即补充完善) 活动七:教师示范盆景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总结、思考,还有其他的制作方法没有?(培养学生的探究心理和发散思维) 活动八:学生总结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一个肯定的答复。 活动九:教师对本节课进行适当的归纳小结,并交待学生下节课的任务和应准备和工具及材料。 、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盆景知识的应用与制作技能技巧的提高——分组围绕一主题去创作 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通过盆景创作,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来制作盆景,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审美、创作的能力。 三、让学生学会挖掘身边易找的材料资源,运用石头、泥土、木块、泡沫、纸餐盒、纸碟、树皮、玉米等自然材料,在“盆”中制作独具特色的盆景。 教学思路设计 一、通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审美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交住、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达到观察、想象、动手、创作、欣赏等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以游览观光等形式走进大自然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 三、让学生从自己从生活中去选材,动手实践,使 其创新和评价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怎样选用各种材料去制作盆景。 2、使学生明白怎样创作更突出主题。 教学难点 怎样选择自然材料去围绕主题进行盆景创作。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具:1、工具:小刀、剪刀、胶水、透明胶、双面胶等。 2、材料:石头、泥土、木块、木盒、树皮、竹筒、牛皮纸、泡沫、纸餐盒、玉米衣、树枝、树叶、野花等。 教学活动 活动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导入新课。 活动二:通过多媒体和实践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 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然风光图片、绘画作品图片和盆景作品图片。 (出示问题:自然风光与绘画、盆景作品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从自然风景——绘画——立体的画“盆景”的过渡理解。 生:讨论回答。(自然风光可以用摄像机拍下来,也可以通过绘画形式再南出来,更可以把它浓缩在一个“盆”里形成“盆景”。) 师:小结(做盆景其实也比较容易) 活动三: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盆景的基本知识及制作过程。 活动四:请一个学生利用身边有限的材料尝试快速做个简单的小盆景,然后再让他做出简单的作品分析。(从选材和主题及制作过程方面去思考回答,教师先肯定学生表现好的地方,同时指出不足,溶入爱国主义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再补充其他的盆景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方法与技巧。) 引导学生总结出盆景的制作步骤:1、构思;2、选材;3、制作。 拓展创作思维增强观察、分析、动手、审美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实践为主线,充分展示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启迪、想象、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让学生从实践过程中,去汇聚集体的智慧;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交流各自的想法,相互配合,从中体验在集体活动中探求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 活动五:让学生用所学的美术知识,以小组为一个单位,围绕一个主题去选材和创作。先小组讨论,怎样构思、选材、制作等再动手做。并配好背景音乐,以达到激发其创作的热情,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练习过程中提出具体要求,并及时解决易发问题。) 1、造型要美,构图合理,突出主题。 2、注意作品中的色彩搭配。 3、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名字”。 4、盆景作品完成后想一想,怎样摆放,放在哪里才是最美的? 活动六:先让学生集体观赏,观赏后再小组讨论:哪组做得好,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又在哪里,怎么样去改会使得该作品更完美些?同时讨论本小组的作品还可以进行哪些必要的修改等,再分别请小组代表向大家做出自己的评价。(包括构思过程、选择材料、制作技巧、创作体会等方面评价)对学生学、说、做等,好的地方进行肯定,不完善的地方给予正确引导并改进。同时做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欣赏、比较、认识自然美和盆景美,去感受和体验再现生活。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七:小组自评结束后,再让各组学生进行互评,引导学生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同时感受生活中的美,再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中的美。 课堂小结 借助学生习作引导学生,结合本课的学习目标进行小结。 学以致用 生活是美好的,祖国的山山水水更美,我们常说“心动不如行动”,课后我们可以利用盆景的制作方法,把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请”进我们的居室,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