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说课稿
《打破隔离的坚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本课是必修三专题八的第三课,是继前两课浪漫主义情怀、现实主义文艺的发展与融合,是东西方文化在经历碰撞与冲突后一种新的融合,体现了文学艺术的时代性、交融性、多样性,有利于下一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的学习。
教材内容:根据教学指导意见要求。本课教学主要内容是世界的文学、用笔战斗的无产阶级勇士、毕加索和立体派。
二、学情分析
1.知识体系:学生对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和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认识,利于本课学习。学生对必修二的学习对这一时期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有所了解。
2.能力基础:学生对文学艺术和时代背景的联系已有一定感悟和认识。
2.文学艺术修养方面:学生比较欠缺这方面的储备。
(根据新课标、教学指导意见和学情认识,设置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这段时间主要的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通过学习能认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认识、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从感悟文学到理性分析再到学以致用,对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特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阅读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欣赏绘画艺术,让学生得到感悟和启示。通过上述活动,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地探究问题,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各民族、地区、国家间的文化只有在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中才能获得升级和真正的发展。
通过学习海明威的作品感悟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教学指导意见,确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本课重点。通过学生感悟阅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加强了解,并提升自己的阅读、概括能力。
2.难点:根据教学指导意见要求,同时根据学情,由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不是本册内容,需要学生全面把握历史,所以这一时期文学艺术领域取得发展的历史背景即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改变教材中背景与文化想脱离的讲解难度,过程中以海明威及其作品的成长经历为案例,探究其文学作品体现的思想或特点而一一对应的时代背景。
根据学生的文艺修养基础,体验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及产生的影响也是很难处理的一个点,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朗读感悟的方式让学生多体验,并从中感悟这些文学成就所包含的社会责任感对当时社会以及对我们心灵的影响。
五、教法与学法
学法指导:朗读体验、分析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二次开发为特征的教材观;以学定教
教学过程的设计贯穿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以世界文化的交流共融为主题,以海明威的时代与作品为主线。过程中首先直接感悟海明威作品的魅力;到根据作品内容思想分析产生时代背景,上升到理性分析的能力;再学以致用,自主探究海明威几乎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家们的成就特点,体会文学艺术的多样、交流、共融性。符合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
六、教学设计:
导入:
开门见山,点出主题,并理解“打破隔离的坚冰”的内涵。——文化艺术的共融性
设计意图: a.直奔主题,让学生目标明确
b.通过概念教学,对标题的解析,运用启发式讲授,让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本质——交流共融。
主题部分
(一)海明威与理想。
1.通过图片、文字、教师讲授,让学生了解故事体会海明威塑造的人物形象。
2.赏析(朗读感悟1原文片段)直接感悟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设计意图:a.鉴于学生文学储备水平可能不是很高,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让学生进入到一个故事情境。
b.通过朗读让学生直接感悟故事的情境和老人的精神,尽可能让学生喜欢有感情朗读的这种感觉,提高阅读及审美情趣。
3.冰山原则(朗读感悟短句2)教师引导其写作特点:简约的艺术,经验的省略。
解释资料卡片中所提及的“冰山原则”,并做必要的补充,说明此风格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和联系,再引入海明威所生活的时代。
设计意图:1.通过分析探究,区别于冰山原则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的区别与联系,教会学生比较学习。
2.与时代背景的联系也因此埋下了伏笔。
(二)海明威与时代
这是本课难点,我在过程设计时分别从文学启蒙、迷惘时代、反法西斯战士三个时期来讲述海明威的文学之路,分别在每个时期让学生分析所对应的时代背景,体会到时代在文学作品中的深深的烙印。
教师小结并让学生完整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即文学艺术的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a.提高学生信息提取能力、语言概括能力。
b. 改变教材中背景与文化相脱离的讲解难度,将文化与背景紧密融合,学生较容易体会到文学艺术所对应的时代性。
3.从小阶段特点到总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符合学生由分段到总体的建构认识水平,,也有利于从海明威的个体过渡到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与背景。
三、海明威与同伴——文学艺术的时代性、多样性、共融性
1.指导学生看书,完成文学只是梳理表格,包括代表人物及作品,概括个体特征、意义及相同的地方。世界的文学
地理(国家)
|
代表人物
|
代表作品
|
特点
|
反映时代性
|
地位或意义
|
欧洲
|
罗曼罗兰
|
|
|
垄断资本主义
|
|
美洲(美国)
|
海明威
|
|
|
|
|
|
泰戈尔
|
|
|
|
|
无产阶级文学
|
高尔基
|
|
|
俄国十月革命
|
|
鲁迅
|
|
|
|
|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重点,但不难,所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及提高阅读、概括能力,还有知识比较的能力。在能力提升中更有效的巩固基础知识。
2.艺术——立体派毕加索
欣赏作品,思考:毕加索在艺术上的发展与海明威在文学上相比有何相似点?(学生可进行小小讨论,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提示在表现特点上、阶段上、思想上分析)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发展要求,我在问题设计时候是基于举一反三的考虑,让学生从对海明威作品的学习中找到方法,因为有难度,所以有小组合作、记录,有教师要点提醒,让学生感觉到探究及探究所能达到的那种成就感。提高学生的探究难点的学习兴趣,也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感悟提升
引导学生带着用心、用思想去朗读,读完用一句话写下感受。分享!
1.《吉檀迦利》或《飞鸟集》节选
2.《海燕》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3.鲁迅《自嘲》(资料卡片)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悟、文学欣赏能力,也希望学生喜欢阅读、喜欢阅读佳作、喜欢用心阅读的好习惯。
结束语:“在文学界创造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文化只有有理想(思想)、只有在尊重多样性文化、在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中才能获得升级和真正的发展。
我们应带着理想、带着尊重、带着交流、带着信念去创作、去欣赏文艺作品。同时我们也善于欣赏佳作,也要善于做“佳人”。
说板书设计
理想(海明威的理想)
“硬汉”形象(浪漫与现实风格)
迷惘
无畏、奉献
海明威; 罗曼、罗兰;泰戈尔;高尔基;鲁迅;毕加索
作业:作业本同步;布置阅读书上介绍过的佳作(一个月后分享)
相关阅读推荐:
› 打破隔离的坚冰说课
› 打破隔离的坚冰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