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河湖海起波浪 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致力于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兴趣盎然地教学情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增添了更新、更有个性、更有实效的内容。 教学内容: 《江河湖海起波浪》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第二册第3单元的第3课。本课以儿歌为识字的凭借,内容很生动,语言也很优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三点水的意义、写法,因此感悟三点水的意义已不再是教学难点。在此基础上,这节课设置了3个学习任务:1. 能正确读儿歌,适当停顿;2.学习江、河;3.学习海、洋、池。结合具体语境、生活实际理解字义及“ 海”字形的指导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掌握10个生字和7个认读字的读音,学会“江、河、池、海、洋”5个生字,并会正确书写。 2.能正确读儿歌,适当停顿。 3.在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逐渐掌握识字的方法,同时为以后独立识字做好铺垫。 4.联系生活感悟三点水的意义,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点:掌握“江、河、池、海、洋”5个汉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理解字义及“ 海”字形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1.出示识字小火车,激发学生兴趣。 引出汉字“工、可、每、羊、皮、良、也”,你能叫出这些老朋友的名字吗?老师操作课件,小雨淋湿了它们,7个生字旁出现“氵”,指名读,“三点水”是偏旁(出示词语:偏旁)这些带三点水汉字就藏在课本的儿歌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二、初读儿歌 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儿歌,边读边圈出带有三点水旁的字。指名读儿歌,评价。 齐读,要求读准音,停顿适当。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三、学习生字 检查生字读音:江、河、湖、海、波、浪、 池、起 课件出示词语:江河 海洋 池塘 蝌蚪 起波浪 江河湖海 鲸鱼 最爱 口头扩句:我最爱( )。 过渡: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要学习的八个生字中,这节课我们先学其中的五个。 1.“江”“河” 出示小河图片,问:图上是什么?课件出示:河,组词。再出示一些大河图片,告诉孩子们大的河流就是“江”,你知道哪条江是中国最长的江?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读准字音。明确研究任务和探究方法。 四、自主探究记字方法,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 1.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2.学生会说出不少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比一比哪种方法最简单(熟字加偏旁) 3.引导学生观察“氵”与右边的高矮、胖瘦关系。 4.范写河,提示:横怎样起笔才能保证比左边矮?同样竖钩在收笔时要怎样做? 要求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 课中休息:组织学生拍手说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评议,体验成功乐趣、学习客观地评价别人、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五、组织学生继续学生字 海、洋、池、湖 1.出示“池”,组词,你见过哪些“池”?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话。 2.学生练习说话:有( )、有( )、还有( )。 设计意图:相机进行词句训练,培养孩子用语文的意识。 3.猜一猜比池还大的叫什么?比湖再大的是什么呢?海与洋有什么不同?(结合图片理解) 欣赏图片,结合生活体验发言。 六、指导书写 重点范写“海”,先请学生书空笔顺,再观察课件,“每”的起笔、收笔。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产生进一步写好字的愿望 七、回归整理 把这些生字放回到儿歌里,试着背一背,自己创编动作,声音要洪亮。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对儿歌的理解 八、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课后的生字“洋、池”书写任务。 2.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带三点水的汉字,准备召开三点水的家族会议,在墙报上交流。 设计意图:将课堂拓展到生活,同时兼顾环境育人的目的。
板书设计:
江河湖海起波浪
海 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