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反思: 这是第一节小课题的研究课,也是培训基地的中小学校长接待课。我的定位是这样:带有研究目的的家常课。上完课到现在已经几天时间,我总觉得对于这节课有些许不满意,但总理不出头绪来。 对于这节带有研究目的的家常课,我备课时的心态是比较轻松的。我的目标很明确: 1、通过图形谱的辅助,能听清楚音乐的曲式结构。 2.能富有感情地哼唱出并记住A段音乐主题。 3、通过小组探究如何用不同的节奏、选择适合的打击乐为A部音乐伴奏,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因此我运用了一切能达到这些目标的奥尔夫手段,轻松地解决了小课题研究中的两大难点问题:曲式结构的辨别、音乐主题的听辨与记忆。事实上,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按计划能解决这两大难点问题。但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似的。 课后,李校的点评一语惊醒梦中人,他指出了这节课音乐性不够。是啊,这可是音乐课最本位的。这节课上学生很拘谨,参与音乐活动时显得扭扭捏捏,回答问题也不够积极。他们根本就没能很好地走进音乐、享受音乐。可以这么说,他们一切看似积极地参与,都是因为这是一节公开课。 可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学生对于公开课思想包袱过重的原因之外,也有我自身的原因。我自己在备课时带有过于强烈的研究目的,一心就只想能解决难点问题,而忽略了以音乐为本位。只有以音乐为本位的音乐课,才能“让音乐滑进学生心里”,才能真正提高音乐课的有效性。 另外,我也意识到自身上课时的激情不够,搭的这个桥还有待完善。如何把音乐的情绪迅速感染学生,触到学生内心的那根弦并引起共鸣?这是我还需要好好思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