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单元中的第一课,根据教材本课应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天气与天气符号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学生交流不同天气的生活体验,初步感知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通过认知和运用天气符号,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来记录天气。
第二部分:天气与生活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学生阅读和收集关于预报天气知识的方式,使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天气与生物等不同层面的信息,培养学生长期注意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良好习惯。
根据以上的教学内容,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应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同时通过分析教材,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是: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接下来我向各位介绍一下本课的设计思路:科学知识的探究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在设计时我主要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群孩子春游一天中的天气变化为线索,贯穿整个知识的探究过程。同时以学情为立足点,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互动学习平台,引领学生走近天气。让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科学探究学习过程,使学生全方位了解了天气与人们生活,天气与人类生存等不同层面的信息,感知人类与天气的关系,从而树立人类要征服自然的世界观。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精神是我在整个教学思路以及教学设计中始终追求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出示关于各种天气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推测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引领学生走进研究天气的氛围,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二、天气预报与天气符号
这一环节可以说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出示了一段关于春天的视频,从而引出孩子们在春天最喜欢参与的活动——春游。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出学生了解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获取天气的信息。
我认为通过这样一种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春游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生活化,更加自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继续探究天气、关心的热情。这也是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整合的优越性所在。
在当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通过阅读报纸、电话查询等方法获取天气信息时,我当场就拿出了报纸、电话一一查询,科学的生活化也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接下来的“认识天气符号”“天气预报”环节中,我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了互动学习平台,从而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方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热情。在让各小组学生相互扮演气象记录员和气象播音员的环节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认识天气符号时,如果说前面的常用天气符号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而特殊天气符号这一环节则意在培养鼓励孩子们的探究能力。
三、天气与生活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出示了孩子春游遇雨的场景,接着出示了印度洋海啸的相关图片,在这里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体会到突变的天气不光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不便,甚至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让孩子们继续关注天气,关注天气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关注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大象救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动物也能预报天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了解动物预报天气的兴趣,这也与教材中动物预报天气的知识点相吻合。
最后我通过“网状图”,让学生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天气。
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我们关心天气
天气符号
天气与生活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