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理论依据 布鲁姆的掌握教学理论认为: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恰当的帮助,那么学生就能达到掌握规定的目标。这种教学策略的思想核心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并提供适合于学生特点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在高三一轮分析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已有哪些知识、能力,从而寻找适合学生特点的资料、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进而帮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课时教学任务的要求 《标准(实验)》中明确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高三一轮复习过程中,应进一步贯彻课标的基本理念,落实生物学核心概念。 本节课中,教师创设的情境来自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做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回到生活中去),体现“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基本理念。此外,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了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这一理念,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三、本课时教学任务完成的价值 本课时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助于学生在高二学习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基因、环境和性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的各化学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有序性,形成“层次观”“稳态观”等正确的生物科学观念;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1、 学生背景:我校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在高三一轮复习过程中困难重重。一方面表现在学生觉得自己高二时听过,高三复习时没有兴趣,不兴奋,听课状态不好(即:输入不完整)。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答题不规范不准确(即:输出不准确)。 2、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高二已经学过本课时教学内容,高三一轮复习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复习过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相关内容。学生也能说出“基因控制性状”,但基因究竟如何控制性状、基因环境和性状的关系怎样,就表达不清了。另外,我校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教师课上给出的信息能一定程度的通过阅读提炼核心要素,通常在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设计问题进行思维引导。 3、 学生心理分析:学生普遍恐惧新背景的题目,经常在新情境下束手无策,影响答题。因此,教师需要在复习课上充分锻炼学生在新情境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为: 1、 通过“分析突变基因和正常基因对血浆LDL含量的影响”和“胰岛素、酶对LDL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血浆LDL含量的影响”两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尝试构建“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通过控制功能蛋白,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性状。”这一核心概念。 2、 通过系列材料分析,使学生认同基因、环境与性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认同发生在生物体内部的各化学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有序性,逐步形成“层次观”“稳态观”等正确的生物科学观念。逐步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我采取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师生互动、推进落实。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教法上,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系列资料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构建核心概念。 学法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要通过4个教学环节完成学习任务。 四、 教学资源的选择: 我选择多媒体设备与学案相结合辅助教学。由于我创设的情境涉及大量文字、图片信息,因此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这部分信息量较大的教学内容;由于相关问题和图片需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分析、思考回答,因此,我通过学案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根据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特点,课标对本课时教学任务的要求及学情分析,我制定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血浆LDL含量这一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概述基因对性状控制的两种方式。 2、通过分析血浆LDL含量这一性状与基因、环境的关系,总结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血浆LDL含量变化的系列资料,尝试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事实,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围绕血浆LDL含量这一性状的相关问题的交流与讨论,认同基因、环境与性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2、认同发生在生物体内部的各化学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有序性,逐步形成“层次观”“稳态观”等正确的生物科学观念。 3、逐步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