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正文

艾滋病说课稿

本站微信

《艾滋病》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古华中学的科学教师——韩双双,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艾滋病》。
一、 教材分析
1、 本节课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科学》(牛津上海版)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通过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同学们应该对艾滋病的危害记忆犹新,不得不让同学对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如何预防艾滋病等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2、 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学之前对艾滋病可能有一定的了解,认为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但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其实并不然,由艾滋病引发的悲惨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身临其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深入了解艾滋病。本节课由一个爱滋病家庭的惨痛故事展开,串连起各个知识点,引起同学们求知的热情和兴趣和探究,学生可以在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在必要的时候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由学生得出结论。我想这样的教学会更有效,更深刻。
二、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教学目标《科学》课程提出了:“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具有问题意识;初步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方法,能够与他人合作或独立地从事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艾滋病毒及艾滋病的基本概念。2、了解艾滋病是怎样产生的。3、了解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及预防。4、了解艾滋病的严峻形势及提倡关爱艾滋病人。5、 宣传并预防艾滋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个爱滋病家庭的惨痛故事展开,并把故事当成一条线,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导入式、讨论式、讲解式、探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进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培养学生了解自然,尊重科学;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能力,相互合作能力,促进共同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三、 教法、学法分析
1、 教法:
本节课教师主要以“情节引入”、“设置悬念”、 “教师讲述” 、“运用投影”、“展示图片” 、“动画展示”等教学活动展开的,由一个爱滋病家庭的惨痛故事展开,并把故事当成一条线,串连起各个知识点,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探讨,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图片等资料,增强直观效果,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 学法:
本节课学生主要以“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课前查阅”、“案例分析”等活动展开的。“提出问题”、“小组讨论”,适合青少年活泼、好胜、思维敏捷的特点,有利于创造参与气氛,激发兴趣,集思广益,提高学习效率短时间内收集信息,激发各种观点自由交流,分享信息与经验。“课前查阅”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广泛的阅读能力。“案例分析”是学生加深所学的知识,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言: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人感染了“20世纪瘟疫”——艾滋病。关于艾滋病病人的故事很多很多。有一个很悲惨的故事。今天老师请同学把这个故事再讲给你们听听。帕特一家的命运:
帕特由于患血友病,经输血被HIV感染,在他还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时,将HIV传给了妻子劳伦。后来他们生下个儿子大卫,不久就去世了,劳伦夫妇随后也去世了。但他们领养的女儿妮卡没有被HIV感染。由于父母的去世,她成了孤儿。通过这个悲痛的故事,许多人为之同情,但在同情之余不得不让人开始关注艾滋病。
通过这个故事的引入,定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故事中的去世的人得的是什么病吗?
(学生回答)
二、设置疑点,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艾滋病?
学生将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得出: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1)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
(2)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丧失。
(3)综合征: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二)、艾滋病由什么引起的呢?
学生将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解答、补充、明确、澄清疑问,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的科学讲解:
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教师讲解】: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然而,艾滋病不是一般的病毒,它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艾滋病病毒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后,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
(教师出示几张艾滋病病毒的图片来认识。)
(三)、【教师提问】: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致病机理是怎样的?
艾滋病病毒吸附在细胞膜上

浸入细胞中

蛋白质的复制与逆转录

基因组整合与表达

释放更多的艾滋病病毒去浸入更多的人体体细胞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的特点:(结合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的动画)
(1)、病毒小
(2).破坏人体白细胞
(3).变异快
(4).侵犯人体免疫系统
艾滋病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窗口期
潜伏期
临床表现期
窗口期: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最初几周中,病毒在体内繁殖很快,并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感染上HIV到相应抗体产生需要1——3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潜伏期:从感染HIV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无症状时期,称为“潜伏期”。持续时间可短至数月,长至15年以上。潜伏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可能与患者本身免疫功能、艾滋病病毒的种类、强度、数量、感染途径、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营养、健康状态有关。
临床表现期: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致诱发严重感染和少见的癌硫。
(老师出示几张患艾滋病病人的图片,并进行讲解。)
(四)、【教师提问】: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呢?
【提出问题】:如果他/她是艾滋病患者,你会这样做吗?
①他/她主动伸手来与你握手,你会与他/她握手吗?
②你会与他一起吃饭吗?
③你会与他一起打篮球吗?
④在路上,他从对面走来,你会绕道而行吗?
⑤他邀请你去他家做客,你会去吗?
⑥他想用你的学习用具,你肯借吗?
⑥你会和他一起去游泳吗?
【形成假设】:
性接触是否传播
经血液是否传播
母婴是否传播
握手是否传播
拥抱是否传播
共用电话、共用马桶、共用厕所是否传播
共用桌、椅、板凳是否传播
共用书、笔、纸是否传播
共同进餐是否传播
共用游泳池和浴池是否传播
被蚊子叮咬是否传播
【资料证据】:帕特一家的命运:
帕特由于患血友病,经输血被HIV感染,在他还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时,将HIV传给了妻子劳伦。后来他们生下个儿子大卫,不久就去世了,劳伦夫妇随后也去世了。但他们领养的女儿妮卡没有被HIV感染。由于父母的去世,她成了孤儿。
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 :
空气;饮水、食物;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游泳池;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等,目前还没有发现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吸血昆虫;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蹲式厕所及小便池;
【结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经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不会传播HIV的途径:

握手,拥抱,共用电话,共用马桶和厕所,共用桌、椅、板凳,共用书、笔、纸,共同进餐,共用游泳池和浴池以及被蚊子叮咬等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
【提问】预防性传染病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洁身自爱、拒绝毒品
(五)、讲一讲,说一说。你了解艾滋流行的严峻形势吗?
1、由学生通过种渠道收集最近国内外有关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让同学们把得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读一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2500万
世界有3000万人不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
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儿童将超过4700万
全球每天16000人感染艾滋病
每天以感染1000个儿童的速度蔓延
全球每天10000人死于艾滋病
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
全国已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超过18万例
全国实际感染者已超过65万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19156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7713,累计死亡13632人 按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WHO推荐的方法估算,中国现有HIV感染者和病人约84万
(六)关爱艾滋病病人
让全世界都关爱艾滋病人,关爱生命,关爱健康。
系红丝带活动 让爱心充满红丝带,互相关爱,共享生命
 

相关阅读推荐:

七年级生理健康说课稿 预防艾滋病说课

艾滋病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