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数学说课稿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正文

浙教版初二数学平均数说课稿、教案、反思

Tags: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 平均数
字号:T|T
本站微信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本节课是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第二节《平均数》,主要让学生认识平均数是数据统计中基本统计量。教学中应突出利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平均数的统计思想。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给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平均数。了解加权平均数,会计算加权平均数,会用样本平均数来统计总体的平均数。
能力目标: 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渗透诚实、进取观念,培养吃苦创新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计算{包括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例2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还渉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是本章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
1. 学生与教材
(1)小学里已学过平均数 (2)生活接触过平均数
2. 学生的特点
{1}801班学生基础较差,缺少领头雁。
(2)他们一方面好奇心强,爱说爱动、争强好胜、学习的动力多来自兴趣激情。(3)另一方面,他们的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情绪起伏较大,动力和效果都不稳定。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我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四、学法
我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结构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5个层次的学法,①创设情境——引入概念②对比讨论——形成概念③例题讲解——深化概念④即时训练—巩固新知⑤总结反思——提高认识。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 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首先由《合作学习》引入,复习算术平均数的求法。让学生体验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意义。接着,我将引入平均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例题讲解——深化概念
接着以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一个很贴近实际运动员射击的平均成绩问题,让学生探讨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而归纳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三)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求班级全体学生旳平均年龄的补充例题,通过学生的讨论研究,以及课本中的《做一啟》《课内练习》。真正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了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四)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⑴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⑵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以上是我教学的设计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的模型,并能加以解释和应用它。
六、简述板书设计。我将黑板分为了二个板块,左边的一块用以引出概念,右边的一块我将书写例题及补充例题。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平均数.
2. 了解加权平均数,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3. 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平均数的计算(包括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例2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还涉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是本节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图片欣赏
(出示课件:播放水果在收获前,果农常会先估计果园里果树的产量,你认为应该怎样估计呢?
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1.合作学习
某果农种植的100棵苹果树即将收获.果品公司在付给果农定金前,需要对这些果树的苹果总产量进行估计.
(1)果农任意摘下20个苹果,称得这20个苹果的总质量为4千克.这20个苹果的平均质量是多少千克?
{2}果农从100棵苹果树中任意选出10棵,数出这10棵苹果树上的苹果数,得到以下数据{单位:个}
154. 150,155. 155. 159. 150,152. 155. 153. 157.
你能估计出平均每棵树的苹果个数吗?
{3}根据上述两个问题。你能估计出这100棵苹果树的苹果总产量吗?
2平均数的概念
3完成做一做
4讲解例1
5由上例中的方法(二)概括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权的意义
6计算本班学生的平均年龄
每一年龄由一学生统计并讨论怎样求?
7讲解例2
分析:第(1) 题只需求一般的平均数,学生容易理解.
第(2)题涉及加权平均数,不妨以801班为例,表中相应的3个数据为80,
84. 87. 给定三个项目的权的比为15:35:50,
5课本课内练习第1. 2
四、总结回顾,反思内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知识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五、作业
{1} 课本作业题1. 2. 3. 4. 5. 6
{2} 作业本4. 2平均数


浙教版初二数学平均数课后反思
这节课数学组绝大部分老师都来听课,李军林校长也亲临现场。学生气氛非常热烈,我补充的求班级全体学生的平均年龄因为比较贴近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的来说,基本达成学习目标。
平均数这一节其实也就两个概念,一个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其中算术平均数是小学就已经接触过,学生很容易回想起来,801班的胡冬同学这节课回答得不错,准确地回答出了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即各数之和除以总个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在课堂中基本上是由学生阅读课本后建立起来了,由于课本中没有给出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因为它实在是不好表示,对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我采取类比算术平均数概念,给出字母表示形式,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只有少数学生明白,而对于课本上的举例式的概念,学生较容易理解。在进行课后议一议时,学生的问题就来了,学生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我顿时觉得在概念理解上出了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将算术平均数的形式略作变化,801班邵天杨同学率先发现在变形后,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字母表示形式类似,即当权相同时,加权平均数就是算术平均数。
反思这一节课,发现我在平均数教学过程中往往对概念忽略了,认为这一节内容只需要掌握计算方法即可,其实这不对,概念的学习是一个长效性的过程,平均数概念虽然简单,但不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消化理解,一些稍变化一些的题型学生就会无所适从,所以,这部分教材处理仍然要注意不能过于“一带而过”,学习平均数概念不是目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概念的方法,一个数学概念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
 

相关阅读推荐:

浙教版初一数学上册说课稿 代数式的值说课稿

浙教版初二数学平均数说课稿、教案、反思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说课 轻松玩抠图说课稿及教案

浙教版初二信息技术 电子邮件评课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