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一上午师父在七年级(3)班开了《山地之国》这一课,这课主要涉及阿尔卑斯山区的区域地理内容,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区域发展状况。期间教材将大部分国土面积位于该地区的瑞士作为案例,以点窥面地介绍阿尔卑斯山区人民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开发旅游业,同时传递区域发展需要权衡优劣势(自然环境决定人们的生产生活),从而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做到人地和谐相处的状态。 在教材分析上,作为资深老教师,师父显然把握得游刃有余,她将阿尔卑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作为重点,将瑞士发展旅游业的条件作为难点处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效果比较明显。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最难把握逻辑的一课时,在我自己备课时,到底是先从瑞士说起,还是先从阿尔卑斯山区开始一直困扰着我,师父的教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教学时要把握阿尔卑斯山区的全局,瑞士仅作为介绍阿尔卑斯山区区域特色的一个案例出现。在分清主次后,思路就豁然开朗了,这一方法适用于本单元其他区域的学习,实践证明它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逻辑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师父在深入研读分析教材后,对其内容进行补充,为学生提供了更详尽的材料,例如在导学案的“相关链接”部分,师父补充了阿尔卑斯山脉的平均海拔、长度,以及勃朗峰的地位。在“知识要点”部分,她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特点、生活特点四个角度全面深入地开展对瑞士区域的学习(教材对于瑞士的介绍仅从旅游业的角度开展)。这些补充使学生对该区域的了解更深入,他们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的材料选择的面就更广泛,课堂生成就更生动多彩。 其他亮点不再赘述,谈谈个人感觉可以再润色的一处细节: 师父在与学生一同学习了阿尔卑斯山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特征之后巧妙地过度到了瑞士这一国家上来,可是在瑞士的介绍中,师父又重新带领学生以同样的方法学习了瑞士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特征。这块知识的处理部分,个人感觉做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其一是从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特征的角度来看,阿尔卑斯山区是本课的重点所在(教材P67末尾设置了一项活动专门探讨阿尔卑斯山区的自然环境),而瑞士的这一块知识教材仅用一句话概括,而师父在此处花了5分钟时间,得出瑞士山区面积广、地势起伏大、矿产资源奇缺、河湖众多的特点。个人感觉山区的这些特点,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也可判断,结论在学生思考后出示即可。其二,从环节设置的目的来看,师让学生分析瑞士自然环境特征的目的在于引出瑞士旅游业发达极其原因,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这样的过渡是由教师直接引出的,感觉缺了点什么。在课后一直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过渡方式,我得出了一种极不成熟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让这两个环节间的处理看起来顺了些。 我的处理:在阿尔卑斯山区的地形图中勾勒出瑞士的领土,让学生直观感受瑞士地形,在学生回答从中获取的信息后,出示“山地之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继而追问,山区地形会给瑞士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此处学生会从实际出发,得出瑞士耕地面积缺乏、食物依赖进口,不适宜发展农业;山区矿产资源少,工业发展受阻;交通不便,建设用地稀缺……)进而,出示瑞士的国际地位“世界竞争力最强、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辅之以瑞士人的自白“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一双勤劳的双手”,引发学生思考:瑞士的如何成就的?从而引出瑞士依靠旅游业、金融业、手表制造业…… 关于导学案上课的其他问题是导学案课堂模式的通病,不做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