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语文组张老师在初二、九班给我们奉献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小组合作学习示范课。张老师执教的 是八下语文13课《旅鼠之谜》,从教学形式来看,这堂课主要运用了分组教学、相互评价的方式。全班学生被分成9个小组,每组4人,分别以春夏秋冬命名。教 师先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每组指派一名学生负责,组员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任务完成后,9个小组的代 表分别向全班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相互之间质疑、问答,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整节课几乎都是在学生的自主合作中完成了各个教学环节,课堂容量大而且课 堂气氛活跃,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教师予以判分,由坐在最前排的一位同学根据各位同学的表现情况记录在黑板左面表格内。 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设计有效,有的放矢。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这两年教学的关注热点。在这堂课的目标设计中,体现出:1、了解旅鼠的奥秘; 2、品味旅鼠奥秘的具体表现; 3、引发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思考及探索奥秘的兴趣。而内容围绕对旅鼠三大奥秘的说明,来引发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思考以及对探索未知奥秘的兴趣。为了实现这三个 教学目标,完成内容的有效教学,吴老师在设计时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这些怪异的行为给带来你什 么启示;“他忽然若有所思地说:‘不过,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你赞同吗?为什么;仅仅是人类吗?几个大问题的设计,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同时又贯穿了本文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形象性的分析,教会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分析词语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补充恰当,辅助理解。 在这堂课的展示过程中,不难看出吴老师课前准备的精心和充分。恰到好处的资料补充,大大帮助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引发探究奥秘的兴趣。在谈到旅鼠对人 类繁殖的启示意义时,吴老师补充了这样一则材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的速度 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 100 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肌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从这些触目惊心的数 字里,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问题的严峻性,积极思考控制人口发展的可行措施。可见,正确运用课外补充资料,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拓宽思维,增加教学的层次性。 此外,吴老师落落大方的仪态,清晰有力的声音,也使这堂课增色不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