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音乐》说课
课程类型:欣赏课
课程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课本第十五册第二单元《雪域高原》的第二课时。《正月十五那一天》又名《埃玛林吉》。它是一首史诗性的颂歌。作品属于藏 族民间歌舞“堆谢”中“觉谢”一类的民歌。用分节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音乐情绪轻快活跃,具有舞蹈性的特征。《阿玛勒火》是藏族“囊玛”中的一 首古典歌曲。新中国成立后,藏族人民又在这首古典歌曲中融入进了崭新的时代内容。
学情分析
1. 八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一定的感受能力,对藏族歌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西藏满怀着憧憬和向往。
2. 学生的乐理知识欠缺,对民族类的歌曲了解不多,在学唱歌之前需要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和相关历史。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聆听并辨别藏族歌舞音乐——囊玛、堆谢及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并能感受、体验它们的音乐情绪。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和欣赏初步了解囊玛、堆谢及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演唱藏族民歌及具有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藏族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喜欢藏族音乐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囊玛、堆谢及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
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音响
课前分析:
在聆听《阿妈勒俄》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囊玛”的产生及发展简况、“囊玛”的结构特征以及它在艺术上的一般特征进行探索并具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聆听《正月十五那一天》时,要引导学生在音乐情绪上、音乐风格上(特别是与其相关的音乐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上)与《阿妈勒俄》进行对比,进而对“堆谢”“囊玛”这两种音乐体裁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与此同时,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懂得有关“堆谢”及它的发展简况、艺术特征等知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并介绍、简析《阿妈勒俄》
(一) 播放《阿妈勒俄》,让学生仔细聆听。
(二) 在聆听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并分析
1. 《阿妈勒俄》是藏族“囊玛”中的一首古典歌曲。新中国成立后,藏族人民又在这首古典歌曲中融进了崭新的时代内容。
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我国民歌的传统比兴手法写成。歌中写道:“天上的星辰很多,唯有北斗星最明。地上的树木很多,唯有松杉最高。家乡的亲友很多,唯有爹娘最亲。世上的人很多,唯有解放军最好。”它用非常简练的文字,阐明了许多生活的哲理,寓意深刻,艺术性很强。
2. 《阿妈勒俄》为E商调、2/4拍,由两个乐段构成全曲。歌曲的开头有一段流畅的引子。第一乐段的旋律优美而抒情。其中,部分旋律有离调现象,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第二乐段的旋律虽然也是优美抒情的,但其调性稳定,从而又使人们感到其情绪显得深沉。
3. 纵观全歌,它有以下明显特点:
其一,每个乐段的开始都用衬词起头。如:
其二,每个乐段结尾都使用固定的旋律及衬词。如:
其三,除了歌曲的引子外,乐段与乐段之间都使用间奏予以过渡。
4.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这里自古以来就杂居着藏、汉、回、蒙古等民族的人民,这就为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囊玛这种古典歌舞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说囊玛的真正创造者是居住在西藏的各族人民,特别是藏族人民。
5. 囊玛,在藏族的语言文字中含有“室内”的意思。可见,这种歌舞音乐是在室内演出的。由于这种音乐体裁的室内特点,曾经被人们误认为它是一种“宫廷音乐”。其实,它来源于民间,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发展到17世纪中叶(清初顺治九年), 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从北京受封回到拉萨后,才在布达拉宫模仿清制建立了歌舞队,并且开始吸收囊玛的一些曲子为宫廷所用。所以说,囊玛是从民间进入宫廷 的,囊玛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宫廷文化的影响,其中难免存在封建的糟粕。因此,对囊玛这种音乐体裁,我们应采取客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正确对待。
6. 通 常,囊玛以歌为主、以舞为辅,演出的人数不限、可多可少,常在室内演出。其音乐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引子、慢板歌舞、快板舞曲。引子的旋律比较固定。慢 板歌舞以唱为主。唱时有少量的舞蹈动作,也很少有队形上的变化。快板舞曲的音乐速度很快,富于跳跃性。其音乐情绪显得热烈奔放、粗犷豪爽;舞者则随着音乐 手舞足蹈,气氛热烈而活跃。囊玛的伴奏乐队多用以下几种乐器:竹笛、扬琴、扎木聂、根卡、胡琴、持琴(类似二胡)和串铃等。
二、欣赏并介绍、简析《正月十五那一天》
(一)播放《正月十五那一天》,让学生仔细聆听。
(二)在聆听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并分析
1.唐太宗时期(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包括大量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带进西藏,因而对汉藏两族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藏族人民都很崇敬她,并以歌舞艺术的形式来赞美她。《正月十五那一天》就是这样一首藏族民歌。
《正月十五那一天》又名《埃马林几》或《请你听一听》。它是一首史诗性的颂歌。歌中把文成公主进藏时的盛况以及藏族人民的高度热情强烈地表现出来,从而把汉藏两族人民团结一心、亲如一家的主题思想揭示得清清楚楚。
《正月十五那一天》属于藏族民间歌舞“堆谢”中“觉谢”一类的民歌。歌曲为D宫调,2/4拍,速度较快,由一个完整的单乐段构成。它用分节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音乐情绪轻快活跃,具有舞蹈性的特征。
2.在藏文中,“堆”是“上”的意思。堆谢是指产生于雅鲁藏布江上游(拉孜、萨迦、昂仁、萨噶)一带的民间歌舞。公元13世纪(元朝),萨迦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于出现了扎木聂这种乐器,并为当地的歌舞——果谢作伴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有固定前奏、间奏和尾声的、具有完整结构形式的歌舞。这种歌舞被称之为堆谢。当堆谢传人拉萨之后,它的歌词得到专业艺人的加工,音乐被程式化,曲目也随之固定,伴奏乐器得以增加(如:笛子、扬琴、根卡、二胡等),舞蹈动作变得文雅华丽,从而以更加成熟的形态展示出来。这种新的堆谢——有人称它为“拉萨踢踏舞”,便在更广泛的地区传播开来。
堆谢一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被称做“降谢”,速度较慢,旋律抒情而悠扬;第二类被称做“觉谢”,速度较快,旋律轻快而活泼。《正月十五那一天》属于后者。
3. 对比《翻身农奴把歌唱》
《翻身农奴把歌唱》是用同名歌曲编配的器乐小曲。D羽调、2/4拍,中等速度,单乐段结构。其旋律优美动听、婉转流畅。它的伴奏声部均为打击乐器,基本上使用均匀的、舒展性的节奏与主旋律相配合,铃鼓的滚奏增加了乐曲的活跃气氛。因此,整个乐曲给人一种温馨的、幸福的、轻歌曼舞的印象。
《藏族音乐》评课
1.本课要以引导学生在音乐情绪上、音乐风格上(特别是与其相关的音乐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上)与《阿妈勒俄》进行对比,进而对“堆谢”“囊玛”这两种音乐体裁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与此同时,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懂得有关“堆谢”及它的发展简况、艺术特征等知识。
2. 《正月十五那一天》的旋律比较简洁,又多次地重复出现,易于上口学唱。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包括它的歌谱在内)。
3. 聆听《正月十五那一天》的过程中,也可以试着跳一跳藏族踢踏舞。初跳时,可放慢速度,先学会舞步。接着,老师用中速弹奏钢琴,引导学生逐步适应。最后,再伴随音乐用原速舞蹈。值得注意的是:
(1)场地条件要宽敞一点儿,卫生条件要有保障,避免把教室搞得尘土飞扬、无法上课。
(2)活动时间不宜过长。聆听《正月十五那一天》应渗透进行民族团结的思想教育。
4.抓住了《阿玛勒火》的三个艺术特征:
A、每个乐段的开始都用衬词起头
B、每个乐段结尾都使用固定的旋律及衬词。
C、除了歌曲的引子外,乐段与乐段之间都使用间奏予以过渡。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