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课例背景 (1)、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第十二册第19课,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学情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3)、学习需求分析 教学中,学生会希望知道,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经过。载人航天工程的艰巨和困难;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和成功返回及其伟大意义. 二、学习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三、课前准备 1.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课件,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 4、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 1、“圆”是什么意思?“圆”就是使完满,使周全的意思 2、齐读课题,说说你有什么疑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千年的“梦”是指什么?千年“梦”是怎么圆的?为什么千年的“梦”今朝圆了?课文写了什么梦?怎么圆的?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 3、全班交流。 (1)轮读课文,指导学生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2)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教师相机板书: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四)、拓展读写,升华情感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课件出示) 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的伟大意义,是几千年的梦想变成现实,是几代人数十年的追求、努力和奋斗的结果,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精神。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高兴自豪的感情),谈一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3、“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中国人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值得全体炎黄子孙自豪的事。(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了后用一个词语说说你刚才的感受?<自豪>),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舟五号”飞行成功仅仅三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想不想看看“神舟六号”发射的现场?(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们,神舟六号的发射场面课文没有具体的描写,请你来为本文作者填补这一空白:把“神舟六号” 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也写进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 5.请2~3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下的文字,互相评议。 师:谁来读一下课题?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针对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千年梦,这个梦想是什么?为什么叫千年梦?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生读: 师:我们来看一下古人的梦想是怎样的?嫦娥奔月这个梦美吗?梦美!为什么叫千年梦? 生:因为千年前就有这个梦想。 生: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都想实现这个梦想。 师:我们古人是怎么样去实现的?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生读: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 师:真可惜,万户失败了,但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人!中国人的到底有没有变成现实? 师:有一个“圆”字,梦圆了,这个梦圆得难吗? 生:难! 师:非常难,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中华儿女是怎样圆这个梦的,你从哪感受到这个梦圆得难?小组合作交流,朗读全文,完成任务。 生:(读)“载人航天,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和可靠性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从这几个最字我感受到它的艰难。 生:(读)“……一百一十多个……,……三千多个……” 生:(读)“实验的精细与艰难……有的人……有的人……有的年轻人……有的人……”我从这个排比句深深感受到圆梦的艰难。 师:我认为这里还有几个更能体现中华儿为圆梦的艰难,伟大,你知道是哪些词语吗? 生:日以继夜、积劳成疾、 生:华发早生、猝然长逝。 师:谁能理解一下这成词语?这些成语有共同的特点,你知道什么吗? 生:赞扬人们为工作付出巨大的艰辛! 师: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吗? 生:(练习说话) 师:是呀,我们已经理解词语的含义,再次自由朗读刚才的句子,你能有感情地背诵出来吗? 师:这些中华儿女真是太伟大了,我们全班起立用朗诵赞美他们! 师:(再读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我们一起来看看“今朝”!(播放“神五”“神六”升空的视屏场面) 师:同学们,学完课文,看完了录相,你有什么感受?你又有什么样的梦想呢? 生:(自由表达) 师:正是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美丽的辉煌的结果,才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 教学反思 首先,教学目标设计从整体出发,注意了纵向横向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了个别差异的需要,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 其次,是多样化教学,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了课时内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了授课。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精心设计问题,从多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朗读形式也多样化。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州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时的片段,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心头,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目的。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预习过程中忽略了对词语的理解和对词语解释不到位,导致学生在活用词语的时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