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变的色彩》评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教研室给了我一次学习的机会,也为各位同行创设了一个研讨交流的平台。 今天下午,我认真欣赏了冯老师执教的《多变的色彩》一课。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节课每个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冯老师这节美术课就是一节令我们耳目一新的特例。 从教学效果可以看出冯老师这节课教学设计极具个人创意,教具准备精心、缜密,这种唯美的形式本身就彰显了美术课教学的学科特点。 本节课教学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学习的最好动机在于对所学内容产生列强烈的探究兴趣。”首先,冯老师在导入新课时以自然界的色彩——天气的变化导入,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到色彩就在身边,以寓教于乐的游戏形式认识色相,我们都知道“游戏说”是艺术的起源学说之一,在玩中学,形式选择十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其次,就视觉机能而言,孩子比成人色彩感觉要更敏锐,但问题是面对此类课型,对色彩知识的接受与对色彩的感视能力、色彩表现能力教学效果是迥然不同的。如何使学生在进行色彩知识的学习中能保持高度的探究兴趣和热切的表现愿望,是本节课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冯老师就处理得很有策略。通过板贴色轮直观而有效地认识原色、间色和复色之间的派生关系,使学生从视觉与过程上有所收获,进而认识了邻近色和对比色。精美的课件以色彩缤纷的呈现形式聚焦了学生的注意力,色彩知识的学习形式贴切、巧妙利用了通感进行体会。 再次,心理学实验表明:“许多人在一起共做,可以促进提高个人活动(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事实上美术课的学科特征十分符合协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没有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根本谈不上对学生个人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激进、热切的个性彰显)的培养。冯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充分进行了协作交流,学生在极其悠杨抒情的乐曲中完成了色彩练习,真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们因此感受到了美术课的美之所在。 由于美术课不同的艺术语言形成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在欣赏这节课时,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望同道共同探讨,归纳如下: 在认识了邻近色和对比色以后,冯老师为学生出示了几幅表现色彩相貌的图片,在此环节,我觉得如果让学生自己充分地谈一谈对图片的感受,一定会使学生的鉴赏和分析能力有所提升。角度不同,结论不同。以上是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望各位同行指正。 总之,冯老师的这节美术课是一节成功的课,令人印象深刻,这节课让我们意识到:原来枯躁的色彩理论知识也可以上得这样令人愉悦和充满新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