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下面我就《框架结构》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向大家说一说。
一、环节设疑式设计, 触发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框架结构》一课以“认识生活中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掌握用三角形加强框架的方法,了解斜杆的拉和推的作用;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教学目标。揣摩一下教学目标我对这节是这么定位的,这节课虽名为“做框架”,还不如说是加固框架,唯有如此才有探究味,免遭劳技课之嫌,所以对制作三角形、正方形、正方体这些框架,我在课前作了铺垫,都让学生尝试着做了一下,结果当然是除三角形框架外, 其他基本上没做成功,有两个小组做出的正方形框架,一个组做出的正方体框架,还只是勉强算是,看似简单的框架,当他失败时,才有学做的意愿,再说课堂里也没时间让他先尝试着做,所以当老师的做法一播,出于内需的驱动,他们迫切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做的,看的特别认真,这段视频我们平行班老师在课堂放了之后,他们学生看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惊叹“原来是这样做的”,正由于在课前的这个铺垫,所以这节课可以藤出时间,更侧重于斜杆的加固和对斜杆的探究了,这样才显得有科学课的味道。另外,在认识这些框架时,我都会让学生认一认,并且对三角形框架为什么具有稳定性进行了探讨,这些设计都是源于我自己曾经是数学老师,在数学课上教到什么层面比较了解,比如,数学课上对今天教的框架认的是形状,科学课上认的是结构,数学课上对三角形稳定性,四边形不稳定性测重于感知,再进行应用,但科学课上注重于发现问题,再作深入探究,所以我们今天六年级才学的东西,数学课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在学了,也许这就是科学课与数学的区别之一。
二、环节童趣式设计,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须有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动手操作、比赛活动、动画演示都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这堂课有大量的动手时间让他们做框架,而且对框架再加固,尤其是正方体加固,当设想与实际有冲突时,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处于质疑——验证——再质疑——再验证的过程,有些小组一开始认为斜杆加两根,一验证发现不行,马上质疑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改进方法,再进行验证,当他们的设想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时,就会有成就感,再说这个环节还用比赛形式进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比如探究斜杆的作用时,理解推拉的作用是一个难点,所以通过教具大正方形框架和FLASH演示,来突破这个难点,尤其是FLASH演示,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不过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我有一个疑问,斜杆的作用,为什么非要说推拉,我们不要说学生,去问问成人,斜杆起了什么作用,十有八九会说起到了固定的作用,而且在设计的时候,如果我提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斜杆一加,框架就稳定了呢”,学生肯定说:斜杆一加,正方形变成了两个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框架就稳定了。这不正紧扣教学目标吗?倒是在分析推拉的作用时,好像与三角形稳定性没什么关系了。也许是本人水平有限,没理解透教材设计的意图。
三、环节开放式设计,体现了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给正方体加固这一环节,我没有先让学生去分析出上下斜杆有没有起到作用,没有规定他们用几根斜杆,加在什么位置,而是放开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做,让他们的想法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作动因。在反馈时,我问了一他们,“框架是不是比原来坚固了,是的请举手。”先来肯定他们的成果,然后再让最好的一组来展示,这个时候每个学生不但想知道他们到底能承重多少本书,同时有些学生也会思考自己做的与人家做的差别在哪里。但由于这节课时间非常地仓促,所以没有让学生具体地来分析他们加的斜杆优缺点在哪里,而是直接出示我自己的框架,就像把撒出去的网立即收了回来,所以这里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比较明显。在分析斜杆对正方体框架起什么作用上,我采取对比的方式,前后没斜杆,框架左右倾斜,左右没斜杆前后倾斜,上下没斜杆不会倾斜,经过演示,学生就很容易发现上下两根斜杆是不起作用的,从而轻而易举的得出了加斜杆的最佳方案。
以上是我的个人拙见,在坐的大都资格比我老,今天我希望我的课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推荐:
› 小学科学说课稿
› 小学科学说课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