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果园机器人》有感 吴老师在解读教材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听了《果园机器人》这一篇课文,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一、过渡语设计自然。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如何将略读提示里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课堂中,吴老师处理得非常巧妙。她先问“机器人是由什么来控制的”,生回答是由电脑,于是吴老师就接过学生的话将略读提示中的一句话巧妙地穿插进来:“是啊,电脑不仅可以使我们跨上‘信息高速路’,还能指挥机器人工作呢。”从而很自然地引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果园,看看果园机器人是怎样工作的。
像这样衔接自然地过渡语在本节课中是很多的,比如在指导学生看书本上的插图时,一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赶快来看一看吧!”就把学生领进了工作中的机器人画面中。在介绍果园机器人时,吴老师采用角色互换的方法进行衔接:让我们也来当一回这干劲十足的机器人吧!
二、语言训练扎实
在介绍果园机器人时,吴老师出示一段说话训练:“嗨,大家好!我是果园机器人( )号,我的样子( ),我的作用( )”,这个说话训练将写物的方法渗透其中,只可惜吴老师在引导学生说的时候,没有强调机器人的特点。在看图时,吴老师引导他们用四个字的词语来形容机器人干活的情景,为此学生将积累的词语用在了课堂上。在最后一个写的环节里,吴老师让孩子们学着作者的介绍方法写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因为有了课堂上老师具体的指导,学生很快完成了片段练习。
三、板书设计新颖。
紧紧围绕“电”的问题,板画用电线、电池是不行的,用“苹果”是最好的吗?在板画“苹果”上画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