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教育教学小百科> 正文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本站微信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心理健康显得越来越重要。幼儿期是人生的一个独特阶段,成年后的许多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大都可以追溯到其童年时期的生活,因此应特别重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要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常见的心理问题,了解影响心理问题的因素,教育中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帮助孩子纠正不良性格的倾向,使其心理健康。
一般来讲,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生物、心理学、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机体损伤、生化改变等。
所谓遗传素质,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肌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它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生来没有大脑的无脑畸形儿不能产生心理活动,脑发育不全的幼儿其智力水平远比正常幼儿低下,在上述特殊情况下,遗传素质不仅是必要条件,而且是决定因素,所以优生学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也是整个社会所必须重视的。机体,特别是脑的损伤或疾病常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 展和造成他们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病理形态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当脑受伤、感染或生肿瘤时可导致某种心理障碍;特别是大脑的某个特定部位受损害时,往往会有相应的心理障碍出现。许多研究都已证实大脑的某些特定部位受损或畸变确与人理解语句、理解名称、理解音乐、认识数字、计算、记忆、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失常有联系。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病变以及心理活动的失常可引起机体特别是各内脏器官器质性或机能性的继发改变;同样,人体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引起一些神经病变或心理障碍。例如,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关系密切,当幼儿的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机能出现紊乱时,会出现许多种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又如,幼儿期的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造血器官疾病、某些传染病以及营养障碍等,均可引起幼儿适应不良,产生相关的心理障碍。
.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早就提出,心理障碍可能是体液的平衡失调所导致的。当今,神经化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对大脑功能有重要影响的中枢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索、多巴胺、5一羟色胺、谷氨酸、r一氨基丁酸等的代谢异常,可能成为诱发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因素
幼儿的动机与心理健康
(1)需要 人的行为受动机驱使,而动机是建筑在需要的基础之上的。需要反映人对生存、发展条件的一定要求和欲望,人在活动中不断地产生需要和满足需要
幼儿从出生开始就产生了需要。随着身心的发展以及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幼儿的需要也渐趋复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按照需要的不同发展水平,把人的需要概括为5个层次。它们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包括吃、穿、住、睡、性等。生理需要获得相当满足后,安全的需要随之而生。个体需要免于威胁和孤独,寻找保障,免于他人侵犯。爱与归属是社会性需要,包括亲子之爱、同胞之爱、异性之爱、友谊和爱情等。以上3个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就产生了,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被人尊重,前着指的是自信、自强、求成等,后者包括受人注意、接受、承认、赞许、支持等等。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这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幼儿年龄愈小,对于较低层次的需要就愈迫切。幼儿对食物、水、氧气、睡眠、休息、衣着和运动等方面的基本生理需要十分敏感。当环境不能及时提供条件以满足他们的这些需要时,就会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或紧张状态。婴儿出生以后,除了明显地表现出对生理需要的追求外,也以一种较原始的方式显示出对安全的需要,比如对于惊吓可以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反应。几个月以后,婴儿初次表现出与人亲近的迹象以及有选择的喜爱感,以后,幼儿才逐渐表现出对独立、自主、尊重和受表扬的需求。
幼儿对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能产生更为理想的效应。尽管剥夺高层次的需要不会像剥夺低层次需要那样引起强烈的不安,但是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健康趋势。马斯洛认为,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可以避免疾病,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利于积极的健康。例如,幼儿对食物、衣着和安全需要的满足至多只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却不会产生像爱的满足那样增进其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作用。因此,高层次需要比低层次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有时甚至为满足高层次需要而放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例如,有的幼儿为了同伴之间的友谊,宁可将自己想吃的食物或想玩的玩具让给别人,这样的幼儿较少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健康的水平也较高。
(2)动机的冲突 各种心理学理论对动机有不同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生物本能产生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行为主义学者认为动机是习得的;人本主义理论则把动机看成是向着自我实现的不断成长。
动机冲突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为了便于研究,心理学家将它概括为4种类型。幼儿的动机冲突相对来说较少较小,但是,下面这4种类型的动机冲突在幼儿的生活中也都存在。
双趋式冲突
  在现实中存在两个同样具有吸引力的目标, 但是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同时获取两个目标,在心理上就会产生难以作出取舍的冲突情境。例如,一个正在专心地为娃娃 “打针”的女孩,看到教师又搬来了诱人的玩具汽车,她很想去“开汽车”,但是却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娃娃,心理上出现了双趋冲突。
双避式冲突
在现实中存在两种威胁,但迫于情势,只能躲开其中之一,而无法躲开另一种威胁,这样在作抉择时,会产生双避式冲突的情境。例如,几个幼儿在户外游戏,天忽然下起大雨,他们暂时躲蔽在附近的一间小屋里,天渐渐黑了,雨还是下个不停,他们既害怕继续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小屋里,也害怕冒着倾盆大雨跑回家,但是他们必须选择其中之一。
趋避式冲突
对于同一个目标,个体既因为它可能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欲趋近,又因其可能造成威胁而欲躲避,这种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矛盾情境会产生趋避式冲突。例如,父亲买来一盒包装很精致的糖果准备当作礼物送人,孩子看到了,非常想吃,但又生怕启封后父亲会惩罚他,这时,他也陷入了动机冲突之中。
双重趋避式冲突
个体有两种选择,但这两种选择又都是利害参半,就会使人陷入双重的心理冲突之中。例如,某幼儿在幼儿园里犯了纪律,家长决定惩罚他,让该幼儿选择,要么在班里向大家公开承认错误,要么在家里每天抄写100个生字。该幼儿心里合计,公开承认错误比较省事,但很失面子;抄写生字不会被人取笑,但很麻烦。 动机的冲突在幼儿中经常发生,是干扰幼儿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幼儿的动机冲突不那么复杂,冲突的解决和处理也相对容易,但是,有些动机冲突的情境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幼儿强烈的情绪波动,从而给他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3)挫折 挫折是指人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常发生在为达到目标而采取行动的过程中。一般而言,个体的重要动机受阻,所感受到的挫折就大;而较不重要的动机受阻,则易被克服或被别的动机的满足所取代,只构成一种丧失的心理感受。动机重要性的价值则是因人而异的。
造成幼儿挫折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自身的内在因素,其中,自身的内在因素是最为关键的。自身的内在因素包括个体对内外各种刺激因素的认知、评价、容忍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括个体对目标的期望程度等。
在生活中经常会体验到挫折,这是正常的现象。能忍受挫折并保持人格完整和心理平衡,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的幼儿从小缺乏爱抚,不断经受到挫折情境的困扰,因而态度冷漠、孤独和自卑,这不是一种心理健康的状态。还有的幼儿受到过分的爱抚和保护,从未受过挫折或很少受过挫折,这样的幼儿一旦受到挫折,就会立即陷入困境,心理上失去平衡。挫折过大、过多,超过幼儿的容忍力,就可引起应激反应,甚至产生心理异常和障碍。但是,挫折也并非都是坏事,它能磨炼幼儿的意志,学习处理挫折的技能,以应付今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更大挫折。
(4)适应 适应是指个体减缓心理冲突与挫折,以达到和保持人与环境之间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平衡状态。
积极的、良好的适应能使幼儿保持心理平衡和稳定,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地发展。这种积极的适应是幼儿在良好的心理气氛和环境中通过受教育而获得的,有的幼儿则是在经受逆境和挫折后练就的。
三、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因素是指个体的主观心理状态,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积累,包括早期的和后来的生活经验以及人格发展的情况等。各种心理学理论都提出了有关心理活动的内部机理的假说以及防治心理异常、增进心理健康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因主要有幼儿的动机系统、情绪倾向、行为习惯、认知能力、人格特征和早期经验等。
家庭是孩子长期生活的场所,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家庭关系的好坏、父母的教养及对教育子女态度如何等,都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家庭环境对幼儿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是以一种多因素、多侧面的复杂方式来实现的。
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幼儿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合群、求知好奇;相反,如果孩子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不好,或者父母经常吵架、撕打,家庭气氛冷漠,成员之间关系不和睦,就会给幼儿一种不稳定的感受,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使其长期处于不愉快的情绪之中,或者惊恐焦虑,失去安全感。并且,不良的家庭氛围,则会使孩子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行为放任、不讲礼貌。 另外,生活在这种吵闹的家庭中,父母终日吵吵闹闹,甚至互相打骂。在这种场合下孩子扮演什么角色呢?他爱妈妈,也爱爸爸,他的两个最亲爱的人打起来了,他该怎么办呢?小一点的孩子会吓得发呆或大哭,大一点的孩子会感到难堪和痛苦。这对孩子心理上的摧残是很严重的,容易使孩子行为紊乱,如夜惊、梦魇和遗尿症等心理疾病。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中的“小皇帝”,由于只有一个,父母过分的宠爱导致溺爱,使不少幼儿形成骄、娇、自私、懦弱、孤僻、依赖等不良个性,阻碍了幼儿性格的社会化,影响了幼儿智力发展、幼儿的心理成熟过程,它是在幼儿与外界交往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幼儿通过人际交往,逐渐发展了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与独立性,在心理上体验到自己是团体或社会的一员,进而主动承担起责任、义务。而受到溺爱的幼儿的人际交往,则局限于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能从广泛的交往中体验他人的情感、意识以及价值观念,进入幼儿园或学校后,不知道与人交往的手段和方法,而易形成孤僻、依赖、抑郁的性格,造成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是在其认识活动、思维活动和操作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受到溺爱的幼儿由于溺爱者己经代替孩子完成各项活动,因此孩子也就不再去做了,不再进行思考和探索性的活动了,因而进入幼儿园和小学后,表现为软弱、退让、不肯动脑想问题,智力发展受到抑制。
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样子,子女是父母的镜子”。尤其是幼儿,其依从性、归属性、模仿性都很强。幼儿从父母那里模仿到不健康的性格、行为习惯。有的父母喜怒无常,高兴时对孩子很亲昵,而生气时便拿孩子当出气筒,于是孩子的情绪也喜怒无常,脾气古怪。

相关阅读推荐: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