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征文心得论文反思> 正文

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植入游戏的训练模式初探中期报告

本站微信

《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植入游戏的训练模式初探》中期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感知觉是人类进入知识宝库的第一道大门,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它们是认识过程的基础,是人类了解外部世界十分重要桥梁。然而智障儿童感知觉的能力不比常人,在与他们的接触中会感到非常意外,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这些学生他们即使认真学习也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感知有障碍,以致于不会听(听不到重点),不会看(看无目的),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尽管在教学中重视“多重感官教学法”,然而由于他们感知有问题,教学就进展困难,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都认识到对智障儿童进行感知觉训练是当务之急,现正在被特殊教育领域重视,近一年来在特殊学校的课程上增设了感知觉训练,对于只有训练大纲没有教材的情况下的第一线执教教师的难度是比较高的,在具体实践中对于低年级的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时利用自然和日常用品结合游戏的训练的方法是一个实际而有效,希望在以后的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探索形成比较有系统的可操作性训练模式,那将对特殊教育有比较实际的意义。
二、理论价值:弱智儿童在出生以后每个个体存在各自不同缺陷,因为大脑发育不健全或遗传基因的问题导致其感知觉迟钝,感知觉发展迟滞,对生存、生活、学习来说增加了许多障碍,在具体的学科学习中因为感知觉问题存在很大困难。如果在对弱智儿童感知觉训练的同时能找出与促进实用学习能力提高的相关性,那将对弱智儿童的感知觉训练更具有目的性,帮助儿童提升学习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三、实践意义:通过研究使弱智儿童存在的各种感知觉缺陷得到补偿,提高听觉、视觉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挖掘学习潜能;同时训练味觉、触摸觉,提升生活质量;加强运动觉、本体觉和空间知觉的训练,提高劳动技能,活动能力,对儿童的个体发展提供一个条件。
试图通过对弱智儿童感知觉的训练为课程设施提供有力的实践依据,为感训课积累一些经验,在训练内容上进行筛选整理,为其他任教老师提供有效的参考。
四、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
1、现在国际、国内比较重视对弱智儿童的感觉统合的训练,在美国对健全儿童从小就开始训练,在98%的幼儿园开展训练,在国内此项训练正在兴起,有训练中心、训练器材,但感觉统合的训练不能替代感知觉训练,它们之间有交叉点或者是包含关系,感知觉训练的范畴更大。
2、我国的特殊教育起步较晚,对弱智儿童的行为训练、康复训练设有专门的机构和中心,那是对个体某方面强化训练,对于大多数的弱智儿童存在的感知觉迟钝问题只是反映在课程的设置上,更有效的训练及训练途径,训练内容等设施方面还在各自的摸索之中,不过在健全儿童早期教育训练中也涉及在相关训练,可以用来进行对弱智儿童的行为训练最为借鉴。
3、目前上海有四所特殊学校设施了“感知训练室”,采用声光电的电子技术组合的一套设备,价值不菲的设施只是作为个别训练用的设备,对全体学生的训练作用不大,特别是要在课堂教学上推广是有些难度的,在没有设备而有课程设置,有课程而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对学生感知觉训练不是空对空,在空缺中寻找内容方法是必须的。
4、我国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智力残疾学时教育训练纲要”说明弱智儿童是可以教育的可以训练的,在重视弱智儿童生存的权利的同时让他们都接受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发展弱智儿童的能力应是综合教育训练的结果。
五、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1)提供符合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的游戏活动和两者结合的方式。
2)建立比较有实效的训练方案及实施策略。
3)探索对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的游戏化模式。
4)在学科中推广和渗透训练提高学科学习的成效。
2、研究内容:
1)通过研究使智障儿童存在的各种感知觉缺陷得到补偿,提高听觉、视觉的目的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挖掘学习潜能;
2)训练味觉、触摸觉、肤觉、体觉,提升生活质量;加强运动觉的训练,提高劳动技能,活动能力,对儿童的个体发展提供一个条件。
3)试图通过对弱智儿童感知觉的训练为课程设施提供有力的实践依据,为感训课积累一些经验,在训练内容上进行筛选整理,为其他任教老师提供有效的参考。
3、研究方法:
1)游戏法:利用不同游戏为训练服务,如:发展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可以运用体育游戏;发展听觉可以运用音乐游戏;发展肤觉可以运用动作游戏等。
2)案例法:收集教学案例,研究更为恰当的游戏作为植入体,或研发更多的适应性游戏。
3)实践法:在尝试中加强实践,通过推敲再实践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4)参照法:查阅相关资料和教育信息网,积极应用到研究中并及时进行经验筛选训练调整,提高研究水平。
4、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申报课题,收集有关资料,制定实施方案。(2009、1)
2)实施阶段:a、游戏学习能力调查,收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能力问题。
b、确定感知觉训练的板块的内容,进行实验研究。
c、跟踪案例,记录分析,调整训练密度,排除干扰因素。
d、学习能力调查,进行比较,验证实验效果。
(2009、2 —2009、11)
3)总结阶段:撰写研究报告。(2009、12)
六、课题研究过程
1、课程内容的编制
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感知训练与游戏相结合,把听、视、触、味、嗅、体表、本体、运动感觉和空间知觉知觉分类进行单元编排,设计和训练相匹配的游戏,如训练听觉的游戏有《我和响瓶一起玩》、《声音的游戏》;训练视觉的游戏有《太阳的七个宝宝》、《袜子娃娃》;训练触觉的游戏有《我的销售真能干》、《我会剥豆》;训练味觉的游戏有《体会感官乐趣》、《味道画表情》;训练嗅觉的游戏有《猜猜瓶里装的啥》、《找出你想要的》、训练体表觉的游戏有《感知冷、热》、《可爱的小动物》;训练本体觉的游戏有《小猴爬爬乐》、《有趣的椅子》;训练运动觉的游戏有《追泡泡》、《雪花飘飘》;训练空间知觉的游戏有《影子在哪里》、《跳皮筋》等,并将这些游戏成文为方案,在课中进行实施落实。
2、训练实践经验的积累
1)进行感知觉训练项目行为评估,分为六个项目,三十一条,现实情况评价为:完全能达到;大部分能达到;部分能达到;小部分能达到;偶尔达到;不能达到。再根据对每个学生的评价情况进行每个条目长期目标的制定。
2)训练的方式数班级授课制,对于训练来说有制约性,在每个学生身上花费的时间的精力不能很到位,对于能力程度弱的学生的训练时间上的保证不够;对于训练也有促进性,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一起训练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训练热情,进步大的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对于既不不够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提示和标杆;对于训练者来说是挑战高难度操作,能讲学生组织好饼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提高时一种经验的积累。
3)在训练中了解学生的喜欢和不断创新出更好更完善的游戏,需要训练者的全情投入,为训练提供更为恰当的情报。
4)现已完成实施阶段的第二部分,从训练者的实践中可以看出跳出课堂看发展是师生共同创新的提高的要求和体现。
5)利用一切有利的资源:自然环境的资源——地板地砖自然形成的格子图、太阳照射的影子等;民间游戏的资源——跳皮筋、捉迷藏等;创造游戏资源——利用废报纸、鞋盒等物品设计游戏;低龄儿童的游戏资源——幼儿园游戏的引用等。
七、初步研究成果。
1、在认识上的提高。
通过本课题实验,使教师认识到感知觉训练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还包含了创新的教学思想,包含课程内容结构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包含着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吧课堂教学的模式注入了新视点丰富了新的内涵,将传统的由教师讲知识转变为由学生主动参与,以在学生喜爱的游戏形中得以提高潜在的能力。
2、使用游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开发编制了大量的教学游戏,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借签和基础。
4、构建了初步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5、师生成果。
学生成果:积极热情参与,部分能力有所提高。
教师成果:将各种训练内容植入各种学生喜欢的游戏中,开发新的教学模式。
6、实验教师素质获得提高。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教师能基于新模式去选取适于自己的学科的教学资源并能合理加工,使教学能符合功能的要求,教师的自主探索将更趋完美。
五、实验的结论及改进意见。
通过近期的实验研究,我们得到初步结论:通过教学内容的开发和编制,更好地促进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通过教学模式的变革,彻底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快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革,符合研究初衷。下阶段我们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好每一项研究实验工作继续完善各环节和步骤,力争使实验取得更多成果获得更大成功。
 

相关阅读推荐:

中、重度智障儿童感知觉训练植入游戏的训练模式初探中期报告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