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历史说课稿高中历史说课稿> 正文

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唐太宗教学反思

Tags: 贞观之治 大唐盛世 唐太宗
字号:T|T
本站微信

《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唐太宗》之教学反思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的基本理念,如何通过教师对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开放式的成长环境中,发挥其主体性与参与性,是一线教师一直在研究和努力的目标。现就《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唐太宗》一课的教学案例来体现在学生活动中提升历史课程目标意识。
[关键词]:历史人物 学生活动 课程目标
    新课程改革倡导“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的基本理念,如何通过教师对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开放式的成长环境中,发挥其主体性与参与性,是一线教师一直在研究和努力的目标。现就《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唐太宗》一课的教学案例来体现“在学生活动中提升历史课程目标意识”。
   一、为什么要在学生活动中提升课程目标意识
  以往的历史课堂充斥着学生的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无法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能够让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鼓励其发现提出问题,质疑分析问题、理解解决问题,必须要改变以往教师以考试说明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因此,学生活动成为新课程改革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取历史知识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以上考虑,我在进行《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唐太宗》一课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并在学生活动中提升课程目标意识为原则。
   二、如何在学生活动中提升课程目标意识
1、课前准备阶段:通过课前预习调查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并提出预习要求。
因为此次八校教研活动是在北郊中学借班上课,因此对于北郊中学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很清楚,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做了一个课前预习表,提出了几个问题来了解学生。以下是我调查表的基本内容:

一、     课前准备
1、阅读有关书籍,了解唐太宗的生平。
2、你怎么看待“玄武门之变”?
3、“贞观之治”的表现有哪些?最好可以分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4、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5、你如何评价唐太宗?
二、学生反馈
1、对于“玄武门之变”你有什么疑问?
2、对于“贞观之治”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
3、其他方面你还有什么问题?

 通过该表,了解到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北郊中学的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同时也了解到了学生对于重难点问题的理解程度,为学生活动的设计奠定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
2、课堂教学过程:通过环环相扣的学生活动,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学生为主体”和“历史人物学习的特殊性”来开展学生活动。设计了以下活动:唐太宗生平调查表,玄武门之变之我见,贞观之治调查表,昭陵碑文撰写活动。通过这些学生活动,将学生的思维由感性了解逐渐上升到理性分析,从发现问题提升到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能力,从而体现历史课程目标意识中的“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对人类历史产生感悟、体验,产生学习的欲望,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从而对历史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在积累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与培养,培养观察历史现象的科学态度和正确解释历史的能力;在体验、学习、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活动一:学生完成唐太宗生平调查表。
名字来历
生卒年月
 
庙号
年号
贤惠的妻子
最喜欢的动物
最纠结的事
最自豪的事
该表设计的灵感来自于QQ空间中的每日日记,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对于唐太宗有一初步了解。通过名字来历了解李世民的“济世安民”,通过其最喜欢的动物——骏马了解其青年时期为建立唐朝的军事功绩,是学生感受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有欲得普通人,从而体现本课为历史人物教学这一基本。同时通过最纠结的事——玄武门之变来引入学生活动二:玄武门之变之我见。
学生活动二:玄武门之变之我见。
在这一活动中,我准备相当丰富的史料,有古代的也有近代的,例如“《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 ……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明神宗说唐太宗胁父弑兄,家法不正,岂为令主?”,“范文澜认为对本身说来是必要的自卫,对国家来说是有利于大局的行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我先让学生谈谈对于“玄武门之变”看法,学生有的赞成,有的疑惑,有的愤怒,体现了独立的个性和不同的理解。而后我再将我所准备的历史资料和学生一起分享,从而引导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要立足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一分为二的全面看待历史人物”,“不要以私德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方法,并且对于学生在史料的分析和鉴别能力有所提高。由此提升了课程目标意识中的“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从而对历史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在通过对于看待历史人物看其主要方面的时候很多学生提到了“贞观之治”,我就此将其引导到唐太宗“最自豪的事情”——贞观之治上来。
   学生活动三:贞观之治调查表。
   该表的设计格式如下:
 领域
内容
对当时影响
对今天的启示
政治
完善三省六部制
 
 
   因为贞观之治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多,有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外交等方面,因此由老师一个人来分析和解决,在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是无法实现的,这时学生活动就起到了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但是鉴于学生分析史料并进行归纳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我先进行了如何填写该表的演绎,即我将教材资源和历史史料相结合,补充了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来帮助学生填写政治领域之“完善三省六部制”的内容,而后进行学生分组:四组学生分别就政治、经济和法律、民族关系、外交来进行填写。学生认真参考教材资源,填写认真。而后我请每组派代表通过实物投影仪将其填写内容向全班同学展示,而后请该组同学来进行点评、修改。该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在学生不断的修改中,对于贞观之治的内容逐渐完善。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对于历史课程目标意识又是一次显著的提升。
在这时,我又趁热打铁,提出为什么唐太宗时期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本来我已经准备了很多材料,不过由于之前学生的参与热情已经点燃,很多学生纷纷举手,这在高中课堂是不多见的,学生起来回答,将我准备材料中的原因几乎全部讲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个男生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讲原因,这完全是课堂即应生成的情况,我在该男生讲故事的过程中不断打断他,因为他所讲的这一部分正好是唐太宗对于贞观之治的作用,我打断了差不多有四次,学生在听这个故事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唐太宗的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在学生自己创造的环境中不断参与,不断提炼。因此课堂环境不仅是教师创造的,更是学生创造的,这又是对于“感悟历史”的环境的又一次提升。
在同学们的热情下,我提出了设计的学生活动四:撰写碑文评价唐太宗。
学生活动四:撰写碑文评价唐太宗。
原来我准备让学生用四字碑文来评价唐太宗,可是当我课前准备自己来用四字概括的时候,我发现我所能用的四字居然那么匮乏。因此在实施这一教学活动中的时候,我改为让学生用碑文来概括,可以是四字成语,也可以是对联,也可以是诗词歌赋。不过可惜的是,时间到了,这时我将这一活动安排为课后作业。根据学生后期的作业,我选择一二和大家共同欣赏“他选择了那个天下初定的时代,亦是大势所趋的历史选择”,“当机立断,宽容爱人,知人用人”,“天策上将,天赐大任”。学生的“写”是对历史感悟这一课程目标意识的又一次提高。
三、课后反思学生活动对于提升课程目标的一些思考。
在本课的教学行为中,我,作为一个年轻历史教师,通过学生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学生理解史料的课程目标意识中进一步提高了其鉴别历史材料的意识,在学生感悟教师创设的历史情境这一课程目标意识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主动创设的情境。所以这节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给了我许多的思考,或许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的基本理念。
——————————————————
参考书目:
1、《旧唐书》
2、《新唐书》
3、《中国简史》上卷 吕思勉 中国工人出版社
4、《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黄仁宇 三联书店
5、《国史大纲》钱穆 商务印书馆
6、《资治通鉴》 司马光
7、《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8、《新全球史》 本特利 北京大学出版社
9、《国史十六讲》樊树志 中华书局
10、《跟钱穆学历史》 王艳明 中国言实出版社

相关阅读推荐:

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唐太宗教学反思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