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课 本学期听了谢老师上的《灰椋鸟》一课,她那丰富的课堂语言,入情入景的教学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来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在这堂课中,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一、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复习导入后,谢老师让学生仔细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能感受到灰椋鸟归林时壮观场面的语句,并在句子旁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仔细感悟,达到了理解课文的目的。正是这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途径——课文批注的运用使得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各自的认识和理解。 二、尊重学生独特感悟 在交流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个性化感悟,谢老师都给予肯定、表扬,并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他们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最终真正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比如在解读“排空而至”这个词时,学生开始只从字面理解了它:“排着长长的队伍飞来。”在肯定他的同时,王老师引导学生想象灰椋鸟飞来时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的景象,使学生感受到灰椋鸟归林时壮观的场面。 三、充分创造想象空间 在教学中,谢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鸟儿们在倾诉些什么?会怎样呼唤?又会应和些什么呢?并指导学生随机表演。学生有的说鸟儿在相互交流一天的经历,有的说父母在呼唤自己的儿女回家……以丰富的联想来填补空白,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四、重视指导朗读 朗读可以使学生深化理解,深刻领悟,把握情感。每个环节中谢老师都鼓励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将自己的阅读体验、感受表达出来,如:能不能把灰椋鸟排空而至的壮观气势读出来?很神气吧,想来读一读吗?你想不想来欢呼一下?……学生各自的情感体验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尽情流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