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征文心得论文反思> 正文

运用字理纠正错别字的策略研究论文

本站微信

运用字理纠正错别字的策略研究

——不写错别字有妙招
【内容摘要】
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频频出现,虽被纠正多遍,却又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面对错别字,许多老师视为猛兽,想“快刀斩乱麻”而未能时,就感到头痛,也常望“字”兴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这是我十八年教学中一直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对学生的错别字总归咎于学生的粗心,甚至责怪汉字的“三难”,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对字理没有掌握。长期以来,由于老师没有“对症下药”,所以一味地让学生抄写,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受到严重制约,导致错别字反复出现。如何有效地降低错别字的“发病率”?本人结合现象,深入思考,认为有效减少错别字应该从字理入手,抓好字的根和本。
【关键词】 字理 错字 别字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语文老师每天改着学生的作业,最困惑的无非就是天天面对孩子的错别字,在作文教学中更是让老师看得眼花缭乱,很多家长也反映孩子经常出现错别字,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这一难题?在教学中,我尝试多种多样的方法让孩子强化记忆,但时间一过,大量错别字几经更正依然写错,治本不治根。
过去小学生写错别字多发生在低年级,但现在中高年级学生中错别字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很多学生词汇量并不少,写出来的文章辞藻华丽,但错别字却“一箩筐”,发生各种各样的“低级错误”。

错误分析
例     子
错误内容
正确内容
错误内容
正确内容
形体相近
自已
(自己)
末来
(未来)
语音相同
已经
(以经)
在一次
(再一次)
改变形近偏旁
氵方攵
日爱
“溪”的偏旁“大”写作偏旁“小”
“幸”字的“土”写成“士”
幸福
改变字形结构
十口
口矢
笔画增减
“浇”多写了一点
浇水
“福”多了一撇
幸福
“真”里面少写一横
认真
“衬衫”少写一点
衬衫

错别字导致的后果是众所皆知的。细细想来,我们教学中有三个误区:
其一,认为学生只要将错字多写上几遍,十遍不行二十遍,二十遍不行三十遍,就一定能记住,但事实是经常有些同学写了很多遍照常错,这是一种生硬机械、高耗低效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事倍功半。
其二,有些教师字理教学意识淡薄,文字学基础薄弱。且把机械的笔画和结构分析当做主流教法,反而把凸显字理的教学视为所谓“烦琐化”了。
其三,从教学层面上来说,到了中年级,教学重点已经发生了移位,识字教学很少再被老师强调。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渐渐淡化了字词教学,大部分时候只是稍作点拨,或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仅仅是检查。
面对这样的现象:扪心自问,教学过程中,我也尝试让学生多读多抄写,常听写以达到记住生字词的目的,可是收效甚微,学生写错别字现象还是非常严重。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有幸参加省学科带头人培训。夏门集美大学施茂枝教授组织学员对识字教学进行探讨,其中最热门的话题是字理教学。反思自已,到底对字理掌握多少?我真的是汗颜!那一刻起,我开始阅读了大量关于字理教学的书:《文字学基础与字理识字》《字理教学手册》《字理识字教学法》等。细细咀嚼里面的每一个汉字精灵,结合现象,深入思考,我心里豁然开朗,有效地降低错别字的“发病率”, 应该从字理入手,抓好字的根和本。
二、解决的策略
学生写错别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明白字理,在字(词)义上理解错误,或字形上理解错误。小学低年级的识字关键在于掌握字形,而要掌握字形的症结点又在于明白字理,即理解每个汉字的演变内涵和造字方法。针对我班情况,从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来寻求策略,探究方法。尝试在教学中运用汉字学字理知识来纠正错别字,通过字理教学加强对汉字字理的了解,几次字理教学课后,通过多次听写和测试,我班学生的错别字就开始减少,以前常写错的字现在能写对了,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一)追溯字源   防止“错”字
“错”字是一种无中生有,即在字的笔画、笔形或结构上写错了,似字非字。如:有人将“染”字右上角的“九”写成了“丸” ,将“猴”字的右半部分写成了“候”,或者将“浇”字的右上角多写了一点……这些都是错字。很多错别字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字的构成而出现的。在纠正错别字时,教给学生一些关于汉字的偏旁、字的音形义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字的规律,错别字就容易慢慢减少。如:执教“初”字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此字的认识,我告诉了学生这个字左边之所以是衣部,而不是视部的原因。“古时候人们在做衣服时,最初,也就是第一先要做的是将衣料用剪刀裁开,然后缝纫。所以‘初’ 的字理就是用剪刀裁剪衣料,这是做衣服的第一步,固称为“初”。表示用衣料做成的东西的字都是“衤”旁,如“被、袖、衬、衫、补”等。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形声的特点。这样从文字学的角度去作些浅显的解释,效果不错。学生听得出神入化,相信了解这一字字理的学生,肯定不会将“初”字的偏旁写成视部,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
又如,学生在书写“雁”字时,经常少写一个“亻”或将“隹”少写一横成为“住”。为了纠正这些错误,教学时,我展出了“雁”的小篆     “隹”字,学生细细观察后发现像一只鸟。教师总结“隹”(zhuī)是鸟的象形,这四横,是鸟翅膀的翎毛,所以不能写成三横。接着,引发学生思考:大雁在飞行时经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从而准确地领悟到:“隹”旁表明大雁是一种鸟,再接着告诉学生,“雁”的“厂”旁,形、义都是伸出的山崖,“隹”可以在下面住宿。紧接着出示“集”字的小篆    ,学生都懂得是“群鸟停在树上”。
再如:“虐待”的“虐”字,先出示“虐”字的甲骨文    先学生明白字理,上面是虎字头(虍),下面的部件表示老虎的爪子。老虎捉人时自然是向着虎牙方向往外扑,而不会自己抓自己(彐),自己伤害自己。虐待表示对待别人就像老虎一样凶狠。所以,“彐”的方向应向外,而且中间一横要出头。
运用直观法展示古文字形,使学生理解了“ 初”、“雁”和“集“的构字理据,再没有学生写错这几个字。
(二)探求词源  预防“别”字
小学生用字经常出现张冠李戴,本该用某个字,却写成了另外一个字,这称之为“别字”。如按部就班写成了“按部就搬”,或者将“建议” 写成了“建意” 再接再厉(励)……其中的 “搬”、 “励”、“意”等都是别字。
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从词源上讲清楚字的来历,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少写错别字,纠正错别字。
如:教学再接再厉(励),让学生知道这个成语【出处】: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这个成语后来比喻越来越勇猛,越来越厉害,一次比一次优秀。有不少人认为这个成语常用在表彰、表扬方面,就误用了“鼓励”的“励”字,这是不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出处造成的。牢记此成语的来源、意义,学生就不会写错这个字了!
(三)掌握规律  正确用字
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相近字,包括形近字与音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很多形近的字由于字形相似,它们的区别往往只在那么一点、一横、一竖、一钩、一撇、一捺,学生很容易写错,如鸟——乌、竟——竞、既——即、矢——天等。
其实,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演变过程和内在涵义,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字的造字原理后,再来区分这些字,就非常清楚了。如教学中比较 “既”和“即”:运用字理识字教学中“溯源——对照”的基本模式,注意发挥图示法和演示法在教学中的优势,使汉字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学生记忆就会相当的深刻。
三、取得的成效
为检验字理析字对纠正错别字的效果,我在班上做了汉字正误判断、修改错别字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班  别
N
汉字正误判断正确率
修改错别字正确率
实验班302
50
98%
95%
对照班306
52
85%
80%

我又查看对比了同年级的另一个班的考试情况,发现我班学生写字的正确率较高,错别字较少;没有运用字理教学法的另一个班级学生卷面错别字较多些。
实验证明,字理识字是纠正错别字、巩固识字的有效方法。只要我们从根本上了解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在教学中运用字理教学的方法,发挥字理教学的优势,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义关系的理解,就会大大减少学生错别字的出现,提高学生运用汉字的能力。
 

相关阅读推荐:

运用字理纠正错别字的策略研究论文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