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学科 语文
课题 马来的雨 教学对象 预备年级学生
课时数 1 所用教材
说教材 六年级下第六单元《域外风情》中的一篇课文。《马来的雨》写作角度多变丰富,从作者和雨接触的感官体验入手,进行描写和抒情。本文语言典雅工整,清新凝练。能将马来西亚雨露的魅力展现于读者面前。从全文结构来讲:开头的话雨和盼雨,再到听,淋,观,三个角度凸显马来西亚雨爽快,利落,有韵味,劲急,壮观的特点,都表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本文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感受到语言运用的魅力,同时明了写作角度的选择与切换在行文中的重要作用。
说学情 我执教的预备三班学生基础薄弱,语言文字积累不够丰富,首先,本篇课文的词汇与长句较丰富,解决生字难词,是第一步。其次,由于男生人数多,班级平时课堂气氛虽然较活跃,但讨论和交流的深度不够,为此,我将课堂的突破口设计在关于马来的雨的特点的讨论上,用学生主动的彼此交流,在活动中抓住马来的雨的特点。再者,朗读是学好这类游记散文的重要手段。通过这节课,我想通过反复朗读让他们体会到用词的准确与精致对于一篇文章的表情达意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会用饱含情感的朗读来更好地掌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情感。
说目标
(含重点、难点) 1.积累文中描写景物时所用到的极富诗情画意的词句,学习文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感受马来的雨的特点。
2.培养朗读与圈画结合的品读习惯,体会作者对于马来西亚的雨的喜爱之情。
说明:(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状雨的语句有一种整散结合的韵律之美,本文直接抒情不多,对马来西亚的雨的感情是体现在字里行间内的。“是风景,是风情”“应在雨季,在雨季”,对于预备年级的学生而言,只有通过反复品读,同时找关键的词句入手,在先整理出马来的雨的特点后,再逐渐把握住作者蕴藏在文章中的爱雨深情。另外,学习从视,听,以及身体直接感受等多角度描写的手法对预备班学生写作也有很大的裨益,针对本班学生在写作上直白单调,缺少细致的描写,抒情方式笨拙的弊病有很大的帮助。)
说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圈画、朗读等方法,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
2.难点:揣摩作者对马来西亚雨倾注的情感,理解文末“拉开雨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的内在含义。
说明:(一节课时间,要让学生读出情感,可以通过抓圈画中的关键句入手,配合板书,训练其概括与诵读的能力,作者各个角度的对马来西亚雨的描绘,其实都浸透着作者的情意,而这份情意在文章中也是遵循着写雨的角度进行变化的,预备年级学生需老师点拨指导,方能体悟.)
说设计思路 1.情景融入法
学习这样的美文,在情感上,我觉得也有必要让学生进行一个预习。课前的有关“雨”的唐诗宋词让学生找找,看看谁搜集的更多,在利用午休交流后,正式拉开课文的讲解,6月适逢江南梅雨季节,在情景上也适合营造学习这篇课文的氛围。
2.朗读激情法
文章的感情还是要依靠多次的朗读来体会出来,以往的课堂中,我范读的情况较少,但是本文的字词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的示范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熟悉课文,同时也能让他们思考老师的读与他们的读区别在哪里,从而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分组读是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激发朗读热情。
3.咬文嚼字法
针对听雨,淋雨,观雨三部份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味和分析,如替换,删减后的表达效果和原文相比较等等,用精辟的名句阐述这些词句的妙处。
4.比较差异法
可与域外风情中其他文章的不同风格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品味出《马来的雨》文字之外的别样异域风情美感。
说教与学的过程 1. 导入:交流课前预习收集的关于雨的诗句。
提问:你收集的雨的诗句有什么特点,怎样写出来的。
学生活动预设:交流诗句,并朗读。(教师提示《春》《春夜喜雨》《春日》等课本内容,激发学生思考交流。)
师:引导学生注意到各家笔下雨的不同特点:从古至今,人们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雨。不同的雨,有着不同的特点:久旱而雨成为霖;突然而下的小雨成为霎;而江南地区不久将要来临的黄梅雨季则可以用霪雨霏霏来形容。
2.解决生词:作者选取和我们同一大洲的马来西亚的雨作为写作对象,在学习整篇课文之前,先解决生词。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提问字词,由学生彼此解答,不足之处老师予以点评。
锻炼学生查阅字典,解决生字难词的预习能力。
3.初读,学生默读课文,归纳马来的雨的特点。考虑问题:“马来雨有什么特点?”并圈画出关键的词句。
学生活动预设:交流圈画出来的描写马来的雨的句子,教师尝试以“马来的雨有 特点,依据是 ”引导学生归纳出马来的雨的特点,并请学生朗读圈画句。
(说明:对学生朗读的予以指导,字词停顿以及轻重与情感投入。)
4.分组讨论,梳理课文思路与写作角度,读关键段落。
通过初读后,学生大致了解文章内容,作者给大家呈现出了马来西亚雨季的美丽画面。
分组讨论一下,提问:作者是从几个角度来描写马来的雨的?
(说明:分组讨论的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问题考验学生的分析作者写作角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初步的感官体验来描绘事物特点。)
学生活动预设:分组讨论马来的雨,能从文章中找出关键句:“在高脚屋,那雨是让你听的”“在街上,那雨是让你淋的”“在海上,那雨是让你观的”。
培养学生分层次,从不同感官入手抓角度读文章的能力。
4.赏析佳句,分析妙处。大家选择听雨这一节中最喜欢的句子交流喜欢的理由。
学生活动预设:能选出听雨段落中的句子,但分析可能还留于表面,教师以咬文嚼字法和朗读激情法进行鉴赏点拨。朗读例句,加强鉴赏效果犹为重要。如:1. 敲——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出了雨点的力度、雨声的错落有致。
2. 泻——侧面写出雨的大和急,迫不及待地顺凹槽而下。
3. 迫——拟人手法写出了雨的急促。
(说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为理解文章情感做铺垫。)
5.再读重点段落,体悟作者情感,理解文章主旨
重点段落需要再次品读,此处需根据学生刚才对于语句的品读予以适当点拨如:提问:“风景”“风情”差别在哪里?文中有几处谈到马来人的生活的?能否去掉?
学生活动预设:如无法分清风情与风景的区别,则从情和景的差别处进行引导。文章中多次谈到雨与马来的人生活,性格的关系,不是仅仅在写马来的雨,也在谈马来的人的风情。
朗读开头与结尾的段落
提问:开头和结尾,作者用的句子一样吗?差别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
学生活动预设:能找出差别,也能读出语气的不同,通过朗读和前问的辅助,可以解释是作者对马来雨的感情产生了变化。
(说明:是本课难点所在,通过问题以及本文对雨描写的变化的分析以及风景风情的解释,最终引到作者对马来雨的喜爱之情上,并板书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
6.布置作业,根据文章“听雨,淋雨,观雨”的三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描写自己对雨的感受。
(说明:乘热打铁,对学生写作中的缺少角度变化以及细致的描写的弊病予以整治,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的重温与扩展。)
说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课堂参与活动讨论热烈,较好地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并掌握了分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说改进设想 可思考再引入课外有关“雨”的美文,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此外,还可适当增加课堂练习,如随笔,让学生当堂练习分角度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
相关阅读推荐:
› 马来的雨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