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征文心得论文反思> 正文

小学词语教学论文:例谈提高词语教学效度的策略论文

本站微信

例谈提高词语教学效度的策略
摘要: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把词语教学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去,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是联系上下文感悟词语;激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展开联想品味词语;借助词典积累词语等,从而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关键词:词语教学、感悟、理解、品味、积累
词语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使用最多的语言单位。它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丽。所以,词语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是很重要的,词语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词语学习理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将词语学习内容集中放在了阅读部分,这就强调了在阅读中学习词语。词语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扎实的词语教学有利于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让词语教学如“映日荷花”绽放异彩。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提高词语教学的效度呢?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联系上下文感悟词语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文质兼美。在文章中,作者都十分注重传神词语的作用,它的精妙之处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有时关键的动词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悉心推敲、比较、品味文本用词造句与作者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才能让学生滋润在人文精神的知识海洋里,领略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特别是对文章关键词语的品析,足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牵一“词”而动全“篇”的功效。所以,我们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从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揣摩词语的意思,即“联系课文”或“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只要教师准确把握,适当点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感悟、理解、学习词语,就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0课《我是什么》用拟人的方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有关水的知识,课文中的描写生动,用词准确。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感悟词语。例如教学第2自然段时,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习惯了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创设一个宽松、灵动的学习空间:①先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认识的“雨、雪、雹子”的图像。②引导大家做拼词游戏,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经验,为“雨、雪、雹子”选择恰当的动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调动自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课文的文字表述,完成了词语搭配。“小水珠落下来”,“小硬球很硬、很重是打下来”,“小雪花很轻,轻轻地飘下来!”孩子们积累了语言,又锻炼了思维。③教师利用图文并茂的板书,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并激发他们入情入境地朗读。整个过程,学生一直处于读书、思考、判断的状态,全身心投入,既学习、积累了新的词语,又学习了准确的表达。
在词语教学中重视发现“落”、“打”、“飘”这样的关键词,巧妙预设,创设情境,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咀嚼,让学生深刻领悟。实践表明,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就能积极学习语言,有足够的判断力组织语言,运用词语。
二、激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感悟词语鲜明的形象,体察词语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我们就必须紧密地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生活实际,抓住文本中每个有深度的、有内涵的词、句、段细嚼慢研,在细节上、深度上下功夫,使词语的意思立体化、形象化、情感化、活动化。
词语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一定的手段,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利用学生的认知“因素”为教学内容服务。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第一段写道:“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读了课文之后,好些学生心存疑问:“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急躁的意思,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的心情不是矛盾的吗?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一天中午放学,突然下起雨来,你又没带雨具,这时你的心情会怎样?(焦急)然而大家还是等家长送雨具,表现得怎么样?(很有耐心)。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学生们就明白了当时人们送总理的心情。他们说,“焦急”是老奶奶希望早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总理的一片诚心,这两个词连接起来,确切地反映出老奶奶对总理的挚爱和怀念之情。
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不仅让学生踏踏实实地理解了词语,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和积累,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表现的文学形象。
三、展开联想品味词语
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去想象,去探索,去理解和学习词语。词语是情境的概括,教师要引导孩子想象词语所描述的情境,使抽象的词语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品味,就是把词语教学化整为零,放到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哪些词语才适合放在文本学习过程中进行?我认为,若这个词语能够为学生更好学习文本服务,能够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亦或有利于体会作者的感情,就把这个词语放到文本学习过程中进行。
老舍先生的《草原》第一部分描写了草原的优美景色。在教学时,应抓住句中关键的形容词,让学生去探究,去品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一句,我让学生抓住“可爱、清鲜、明朗、一碧千里”等形容词,围绕“你喜欢哪一个词?为什么?”这个问题展开探究。讨论后,学生都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有的喜欢“可爱”这个词,因为它赋予天空人的感情;有的喜欢“一碧千里”这个词,因为它让人联想到了草原的“绿”和“广阔”;有的喜欢“清鲜”、“明朗”,因为现在很难见到明朗的天空和呼吸到清鲜的空气。草原的美多么令人向往。接着,我引导学生分析另一句:“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我让学生抓住“翠色欲流”这个词去想象小丘的美,并联系美术课上中国画的画法,想一想“翠色欲流”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有的学生说,“翠色欲流”让他联想到一个正在融化的雪糕,想一口把它吃掉;有的学生说,“翠色欲流”让他想到一条流淌着的绿色的河,希望自己在河中畅泳;有的学生说,“翠色欲流”具有那种写意的中国画的朦胧美,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草原的壮美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它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亲切。
四、借助词典积累词语
对于词语教学,学生如果没有获得对于词语感性的个人体验、感悟,这个词语在今后的生活中是不可能被学生顺利调遣或正确使用的。《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对词语学习要求,《课标》明确规定“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所以,学习词语也应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经常翻阅词典,并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是篇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教学时要让学生从英雄壮举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例教学“英勇跳崖”这部分时,我先出示“五位战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然后是这样进行教学的:①学生自由读读句子;②通过查词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屹立”的意思(“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文中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③引伸出近义词“耸立”、“矗立”、“挺立”,并引导学生辨析;④引导讨论:从“屹立”一词中你感受到、体会到什么?(有的说:“我从‘屹立’中体会到五壮士英勇顽强、坚强不屈”。有的说:“我体会到五壮士高度的责任感”。有的说:“我体会到五壮士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⑤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英雄们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学生借助词典,不仅理解了“屹立”的准确含义,还积累了“耸立”、“矗立”、“挺立”等词,使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并且丰富了五壮士的高大形象。正如维果斯基所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
结语:
词语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然占据如此重要地位,那么,我们探讨其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度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以上几点与同行共享。当然,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习惯,综合运用多种活泼新鲜的词语教学策略,使词语教学课堂更自然,更有效。
 

相关阅读推荐:

小学词语教学论文:例谈提高词语教学效度的策略论文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