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幽州台歌 一、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诗阔大而悲凉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并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2、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 2、难点: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怀。(范读,或者放录音;指导齐读。) 二、描述诗人形象(提示:外貌、动作、语言等。) 1、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与想象。 2、朗读。 三、理解诗人的悲慨。 1、补充注释与背景资料,更好读懂全诗。 (①幽州:郡名,唐属河北道,治蓟,故城在今北京市西南。幽州台:即蓟丘、燕台。因燕昭王置金于台延天下士,又称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 ②者:古音“诈”,与“下”押韵。③涕:眼泪。) (背景资料略) 2、理解诗句的内涵。 (作者以北方苍茫广阔的原野为背景,俯仰古今,视通万里,抒发天地之大、知音难觅的孤苦悲痛的情感,感喟岁月无情时不我待。全诗呈现出苍凉悲壮的气氛。 四、初识盛唐气象 1、借助前人评论,感受诗歌的阔大的境界,雄浑的格调。 (韩愈:“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柳宗元:“张说工著述,张九龄善比兴,兼备者子昂而已”;马端临:“惟诗语高妙,其他文则不脱偶俪卑弱之体”;胡应麟:“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胡城亨:“大泽一呼,为众雄驱先。”) 2、理解评论。 回忆境界宏大的唐诗。 3、背诵本诗 五、练习 1、默写《登幽州台歌》。 2、划出朗读时的停顿节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有人说陈子昂这首感伤之作是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触发的,但是可以引导我们从哲理的高度来思索人生的奥秘,从诗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宇宙的伟大与永恒。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说你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