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韵课说课稿
一、课程创设背景
(一)学校背景分析
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是一所挂牌于 2000 年 4 月的公办初中学校,环境整洁优雅,教育教学设施先进。
在徐汇基础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背景下,学校领导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前瞻性的办学思想,紧抓机遇,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坚持信念,走品牌学校发展之路。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为学生发展而奠基,为教师发展而铺路,为学校发展而改革”的办学理念。学习生活,学会生活,培养学生具备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与基础课程相比,更具开放性、灵活性和主体性,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市二期课改有关精神,优化基础型课程,积极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课程教材体系,为学生提供可选择、满足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需要的优质教学,致力于建设以优质课程和特色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大环境下,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的重视超过了其他一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身体锻炼的机会逐渐减少。正因如此,孩子们的体形,仪态都失去了年轻人的朝气,“胖娃娃”越来越多。舞蹈是修炼一个人的气质、体态的最好方式之一,孩子在身体活动的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素养,保持良好体态,其实也是给自己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学生在学习的压力下,对于艺术的欣赏和美的追求非常缺乏,他们对于一些简单的艺术常识知之甚少。比如说,问起他们所熟悉的舞蹈种类时,得到的回答大多是流行舞,而对于我国的民族传统舞蹈等,一点认识都没有。更重要的是,艺术的教育一直是培养人的审美情趣的。如今的孩子,对于什么是“美”,概念显得十分模糊。他们容易被社会上所谓的潮流所误导,认为穿着奇装异服、颓废不振也是美,形成了另类的审美观,这是要不得,也是不积极的。
有些孩子,或者受家庭的影响,或者是自己有天赋,他们对舞蹈本身就有着极大的兴趣,开设舞蹈课也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三)舞韵课分析
与其他教育相比教,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学生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于是舞韵课应运而生。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学生们的身体条件远没有达到真正舞蹈者的要求。舞蹈对于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以及耐力、爆发力等都有相当高的标准。对我们的初中生提出要像专业舞者那样不仅事与愿违,而且很可能导致他们对舞蹈失去热情,影响到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所以说怎样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舞蹈产生兴趣,使学生们认为,舞蹈离他们并不遥远。可以说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课程目标:
1、 初步了解舞蹈的理论知识
2、 知道一些著名的舞蹈家及舞蹈作品
3、 初步掌握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及组合
4、 充分认识团队合力将创造1+1>2
5、 获得一段学习舞蹈的愉快经历
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根据四个学期以及学生的基础,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安排了适合初学者,带有流行舞元素以及简单的现代舞基础训练的内容,有走姿训练、脊椎伸缩和脚腕的练习以及ParaPara舞的学习;第二部分安排了中国民族民间舞主要是六大民族(汉、藏、蒙、维、傣、鲜)的学习,包括藏族踢踏舞组合、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组合以及汉族、蒙古族、傣族、朝鲜族的基本动作,除了学习动作及组合外,还安排了舞蹈作品的欣赏以及著名舞蹈家的介绍;第三部分安排了中国古典舞的了解与学习,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舞中手、脚的形态和位置以及一段舞蹈组合,还有舞蹈作品欣赏以及著名的舞蹈家的认识与了解;第四部分安排学习的舞蹈动作主要是集体舞以及外国代表性舞中配合的动作,还有就是学习怎样写舞蹈点评和更好地创作出舞蹈片段甚至是一个完整的舞蹈。
课程评价:以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以及重视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
评价的方式
当场评价: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是动作的反馈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表现性评价:根据平时课堂规范要求的遵守情况、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活动表现的质量给予相应的评价。
代表作选集评价:每个学生都有舞蹈资料袋,要求包括平时自己搜集的舞蹈资料(文字、图片);教师要求的舞蹈资料;平时看舞蹈作品后写下的一句两句话;在学期中写的舞蹈点评等等。根据里面的资料内容给予相应的评价。
二、教学背景
教材情况以自编为主,参考有关书籍。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学生的特点,编排了四学期的舞蹈教学内容共四册,每册教材中共有五课,每一课按照统一的模式编排,分别是第一部分为“新天地”,是教授舞蹈动作或舞蹈组合的具体做法以及节拍;第二部分为“感悟”,编排的是舞蹈作品欣赏及一些舞蹈家的介绍;第三部分为“美的诞生”,是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设计的拓展活动,例如根据本课所学知识编创舞蹈片段,或者是搜集要求的舞蹈资料等等;第四部分为舞蹈常识,介绍舞蹈方面有关的知识。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安排课时,每学期共15~16课时。每一个学期都是一个上升阶段。
第一册教材,也就是六年级第一学期,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初次系统地学习舞蹈,所以编排了流行舞元素以及简单的现代舞基础训练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而本课《ParaPara》选自徐教院附中系列校本教材之五《舞韵》六年级(上)第五课。本课有四个模块组成,分别是“新天地”、“感悟”、“美的诞生”以及“舞蹈常识”。这四个模块内容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新天地”的教授既是教给学生一个舞蹈又是为“美的诞生”中舞蹈工作室的内容作了铺垫,而“感悟”中的欣赏内容既可以为“新天地”的教授以及“美的诞生”中舞蹈资料室的内容作铺垫又是和舞蹈常识密不可分。
学生在学习的压力下,对于艺术的欣赏和美的追求非常缺乏,他们对于一些简单的艺术常识知之甚少。更重要的是,艺术的教育一直是培养人的审美情趣的。如今的学生,对于什么是“美”,概念显得十分模糊。他们容易被社会上所谓的潮流所误导,认为穿着奇装异服、颓废不振也是美,形成了另类的审美观。舞韵课的产生不仅是培养学生健美的形体,端庄的行为举止,高雅的气质,更是对学生的心理机制有着积极影响。
三、教学目标
在ParaPara舞的欣赏、学习、表现和交流过程中,感受ParaPara的艺术魅力,增强学习舞蹈的兴趣,并乐意与同学分享创造的快乐;在舞蹈学习、舞蹈表现、拓展交流等活动中,逐步发现ParaPara的舞蹈规律,并能运用在实践中;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ParaPara的动作规律来创作舞蹈片段,提升艺术表现与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感受舞蹈艺术魅力的同时,学会ParaPara的舞蹈规律。
难点:能准确运用ParaPara的动作规律来创作舞蹈片段。
五、教学方法
教法:
讲授:教师示范,使学生从模仿中学会跳不同的舞蹈动作及舞蹈组合。
指导点拨法: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
竞赛法:由于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运用比赛,比谁动作记得牢,比谁学的快,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并且及时反馈。
任务驱动法:除了关注学生是否完成了所布置的任务外,还要看他们是否活用了知识。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活用、迁移和创新的能力。
学法:
合作学习: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讨论、创编。
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探索实验等。
发现学习: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思考,独立开展探索,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或结论。
六、教学程序
这一单元分六课时实施教学,每课时的基本教学程序为感悟;新天地;美的诞生。
七、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许多学生的心理障碍在活泼多样的、形式各异的活动中得到疏导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增强了人际交往的能力。我教的班级里有个女生,平日里性格比较内向,与同学之间缺少基本的沟通。上了一个学期的舞蹈课、舞蹈节目的排练后,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多了,克服了本身胆小害羞的缺点,成为班上舞蹈成绩优秀的学生,自信心也强了许多。
八、思考
1、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怎样使学生挺拔的姿态,自信的心理一点一滴地在参与舞蹈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让他们在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养成良好的身体形态习惯。同时,又充分激发、释放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2、继续修订一套适合学生的舞蹈校本教材。教材内容的选择、排列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与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课上运动负荷与现代化教学过程的配合。
3、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让舞韵课不仅仅停留在艺术欣赏的层面上,更要运用到学生的平时生活中,使我们学生的未来更加精彩。
相关阅读推荐:
› 舞韵课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