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生物的差异性》评课稿
初中科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科学又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是建立在证据和理性思维的基础上的,其基本动力是人类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 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活动中,我听了王军红老师的一节《同种生物的差异性》新课授课,总体说来,整堂课都很真实,实在,课件从制作到应用都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发挥着抽象问题具体化,突破难点的作用,教态大方,语言流畅,板书工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用各自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在此对这节课做一下简单的评价:
从课的设计上看,总体思路较好。以活动猜一猜引入:叫上3位学生,让一名学生描述另外两个学生中的其中一名学生的外表特征,并让其余学生猜一猜他描述的是哪一位同学。
教师:我们能够从某同学的描述中猜出他所说的是哪位同学,主要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形态特征相互间都是不一样的,即人的性状存在着差异
教师通过提出的描述性问题巧妙的引入人的性状存在着差异。接着又以问题推动互动。
2. 在 课堂教学过程中,事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印上自己和同桌的指纹,同时让学生采集同一植物不同植株上的四片叶子。教师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尽量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在参与提问方面,问答人数占全班绝大多数,有个别提问、回答,有全班集体回答。让学生动脑思考讨论,并做出相应的解答,对出现的错误或不足及时做出 纠正,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3. 从 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对基本知识能够掌握,部分学生能够积极跟上教师的引导,动脑动手,对大部分问题通过自己的分析或和同学的讨论,能够有具体的思路和方 法,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达成度较高,学生的课堂反应很好。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学习的主动性,并善于开发挖掘学生思维,有效 提高教学质量。
4. 提出的建议:本堂课教师提问较多,以提问推动了师生间的互动,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及时鼓励、引导学生探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性状对学生来讲,它的定义比较陌生,所以建议老师自己讲就可以,用不着师生互动。
相关阅读推荐:
›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微课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