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3)简单了解我国微观领域的科研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教材P69图4-2 [体验]原子和乒乓球的体积比就像乒乓球跟地球的体积比。 [设问]原子这么小,还能不能再分?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其特征表现为小,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粒子构成。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原子的构成 活动1:自主学习 [展示]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 [课件演示]原子内部的运动 [提示]从位置、电性、数量、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原子的结构。 [归纳]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绕核作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 [点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比喻]原子和原子核的体积划、关系就像—个庞大的体育场和一只蚂蚁的大小关系。 [注意]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活动2:课堂讨论 [投影]教材P68表4-1和表4-2。 [讨论]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哪里? 2.原子中有带电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是所有原子中都含有中子? 4.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5.不同种类的原子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小结]1.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2.质子和中子质量近似相等,电子质量较质子和中子小得多。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原子中有:质子数=电子数,故原子不显电性。而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5.不同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 6.氢原子核内不含中子。 二、相对原子质量 活动3:计算交流 [投影]氢、氧、碳、铁四种原子的质量 [体验]原子质量非常小,书写和使用很不方便,所以我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活动4:阅读思考 [设问]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明确]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 [提示]相对原子质量的符号:Ar [提问]相对原子质量可用怎样的表达式表示? [讨论l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标准值 标准值=一个碳原子的实际质l/12 [点拨]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实际质量,为一比值。 活动5:练习 [练习]求上表中四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说明]为更方便使用相对原子质量,一般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可查课本附录2。 活动6:计算、交流 [讨论]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三种构成粒子间有何关系? [提示]计算中子、质子的相对质量。 [归纳]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质子数+中子数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投影] 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 C.含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一种的原子 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2.(2001南京市)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代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四)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本课主要学习原子阿的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启示: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培养出现思维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