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儿与少年》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欣赏多版本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2、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能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能哼唱并用打击乐器配奏主题音乐,想象出音乐所表现的画面。 3、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听听、唱唱、想想、比比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从而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一、导入: 1、在音乐声中进入音乐空间。 师:同学们,在一段快乐的时光中,让我们乘着欢乐的翅膀,欣赏一首快乐的音乐。(学生随着一起应和) 2、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阿宝演唱的《花儿与少年》的视频。(播放阿宝版的视频) (1)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师:《花儿与少年》是一首最具代表性的青海民歌。 3、介绍乐曲: (1)你猜猜“花儿”是什么意思? (2)师:(出示课件)花儿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地人们对小姑娘的称呼,就是把小姑娘称作花儿,另一种是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曲调优美,具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在这里花儿指姑娘。
(3)师:让我们再来了解“花儿家乡”吧。指名一学生读:青海素有“花儿家乡”的美称。在每年农历五、六月他们会自发组织“花儿会”。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怀着喜悦的心情参加花儿会,在花儿会上人山人海,人们对歌赛歌,唱花儿,在风景优美的山野间纵情放歌,昼夜不息。
师:在青海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花儿与少年》,
4、师: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少年》外,同学们,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舞、器乐等)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乐器版本的《花儿与少年》给大家欣赏。
这曲《花儿与少年》(民乐合奏)是由作曲家吕冰(1930— )在1956年根据青海传统歌舞《四季调》改编而成的。
二、感悟
(一)感受全曲
1、初听全曲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乐曲,听听这首乐曲前后有哪些变化?当你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请举手示意一下。如果将它分段的话,可以分成几部分?同时,请注意这首乐曲有哪些乐器在演奏?每一段有怎样不同的情绪?(听赏)
一开始老师稍作讲解:这是乐曲的引子,它表现的是:一望无际的高原,花儿般的姑娘和小伙子迈着轻盈的脚步从远处走来。在听赏时,老师引导学生划拍、捏指、点头等动作。……可随音乐哼鸣,边品边想象乐曲表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2、逐个解决问题:
(1)整首乐曲有有什么变化吗?(节拍、速度不一样了)想想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师:依据是什么?(生:从情绪、节拍、速度、音区、节奏疏密等方面的变化来判断)。
(2)它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3)每一段有怎样不同的情绪?
(二)听赏第一部分
1、师:好,我们一起细细地品第一部分(老师板书A)。你可以用你的体态语言:划拍、身体动作来表现出你对音乐的感悟。 老师把第一部分的主旋律播放给大家听。
2、听完后问:通过你的用心感受,你觉得这段音乐它的速度呢?感受到了姑娘小伙们怎样的心情?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小组讨论一下。师:你来说说……
(在课堂上很可能有很多种情况出现,老师需及时收住,引导。师:是啊,说得真好!我想大家一定还有很多的感受,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已!是的,这也就是音乐的魅力啊!我们也仿佛看到了美丽的青海湖风光,看到了美丽的可可西里,看到了“花儿会”上热闹的场面!如果大家都能听着音乐,脑子里像过电影,把音乐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听进心里去了,证明你跟音乐融到一起去了。)
3、师:同学们感到它的速度比较快,那我们来看看是因为什么才会让你有这种感受的。
出示第一主题:
1=F 2/4
师:首先请看这段旋律是几拍子的?(2/4)
4、再看它的节奏型怎样?(比较密,很多分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那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这种快节奏的感觉吧。
①再次播放第一段主旋律,师生一起哼唱,老师引导学生做些体态动作:扭身体,点拍等,感受它的动感。
②其实,情绪的变化和乐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有关系的,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速度与节拍的变化而带来的不同情绪表现。(指导学生放慢速度视唱A段主题音乐,让说说与原来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变得抒情,优美。)
③再回到原速,随琴就哼唱,然后跟着旋律一起用“啦”哼唱,此时,可提醒学生用手势划拍。
5、说说在下面三种图案中哪种最合适表现它的节奏感。(第三种)
6、如果用颜色来表示这段音乐的情绪哪种最为合适?(黑色,红色,蓝色)为什么?(比较欢快、活泼,有想舞起来的感觉)
7、我们来进一步体验一下这快乐的情景吧:为乐曲配奏,看看是否更能体现出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指一学生敲击双响桶,其余指尖敲凳子、打响指等,同时哼唱旋律,并用身体语言一起来随着音乐适当的表现一下,比如随着音乐拍拍手,用点响指,左右摆动;也可以适当模仿一些你听到的乐器的演奏姿势!。
8、演奏完毕小结:加入了打击乐器配奏,是不是情绪上更激动,使音乐听起来更丰富。
9、小结学习方法:我们用了听赏、分析、哼唱、配打击乐伴奏等几种方式感受了乐曲的第一部分。下面我们再来欣赏第二部分主题音乐。
(三)听赏第二部分
1、第一遍欣赏(板书B):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速度变慢了,优美抒情)
2、出示第二主题乐谱,师:拍子变成几拍子了?(3/4拍)
3、第二遍听赏:我们再一次听赏,随着音乐起舞,划拍指挥。
4、跟琴学唱主题音乐。(注意连音线唱足六拍等等……)
5、让学生用“噜”随旋律唱一唱,并边唱边划拍,感受优美抒情的旋律。,唱完选择适合这段音乐的图案。
6、在下面三种图案中哪种最合适表现它的节奏感。(第二种)
7、如果让你从黑色、红色、蓝色三种颜色中选择,用来表示这段音乐的情绪,,你觉得哪种最为合适?为什么?
小结:第二主题音乐相对于第一主题音乐来说,节拍变了,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了,第一段用了四二拍,第二段用了四三拍,最后一段呢》下面我们完整地听赏一遍,重点分辨第三段。
(四)听赏第三部分
1、聆听分辨 想象表现
师:与哪段音乐相似?(第三段是再现第一段的旋律。)那我们还是用A~表示
2、理解尾声(突然慢下来的部分)
为什么快结束时突然慢了下来?学生大胆叙述。(旋律有种结束感;有那种意犹未尽之感等等)
3、再次完整地感受这首青海名曲。
4、学习小结(问答式):今天我们欣赏了一首青海民歌,全曲为ABA三段式结构。A段的旋律欢快活泼,二四拍,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B段与A段形成对比,旋律优美抒情,三四拍;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旋律。
我们用了听听,唱唱,比比,伴奏等几种形式来学习乐曲,整首乐曲的情绪由欢快转而优美,最后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5、完整欣赏全曲(机动)
四、拓展
1、师:《花儿与少年》流传至今,它有着不同的形式表现,老师今天收集了几种,请大家欣赏另一种版本的《花儿与少年》。在播放时说出演奏乐器名称。
小结:它创造出了一种充满全新现代气息的东方特色音乐。
2、还有童声合唱《花儿与少年》(机动)
3、课堂总结
(1)音乐真的是很神奇,它有无限的表现力,我们从现在起一定要好好地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争做一个小小的音乐者。
(2)《花儿与少年》不仅流传全国,还传遍了全世界,课后去收集一下,还有各种版本呢,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