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第一框《增添我们的魅力》课后评析
在日常德育课教学中,“知”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好解决的,但要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却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下面几种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
第一,通过案例探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对个人礼仪的相关知识更加直观化、形象化、生活化,避免了空洞说教,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互相指出各自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缺点,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小组合作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通过情境表演,使本课的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同龄人的表演也让学生看到自己存在的一些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促使他们自我反思,进而自我改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自觉运用下列方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注重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机渗透德育内容,使德育内容自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衔接流畅自然。
第二,注重体验。本节课通过再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从而自觉践行个人礼仪。
第三,强调养成。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养成个人礼仪习惯,自觉践行个人礼仪。教学设计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学生的行为养成。
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本节课有以下几方面值得肯定。
第一,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教学目标能紧扣教学大纲,以生为本,切合中职生实际,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树立以遵守个人礼仪为荣的观念,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
第二,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能有目的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引入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教学内容不仅更加丰满,教学容量也做到了适度,较好地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
第三,从教学的手段方法来看,本节课采用了案例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既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原则,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整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较好地体现了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第四,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能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案例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实际,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实例,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学过程不仅注意帮助学生解决“知”的问题,更注重引导学生的“行”,使明理导行做到了较好的统一,有利于促使学生情感的内化。
第五,从教学素养来看,教师的教学思想端正,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学科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技能娴熟;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准确规范;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强,板书工整,设计合理;能够用自身良好的礼仪形象影响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当然,本节课虽然有很多值得肯定的亮点,但仍有不少值得反思与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向学生示范正确的形体姿势时,教师只指导一名学生在讲台示范,坐在后面和两边的同学看得不太清楚,可安排两名学生前后示范。
第二,本节课学生情绪控制较好,但课堂节奏把握还不到位,前松后紧,在实际教学中应加以改进,使课堂节奏张弛适度。
第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引入对比教学(如正反举例、对比示范等)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也能促进学生辩证思考,在认识问题时更加全面。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