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
步入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古老的中华文明逐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课就是这一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先进的中国人在探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上,逐渐步入思想文化改造和政治制度建设相结合的层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此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说教材: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具有一定历史思考能力,历史学科的基本思维已有一定的养成,可以引导他们对某些历史现象从历史各种要素进行解读。同时,本课的思想文化运动等历史现象,只有结合必修一、二相关内容才能理解清楚,需要老师营造新的历史情境予以引导,合作探究。
三、教育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同时期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把五四新文化运动放到世界大背景下思考,培养学生整体史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手段营造新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
(2)通过分析、概括、评价等历史活动,培养学生基本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分析,让学生体会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
(2)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究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上,经历了一代代人的探索和努力。
4.教学重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新”“旧”之争和后期的“改良”与“革命”之争。
确立依据:尽管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 运动,但明显的呈现出不同的阶段。让学生在再认再现基本的历史现象基础上,进行初步比较,为进一步探究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形成保障。
5.教学难点: “新”“旧”之争、“改良”与“革命”之争的原因以及评价。
确立依据: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其背后的历史因素,是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历史学科高考能力的集中体现。
四、说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本课内容涵盖的面较广,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历史现象,较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将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创设新的历史情境,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以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建构起关于本课相对科学完整的历史体系。
2.说学法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历史探究过程中来,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状况,使学生能自觉愉悦的展开历史思维。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各层次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胡适和黄侃的关于白话文和文言文的三个争论
设计意图:正在使用的现代语言就是白话文,文言文对于当代的学生来说晦涩难懂,它是如何为白话文取代的呢?通过历史上的这一有趣的小片段,让学生初步体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自由及文学革命。
胡适是“五四”白话文运动的主将,因此当时反对他的旧派学者很多,尤以黄侃为最。黄侃字季刚,与章太炎、刘师培齐名,被称为“国学大师”。
有一次,黄侃对胡适说: “你要是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就不应该名叫‘胡适’,而应该名叫‘到哪里去’。”此言一出,他仰天打三个哈哈,胡适则气得脸都白了。
一次,黄侃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仅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二。”
这一次,胡适回击了,而且巧妙得令人拍案叫绝。也是在课堂上,胡适大讲白话文的好处时,有位同学不服气,并用黄侃关于文言文电报省钱的论调来反驳。
胡适说:“不一定吧。要不我们做个试验。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而且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
同学们果然纷纷拟稿,最后胡适从电稿中挑出一份字数最少且表达完整的,其内容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念毕,不无幽默地说:“这份电稿仅12个字,算是言简意赅,但还是太长了。我用白话文只须5个字:干不了,谢谢。”随后胡适解释道:“干不了”,已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而“谢谢”既有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有婉拒之意。可见,语言的简练,并不在于是用白话文还是用文言文,只要用字恰当,白话文也能做到比文言文更简练。
胡适一番精辟的阐述,是对黄侃“文言文电报省钱”之论调的回马一枪。同学们听后不由得纷纷点头赞同。在胡适等的不懈努力下,白话文最终取代了文言文。
五、说教学过程
1.学生自主学习
2.阐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概念
3.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家争鸣”的表现
4.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百家争鸣”的原因
5.如何评价
环节一:学生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的构建
设计意图:同桌之间自然形成小组,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基本内容后为后面基于新的历史情境探究打好基础。
环节二:历史概念阐释——五四新文化运动(1915—1923)
材料一
材料二 “德国侵占青岛,日本侵占青岛,我们的国土,被列强肆意抢夺!我们的人民,被走狗任意出卖!五月九日,永记勿忘!我们不是不愿意抗争,不是不敢抗争,我们有的是爱国的人民,但是政府的不作为,让我们的希望破灭!巴黎和会,列强们的特权展示的淋漓尽致,我们的要求仅仅是改变我们的耻辱地位,有错么?我想大声质问众大国:何为公平,何为民意,何为独立自主?”
——五四运动学生演讲稿
材料三 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究其起点,就在寄希望于新青年。故其刊物取名《青年杂志》(后更改名《新青年》),发刊辞则为《敬告青年》。李大钊的名文《青春》更是热情洋溢地歌颂青年与青春,期望青年人能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新青年》的读者,主要也是青年人。五四运动是青年运动,正是经此之后,“新文化运动”一词才风行海内,掀起了爱国反帝的洪波巨浪。
材料四 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通过日本传到中国的。早在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大批留学生涌向日本。在他们中许多有志之士想借鉴日本学习西方的经验来挽救衰败的旧中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当时社会主义思想在日本的介绍和传播,给予中国留学生以强有力的冲击。
材料五 毛泽东在谈到五四运动时说:“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了不少东西,但行不通,理想总不能实现,国家每况愈下。于是,“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受十月革命启发,先进的中国人终于找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的路——这就是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在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教材中已经初步接触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历史概念,这里通过营造新的历史情境,让学生了解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载体,建构起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层面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明确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历史概念,为后面的探究做铺垫。
问题设计:请结合图片和文字材料分析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在联系?
环节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自由“ 百家争鸣”
1.图文材料展示
在1917年的北大,既有为人桀骜、棱角毕露的陈独秀,又有留学海外年轻潇洒的博士胡适;既有“风流才子”刘半农,也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既有政治保守而旧学深沉的穿长袍、拖长辫的精通六国语言却欣赏女子小脚和男子蓄妾的辜鸿铭,也有后来敢踢蒋介石的“狂狷文人”刘文典……他们都能在北大找到抒发其学术思想的舞台。一时间,北大成为大师云集的场所,“新潮”与“国故”对垒,白话与文言相争,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北大从此不再平静。
问题设计:从图片和材料中,你能提取那些历史信息?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当时的思想自由氛围,对当时的“百家争鸣”形成初步认识。
环节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自由“ 百家争鸣”
2.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
材料一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袁世凯
材料二 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他有13个博士学位,他嘲笑英国人,讽刺美国人没文化。在众人皆呼打倒传统文化声之际,他成了异类,逆潮流而动,高调的宣称“大海对岸那边有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的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我们来超拔他们”。
——辜鸿铭
环节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自由“ 百家争鸣”
2.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
材料三 “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1919.3.18蔡元培致《套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的信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
问题设计:概括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人物的基本观点,并归纳指出这一时期“百家争鸣”大致可分为哪几类及其实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了,这一时期“新”“旧”各自的指向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感知在如何引导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上“新”“旧”之争的激烈程度。
3.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
材料五 1911年11月,胡适《新思潮的意义》“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这是其时关于“整理国故”思想的第一次,也是最为系统的理论阐述。他强调说:“这是我对于新思潮运动的解释。这是我对于新思潮将来趋向的希望。” 由是,统一的新文化运动公开分道扬镳,归趋两个方向:一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行社会革命;二是“整理国故运动”。 - ---郑师渠
材料六 只讲“德、赛”两先生是不够的,还当讲“费先生”(哲学)。欧战后西人想到了须请“费先生”出来,“讲个根本和平的办法。因为费先生是很可以帮助赛先生达他的目的,并且人类应该有一种高尚的生活,是全靠费先生创造的。总之,前数十年是赛先生专权的时代,现在是赛先生和费先生共和的时代。这是欧美一般赛先生和费先生的门生所公认的。何以贵志只拥护赛先生,而不提及费先生呢”? ----梁启超
问题设计:据材料概括五、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了什么趋势?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派出现的“改良”与“革命”的分化,仍然是出于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探索,由此突破教材的重点。
环节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为什么会相继出现“新”与“旧”、“改良”与“革命”之争?
1.为什么会出现“新”“旧”之争?
设计意图:本部分采取弱化处理。前面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这一问题已有初步的认识。这里再现自主学习表格,是为了引导学生明白它属于哪种历史现象的背景。
材料一 “此班大战,使西洋文明。露显著之破绽。此非吾人偏见之。凡研究现代文明者,殆无不有如是之感想……自受大战之戟刺以后,使吾人憬然于西方文明诸国,所以获富强之原因,与夫因富强而生之结果,无一非人类间最悲惨最痛苦之生活……然信赖西方文明,欲借之以免除悲惨与痛苦之缪想,不能不为之消灭。”
——杜亚泉《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十四卷第四号》见《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为什么会出现“改良”和“革命”之争?
材料二(1)“美国大总统威尔逊屡次的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得现在世界上第一好人”,对威尔逊鼓吹的所谓“公理人道”寄予厚望。
(2)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 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我看这两个分赃会议,与世界永久和平,人类真正幸福,隔得不止十万八千里,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陈独秀《每周评论》
问题设计:两则材料共同显示了中国历史发展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来探究中国这一时期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的转向,同时让学生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出现分化的历史必然性,它对以后中国现代化道路产生深远影响,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之一。
环节五:如何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
1.教材的评价:再次呈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不断反复呈现自主学习表格,明确教材对这一问题的评价,引导学生把表格内容日益历史情境化,形成初步判断。
2.历史人物对其评价
材料一 “北大三兔”。胡适曾笑言:北大三只兔子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所谓北大的“三只兔子”,指的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北大新派教授陈独秀和胡适。蔡元培生于清同治六年丁卯(1867),陈独秀生于清光绪五年己卯(1879),胡适生于清光绪十六年辛卯(1891),按十二生肖说,都是属兔的。
材料二 毛泽东的评价:“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见《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历史人物对其评价
材料三 蒋介石的评价:“我们试看当时所谓新文化运动,究竟指的是什么?就当时一般实际情形来观察,我们实在看不出它具体的内容。是不是提倡白话文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零星介绍一些西洋文艺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不抉择地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见《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8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4年版第279页
问题设计:胡适、毛泽东和蒋介石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有何差异?他们各自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待五四新文化运动?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从更多角度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让其进一步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以后中国历史走向的影响。
板书设计
一、阐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概念
----延续、发展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家争鸣”的表现
----“新”“旧”之争、“改良”“革命”之争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百家争鸣”的原因
----政治危机、经济发展、国际影响
四、如何评价
六、课外拓展
1.再现钱玄同和刘半农自编自导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反映百家争鸣的自由的情形,分析评价双簧戏。
2.让学生就某些历史人物如辜鸿铭或历史现象查找资料写论文,从而加深理解。
钱玄同,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19岁留学日本,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迁到北大后,参与该刊的编辑工作,是由陈独秀牵头的六位编委之一。而刘半农于1917年到北大担任预科教员时,就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他与陈独秀、胡适、刘半农一道,并称为《新青年》的四大台柱。从1917年起,他们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多篇倡导文学革命的文章,成为当年反对封建文化的冲锋陷阵的斗士。
两人既是同事,也是战友。他们携手合作,制造的“双簧信”曾经轰动一时。当时,新文化动刚刚起步,许多人习惯于恪守旧的传统,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缺乏足够的认识。为壮大文学革命的声势,宣传文学革命,钱玄同与刘半农于1918年3月,在《新青年》上分别扮演了正、反两个角色,进行辩论。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发表《文学革命的反响》。这篇文章以反对新文化运动的顽固派身份,陈述新文化运动的罪状与弊端,攻击《新青年》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刘半农则以新文化运动的捍卫者身份,发表了《答王敬轩》的长篇文章,针对“王敬轩”所列的新文化运动的罪状,以犀利的笔锋逐条批驳,将对方驳得体无完肤。这就是他们的“双簧信”。
他们的“双簧信”,在舆论界引起很大反响。有人写文章为“王敬轩”鸣不平,有人写信责问《新青年》为什么发表“王敬轩”的文章,各种观点,纷纷出笼,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就连顽固派的代表人物林琴南,也跳出来为“王敬轩”张目,于1919年初,在上海《新申报》发表文言小说《荆生》,攻击陈独秀等倡导新文化运动的斗士,并希望军阀势力用武力来打击新文化运动。
七、说课反思
新课改要求历史课堂从以前优化教师的“教”转向如何优化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展开的过程,让学生把课堂变成其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谢 谢 指 导!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