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酒》评课稿 《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学生了解民俗,更让学生多了一份细腻的情感体验。这篇诗化的散文中甜甜的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 而“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更体现了人情民风之美,文章意蕴淳厚、优美。 “思乡”这一主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不算陌生,但体会毕竟是不深的,让学生感受情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此课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我认为叶老师执教的《春酒》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始终关注学生,用情境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导入新课时,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三毛的《橄榄树》歌曲。在舒缓的思乡音乐中,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这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琦君思乡难回的感伤情绪,让学生和文本和作者和教师激起情感共鸣,从而达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叶老师至始至终采取设置情境的教学手段,触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把酒初识味”环节引导让学生想象一下母亲的口吻,用温州话来说说这八种宝贝(酿酒的材料),感受道地的家乡话来体现作者寄寓在春酒中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就让学生感知到文意:这是一杯思乡之酒,散发着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接着自然引出“对酒忆真情“环节,引导学生醉忆“春酒”中蕴含的童真童趣、乡亲之间的真情、母亲的厚爱,让学生细细品味、赏析,感受文中风俗美、人情美,从而理解文章主旨。叶老师是在学生已赏析、品味文本后,已品尝了这充满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后,已体验了蕴涵在春酒中这些美好丰富的情感后,再引导学生“醉酒寻故梦”,把这一个个散落在记忆中的细节用漂亮的红线串起来,一杯春酒“盛满了童年美好的回忆,盛满了乡亲淳朴敦厚的民风,更盛满了对可亲可敬的母亲的深切怀恋”,用补全填空的方式把握散文情感,让故乡一步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此时又让学生再次齐读文本最后一句主旨句,体验已故游子深深的思乡之情,读出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最后拓展延伸,加深学生认识“乡愁“这一中国文学史的特殊文化现象,感受中国古朴淳厚的人情美。在余光中的《乡愁》中结束全文,悠扬的音乐,深情的朗读,把学生情感推向高潮,丰富了学生精神世界,再次获得思想启迪。我认为这是一堂充满情感化生活化的语文课。 同时,我也认为这是一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注重文本赏析和字词品味,又强调朗读的地道的语文课。首先,叶老师钻研透彻,教学目标选择合理,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过渡自然。如这节课主要由“把酒初识味”、“对酒忆真情”和“醉酒寻故梦”三大板块组成,少而精。其次,对字词的品味十分到位,强调赏读,美读。如品析“……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会家。”“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界缝的八宝酒了”,让学生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如果换成其它词或去掉一些词会有什么效果?赏析后并让学生用情读,反复读,读出味道。另外,叶老师自身能力强,口才出色,具有较强的应变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善于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评价到位。 总之,在我看来这是一节特优质的语文课,如果说有不足之处,叶老师看教案说过渡语,给人感觉不够自然。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拙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