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教案
首页 | 教案| 课件| 说课稿| 试题| 教学反思| 教学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主题班会| 评课稿| 综合教育| 剧本| 活动| 教师考试| 电子书 | 乐谱 |
语文| 数学| 英语| 美术| 音乐| 体育| 科学| 思品|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生物| 心理| 信息技术| 实践| 健康| 托班| 小班| 中班| 大班| 说课| 百科| 校园活动| 常用文档| 资格考试| 乐谱| 中职职高| 舞蹈| 电大| 摄影|
您当前的位置:资料下载教案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公告:
  • 高教版中职音乐基础版说课稿 音的长短
  • 大班美术欣赏说课稿:星月夜
  • 幼儿教育心理学说课稿 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
  • 市场营销实务全套教案
  • 2015年新版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 2015年新版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 罗密欧与灰姑娘
  • 初音未来千本樱钢琴谱
  • frozen冰雪奇缘Let It Go钢琴谱
  • 全英文中职英语说课稿范例
  •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童谣100首
  • 硬笔书法教案
  • 师德师风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西部世界 Welcome To Westworld弦乐四重奏钢琴...
  • 爱乐之城 Mia & Sebastian's Theme钢琴谱...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
  • 美德少年推荐词
  • 爱乐之城 city of stars钢琴谱 简单版 弹奏教...
  • 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方案
  • 名称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用事实说明道理,语言简洁清楚。这篇课文很能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是有话可说的,同时本文也有诸多需要理解的好词,所以,我在设计教案时,紧紧围绕通过重点词来理解课文,以此来进行朗读的指导,理解课文。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阅读的意识和分析、理解、体验、感悟课文内容的能力及水平,并且能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和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将是学习本课的基础,而且对词语的理解与体会也富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特色,这也是本节课堂的主旋律。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运用:
    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并茂,且信息资源丰富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所学语言内容,且能扩大学生知识面。网络教学资源在小语教学中运用,能激发学习兴趣;整合网络资源,使课堂教学活动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动作用;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只有适时、恰当的使用,充分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而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播放课件(课文中的插图)请学生观察这幅图,图上发明家手持矛和盾,正在与朋友比赛,从图上看,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说说“矛”和“盾”的样子和作用。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矛   进攻
      盾   自卫
      2、提醒学生:“矛”不要少一撇写成“予”字,这一撇就像锋利的矛,少了“矛”就无法进攻了,“盾”的外侧是两笔,第二笔是竖撇。
      3、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呢?根据学生反馈板书问题要点。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集合?怎么集合的?结果怎么样?
    反思:由于题目上就有生字,所以上课时我采用先出示“矛”“盾”两个字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已对这两个字的理解和书写,学生联想到古代的兵器,这时我引导学生或画或表演说出这两种兵器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如果集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呢?进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师:矛和盾这两种兵器怎么集合?集合结果会怎样?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交流
     (1)互相提醒容易读错认错的字词,
      (2) 想办法记一记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
     (3)播放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范读,纠正字音。
     (4)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能自己解决哪些问题,先在小组里讨论,还有不懂的留着全班讨论。
    学生默读课文,小组讨论问题。
    反思:学生基本在读了课文后就理解了大概内容,所以我请学生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学生在用个性化语言说时,我趁机引导学生品味了“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固然安全”等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准确。
      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你能哪些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2、出示词语:先由学生领读再到抢读,重点纠正要强调读音的生字是“戳、履”,熟读的新词有:
    集合  紧张  固然 乌龟  自卫 进攻  炮口  坦克  合二为一  战场   大显神威  首次 乱作一团  长处  胜利者  庞然大物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四、讨论交流,感悟课文
      1、这些字词大家读的很好,我们把放在课文中再来读一读,学生读课文。
     2、课文我们读好了,大家想想:发明家把“矛”和“盾”这样一对矛盾的事物合二为一,怎么集合呢?有什么好处呢?
    3、发明家为什么要把“矛和盾”集合?
      (1)、课件出示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齐读)
      (2)、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呢?帮助学生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过渡:虽然,发明家拿着盾左抵右挡,但还是挡不住矛的进攻,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是怎么想的呢?互相说一说,再出示下列句子读一读:
    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反思: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这个想法怎样产生的呢?因此,我就让学生在同伴中互相说一说。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发明家在比赛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发现了各自的优点,然后再不断思考,想到了发明一种新的东西,使它集合两者的优点,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发明了坦克。
    师:请大家读一读这三个句子。(课件出示)
        (3)、这三个句子中都有个“然”字的词,是哪三个呢?(回答后带“然”的词变红色。)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
     “忽然”说明发明家的想法是一下子产生的。很快、一瞬间的意思。
    从“忽然”这个词语,我们知道了发明家产生想法的情形。谁来读读发明家这一下子的想法呢?(指导朗读:想法要轻、慢点。)个别读后再齐读。
     “固然”是本来这样的意思。
    本来怎样呢?(引读:师:待在铁屋子里,本来这样很安全的,但是(生读: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该怎么办呢?
      学生在读课文中就会知道:在铁屋子上开一个洞,作枪口或炮口。
      大家真能干,从一个“固然”读出了发明家想法的过程。哪“当然”呢?(“当然”是理所当然的意思。)理所当然什么呢?(这里指理所当然要安上轮子和履带。)
      从“当然”我们知道了:安上轮子和履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发明家想法的延伸。
    4、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集合呢?
    提示: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
    具体做法是: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出示坦克的图片,简单介绍。
     5、这样的集合有什么好处呢?
    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这句话中包含了两对反义词,谁有一双慧眼,能一下子就找到它们呢?(指名说并出示:自卫——进攻     矛——盾)
    (1)、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课件出示坦克图片,这就是矛和盾集合后的坦克,看着眼前的坦克,你感到怎样呢?(边欣赏边议论)
        (2)、面对着发明家把矛和盾集合后的坦克,同学们的感受各不相同,下面就把你的感受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读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反思:让学生自己去展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用他们的体验和感悟来代替教师乏味的说教。这样学生才能在这舞台上跳出优美的舞蹈。如在出示坦克图时,可让学生自己上来介绍坦克吸取了矛和盾的哪些优点。这种直观演示的教学过程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描写了坦克的“大显神威”?“——”画出课文的句子,再读读!如: 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你感受到了德国兵的害怕吗?谁来朗读,让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德国兵的害怕?(生朗读)读得很好!我仿佛看到了德国兵逃跑的场面,坦克的确是“大显神威”呀!来,一起读读。(生齐读) 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坦克的“神威”?
       (从“庞然大物”这个词语体会到,坦克大显神威。)
      你能读出坦克“庞然大物”的那种气势吗?(生朗读,突出“庞然大物”)
      (从“首次”体会到坦克大显神威。)
      6、发明家从“矛”和“盾”中得到启示,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从这个故事中,你是不是也悟出点什么呢?
    引导学生初步领悟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反思:让学生说说自已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再集体读最后一段,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讲一个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这句话,想一想从中可以受到什么启发呢?你想到哪些人或哪些事?教师可适当提示:充气雨衣、带橡皮铅笔等。
    反思:最后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矛和盾的集合”的例子,由于学生一时想不到,我只好先提示了充气雨衣、带橡皮铅笔等,学生经提示马上说出了生活中的一些事例。
    7、小结
    同学们,社会在迅速的发展,人类时时刻刻在创造,在创造中发明,也许正在勤奋学习的你就是将来的创造者呢!
    板书设计:
    25  矛和盾的集合
                盾:自卫    
                            →发明  坦克  大显神威
                矛:进攻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总体反思: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设计时我从课文预习入手,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初读课文,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知程度,为下一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准备。接着在出示课题时将“矛、盾”写出来,指导学生书写。顺势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认识矛和盾这两种兵器(因为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知道两种兵器的作用。在结合生活与课文理解了“集合”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然后通过问题“发明家怎么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引导学生了解坦克的发明过程;通过找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发明家的思考过程;通过朗读及观看坦克作战视频感受坦克的“大显神威”。再通过结合课文及生活中的事例来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这个设计在实际的教学中效果很好。能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能在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师、生、文本之间的交流非常深入。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下载

    ∷分享∷
    分享到:
    ∷相关资料∷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反思
  •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
  •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03-2016 ZhaoJiaoA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