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段统计》点评 1、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非常清楚,逻辑严密。 本堂课的第一个环节通过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统计身高的必要性。第二个环节是在新课的教学中,分成了五步:探究数据分段的必要性,通过自学明确怎么分段,完成统计表和图,探究数据分段的合理性,运用统计图表解决问题。这五步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对教材的独到理解,遵循了知识的逻辑规律,每个环节的目标非常清楚,较好的实现了整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三个环节是独立练习,利用学过的方法巩固所学的知识。第四个环节,课堂总结。第五个环节是拓展练习,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因为不要求学生分段,但是可以让有余力的学生尝试着去分段。体现了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非常清楚,逻辑严密。 2、.重视了数学思维的培养 本节课是统计,不要以为是统计课就没有数学思维的培养。这节课在数学思维的培养上有三个,第一个就是分类的思想,分段统计始终是在分类的基础上。第二个就是归纳,归纳出分段统计的方法就是分析数据,然后根据数据的特点合理分段。第三个就是推理,观察数据分析数据根据数据来推断我们的结果,这也是课标对统计的要求,也就是培养统计意识。 不足:探究数据分段的合理性。教师提的问题是:请同学们比较以下这三种不同的分段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学生没有从数学的本质和统计的角度去分析,只是凭直观感觉10厘米一段好,2厘米一段好。反思自己的教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实际上是老师的提问不够准确。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这三种分段方法,哪一种方法最能反映四一班男同学的身高情况呢?这样学生就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想当然的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