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对比欣赏山水画,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和“三远法”。学习山水画的基本画法并尝试创作一幅山水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对比欣赏----实践练习──感悟评价中加深对山水画的表现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通过学习,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在学会观察的同时能用笔抒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山石、树木、云水的画法。
教学难点:对“三远法”空间的处理。
三、教学策略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是通过对空间关系三远法的处理和山石、树木、云水画法的学习,来加深学生对中国山水画表现方法的理解。
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对比欣赏----实践练习──感悟评价”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山水画用笔、墨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教师借助多种辅助手段,与诗词、音乐联系使学生产生对山河的热爱,再结合山水画的技法练习,达到用笔、墨寄情山水的目的。将欣赏与体验、体验与尝试结合在一起,有效指导学生正确把握山水画的内涵及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
设计目的和说明 |
导入阶段 |
师:对比欣赏风光照片──黄山摄影 山水画作品──黄永玉的《黄山图》(课件展示图片) 提问:自然景色与山水画有什么联系?二者有什么不同? 生:山水画不仅描绘自然山水、还寄托画家的个人情感、理想。也表达画家的感受。 师:那好,今天我们学习寄情山水。 |
对比欣赏,初步体会山水画的意境。 发挥媒体作用采用直观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创新提供素材。 |
发展阶段 |
(一)山水画的意境 1.师:对比赏析—黄山美景是画家喜欢表现的题材,同学们欣赏不同画家对同一景物的表现有何不同? 画家黄永玉的《黄山图》 画家陆俨少的《黄山图》 生:黄永玉的《黄山图》大块用墨,描绘黄山悠远神秘。 生:陆俨少的《黄山图》描绘黄山松云,有浩渺的意境。 2.师:欣赏马远的作品《寒江独钓图》 提问:由此画面你想到了那首诗?作者是怎样表现情感的?大面积的空白表示什么意思? 生:背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留白给人想象的空间。 生:像水、像天、像白雪、像雾 3.山石、树木、云水的画法 师:示范、讲解 画石步骤──勾、皴、染、点 树木的画法──勾枝干,定位──画其他树干,皴肌理──画树叶──淡墨补画近、远的树叶。 云水画法──勾线法或留白法 生:观摩、练习 |
对比欣赏,让学生理解同一景物不同画家的不同感受,所表现出的各自不同的意境。
体会山水画的意境美,以及山水画的情景交融的独特内涵。
教师示范,化解重点利于学生练习,增强作画的自信心。 |
实践阶段 |
师:山水画的构图离不开“三远法” 展示“三远法”的示意图和构图不同的山水画。 生:找出那幅画是用──高远、深远、平远的构图形式画的。 (三)演示创作山水画 师:示范 勾线──用重墨线。明确山石的结构。 皴擦──在线的基础上进行,层次丰富。 点染着色──以点充实,点、染多次调整。 调整落款──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根据画的意境题诗、落款、钤印。 生:观看教师示范,思考用笔、墨、构图。 生:可临摹或创作。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 师:适当的指导与示范。 |
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组画练习,理解“三远法”构图。为学生创作做铺垫。
给学生直观演示,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动手尝试的信心。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表现山水画的情趣。 |
展示与评价 |
请同学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黑板上展示,可以随意地欣赏他人的作品,指出不足和优点。并谈绘画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教师评画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加以科学准确的评价。 |
利用多种方式多角度评价,使学生的创作成果受到不同程度的肯定,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
小结 |
山水画表现了多彩的自然美,反映了社会生活。希望同学们多观察、多练习,用笔墨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
相关阅读推荐:
› 寄情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