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黑板板书
|
教学程序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
入
新
课
|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
多媒体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符号和中国探月工程标志,再提问:这两个符号是什么?符号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
|
通过提问这些标志是什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知识入手,密切历史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提问符号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初步体验中国汉字的美与想象力,为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作情感铺垫。
|
一、
汉
字
和
书
法
艺
术
|
一、汉字和书法艺术
1.汉字
①起源:图画文字
②形成体系:商
③演变:由繁到简
|
1.视频播放:2009年9月30日晚《艺术人生》的《是谁塑造了我们的心灵》;
2.在学生对照黑板上板书阅读相关教材,接着多媒体展示:“日”“鱼”字演变图片;
|
1.学生感悟汉字的源远流长和生命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2.借助感悟引发的探究激情,让学生对照黑板板书的知识结构阅读相关教材,接着多媒体展示“日”“鱼”字演变图片,让学生更直观了解汉字的演变特点,既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的习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
|
2.书法艺术
①阶段:自发→自觉
②主要字体:
|
1.在黑板上展示“岳阳市一中”的三种字体,学生讨论分析特点;再多媒休展示:三种字体的特点、发展时期、代表人物;
2.多媒体展示王羲之的“第一行书”和“临池学书”故事,学生讨论取得成就的原因。
|
3.通过学生的直接体验、讨论探究、合作学习,把知识落到实处,培养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展示书法之美,对学生进行欣赏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精神。
|
|
二、
笔
墨
丹
青
中
国
画
|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特点:写意传神,得意忘形
2.类型:人物、山水、花鸟
3.演变:
|
1.多媒体展示一幅中国画《墨梅图》和西洋画,通过对比了解中国画的特点;
2.多媒体展示;中国画的演变过程、特点、代表人物;
3.再次欣赏中国画代表作文人画:《墨梅图》
|
1.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如何找比较点(色彩、结构、内容)。通过展现具体事物,师生对话共同探究,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类,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
3.学生已了解中国画的特点,通过知识迁移就知道文人画的特点:写意传神,得意忘形,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从而体会中国画所蕴含的精神:自信、自尊、独立自主、不畏强暴、不同流合污的意识和高尚情操。
|
教学环节
|
黑板板书
|
教学程序设计
|
设计意图
|
三、
戏
曲
艺
术
|
三、戏曲艺术
1.起源和发展
2.京剧的出现
3.地方戏曲
|
1.多媒体播放:影音资料《北京一夜》片段。
2.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后提问:京剧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
1.从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入手,体验其中的京剧元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明白文化是可以传承的。
2.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教材没有明确京剧兴起的原因。但可以从字体行间去挖掘。如“城乡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徽剧戏班进京演出”,可提炼为:物质生活的富裕使人们有精神追求,政治上的国家大一统,艺人们的努力等。
|
四、
巩
固
小
结
|
|
对照黑板板书,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体会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书画同源,字可以入画,画可以入戏融会贯通的特征。
再设问:现在部分年轻人对中国传统艺术如书法、中国画和京剧不感兴趣,原因是什么?传统文化又该怎样面对现代文化挑战?
|
基础知识的举一反三,揭示本课主体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体验感悟)→在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情感升华)→但现实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尴尬局面;(历史课堂与现实结合)→树立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性,从而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
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余地,也可作为课后作业。
|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