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历史说课稿高中历史说课稿> 正文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

本站微信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势力衰落,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诸侯争霸。中国历史进入到了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建立了秦帝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秦王嬴政改称皇帝、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设三公九卿,推行郡县制,建立了一整套由中央到地方的中央集权体制,而这套体制经过后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我国两千多年的主要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的历史有深远的影响。为巩固统一所推行的经济措施相对本课主题属次要内容。贯穿于本课的线索是,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和官僚系统的建立,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特点和基本保证。
二、教学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秦始皇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以来,以后历朝历代都是围绕着这一制度来组织自己的政府,来管理国家的。尽管这其中有许多的变化,但是加强皇帝的权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将权力牢牢地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就成为历朝历代皇帝的思想核心了。
三、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只有讲清楚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才能使学生对后面的内容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学生只有理解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才能够理解为什么秦始皇会采取三公九卿制度,为什么会废分封设郡县,学生才能够更好更深地理解后面学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种种措施。
四、学情分析:始皇帝的由来初中历史课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必设为重点。但秦的三公九卿制学生知之不多,通过设问和知识拓展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的资料等,在课堂上让他们来介绍,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
五、教具准备:精心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从网络上搜集与教材相关的图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2)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让学生评价秦始皇,培养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历史插图学习法:利用人物画像,文物图片,历史专题片,感知历史表象,再造历史形象,对历史人物加深记忆和理解。
(2)阅读法、讨论法、绘制示意图法
(3)评价人物和事件的方法
①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还原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时间、空间,抓住有关的内在联系;
②注意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时代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
③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解决问题,联系史实,客观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及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秦代政治制度高度集权、严密、残酷的特征,初步理解秦制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深远影响,渗透文明进步原则与道义原则相悖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过程:
1. 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相结合:定义性的概念、规则或学生集体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2.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3.采用情景创设、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导入:通过幻灯片打出秦始皇的图像和秦皇陵园图导入本课教学
引导学生复习分封制、宗法制的有关内容导入第一框题的学习
一、从群雄争霸到大一统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概括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崩溃的表现。
1.周王室势力的衰微和分封宗法制遭破坏
2.春秋大国争霸
3.战国各国变法
4.秦国完成统一
结合秦朝疆域图,让学生体会秦朝疆域的辽阔和由此产生的对统治秩序的新挑战,并由此导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皇帝制度
提问:1)皇帝制度的特征有哪些?2)赢政自称始皇帝反映了他的哪些政治意图?
(特征:赢政自称始皇帝,皇权至高无上,大权总揽一人之手;皇位世袭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情境营造: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遂将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
问题1: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始皇告密?
问题2: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九卿中有哪几个是真正掌握政府政务的部门?
3.地方政权机构——郡县制
讨论:如果你是秦朝的一位大臣,你会建议秦始皇采取哪种方式治理地方?为什么?
4.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5.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板书设计: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周王室势力的衰微和分封宗法制遭破坏
2.春秋大国争霸
3.战国各国变法
4.秦国完成统一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皇帝制度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3.地方政权机构——郡县制
4.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5.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维护,也就是秦朝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学习时应该注意归纳和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各朝代的中央集权提供了范本。在以后的学习中,应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
西周实行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政治制度?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有什么不足?
引导学生复习分封制、宗法制的内容,重要回忆两种制度的不足。
【新课内容】
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宗法制,因时间流逝、血缘关系的疏远而失去原有的巩固统治的作用,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不听周王命令,宗法制趋于崩溃。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就是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崩溃,新的社会制度如郡县制建立的历史。
提问: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的表现。
1、宗法制、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与诸侯的关系不再是大宗与小宗的家族等级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诸侯不尊重周王,周王的地位比不上一些强大的诸侯,强大的诸侯拥有了以前专属于周王的权力。
2、强大的诸侯国进行争霸战争。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停的进行战争。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增强经济、军事实力,各国纷纷进行了改革,废除一些不合时宜的旧的制度,实行新的社会制度,如郡县制。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使地处偏僻的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迅速增强,在战国末期成为“战国七雄”中力量最强大的一个国家,为秦最终统一中国奠定坚实的物资基础,秦的强大是秦统一六国的重要条件。
一、秦统一
1、统一的条件及原因
(1)秦国的强大
提问学生:除了秦国的强大,秦统一还有哪些重要条件?
(2)各地联系密切
战争也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手段。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不停的进行兼并战争,大国吞并小国,加强了各个地方的联系。
(3)当时各族人民渴望统一
但是战争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痛苦。长期的战争使当时多少无辜的人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时的人民强烈渴望结束战争,恢复统一,恢复和平。
(4)六国不团结,让秦各个击破
经过长期大国吞并小国的战争,至战国末期,中国版图只剩下了七个国家,史称“战国七雄”。秦国力量居七国之首,但其他六国的力量加起来,是远远超过秦国的。提问学生:但是为什么秦国能以一敌六,灭了六国?引导学生思考:六国不能团结,被秦国用远交近攻的策略,逐一攻破。
2、统一的意义
秦统一六国,结束了长达两百五十年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空前统一的大帝国,符合当时人民的希望统一的愿望,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秦的疆域。引导学生辨认秦朝疆域最东、最南、最西、最北分别到达东海、南海、陇西、长城,体会秦朝疆域的辽阔。
提问学生:秦朝在我们岭南地区设了那三个郡?
在战国时期,岭南地区并没有真正纳入七国统治范围。秦朝设置三郡,把岭南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加强了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政治与经济的联系,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传人岭南,促进岭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连接】
为了管理好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二、中央集权制度
1、特点
中央集权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权力的高度集中,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把中央的权力集中到皇帝身上。权力集中的首要标志是皇权至上,国家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等一切权力总揽于皇帝一人之手。
提问学生:以前的中国君主都称为“王”或“公”,嬴政没有统一六国前也称秦王,为什么嬴政统一六国后要改称为“皇帝”呢?
为了严格区分皇帝与其他人的不同,秦始皇自称“朕”,又特意规定了一些皇帝专用的服饰和专用名词。引导学生欣赏课本“秦始皇”插图,注意服饰的特点。
提问学生:嬴政自称皇帝,为何要在前面加个开始的“始”字呢?
秦始皇希望自己皇帝的位置传给子孙后代,源源不绝。“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也就是皇位世袭制是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的另一个表现。
2、措施
为了保证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的权力集中到皇帝身上,保证皇帝的命令得到切实执行,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1)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A、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由三公九卿组成。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三公任用的标准是“贤”“能”。只要一个人有杰出的才能,无论他出生于那一个国家,出身有多么卑微,他在秦朝和秦国人一样受到重用。如秦的两位丞相,吕不韦是赵国的商人,李斯是韩国的贫寒的读书人,他们凭着自己的能力,得到君主的赏识,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三公的出现是对西周“世卿世禄”制度的彻底否定,有利于人才的发展。三公之下有九卿,负责具体的事务。
提问学生:三公的关系是?
丞相是百官之首,权力比御史大夫大,地位也比御史大夫高,但是当丞相有失职和做错的情况发生,御史大夫就可以向皇帝报告,纠正丞相;同样,管军事的太尉有什么不对,御史大夫也可以向皇帝报告。三公互相监督,互相牵制,谁也不能独揽大权,这保证了国家权力最终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而皇帝的权力是不受任何人监督和限制的,可以说是绝对权力。秦始皇滥用手中的绝对权力,导致暴政,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秦朝灭亡。由此看出,为了保证权力不被滥用,最好的方法是分权,让权力与权力彼此之间进行监督与牵制。
B、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由三公九卿组成,那地方政府是如何设置的呢?
秦统一之初,丞相王绾向嬴政提出分封子弟的建议。嬴政坚决否定了这一建议。提问学生:为什么嬴政会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呢?
分封制在实行之初,的确起到扩大周人势力范围,加强统治效果的积极作用。但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分封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拥有很大的独立性诸侯国,不受周王管制,造成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混战局面。秦始皇汲取教训,削弱地方权力,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削弱地方权力,削弱地方独立性,体现在: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直接向中央负责,并且定期进行考核;官员的俸禄由中央拨给,增加他们对中央的依赖。郡县制的实行,打破六国原有的界限,削弱地方的权力,避免了因地方权力大而出现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郡县制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我们现在还在使用,正是看到了郡县制有利于管理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的优点。
(2)、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秦朝制定了一系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有利于保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有利于皇帝政令的实施。
(3)、制定严苛的法律
为了从法律上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维护秦始皇的统治,在商鞅以来律令的基础上,秦朝颁布了大量的法律。 “轻罪重刑”为秦朝立法指导思想。如:秦朝每年命令农民定期到制定的地点做戊卒,无论碰上什么不可抗拒的原因,到期不到就被判处死刑。严苛的法律使从普通百姓到达官贵族都不敢触犯法律,有利于巩固秦始皇的封建统治;但另一方面,严苛的法律用来维护暴政,就会激化社会矛盾,逼农民造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农民在赶去做戊卒的路上,碰上大洪水冲毁道路,延误了时间不能按时赶到,在明知去也是死的情况下,陈胜吴广掀杆而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摧毁了秦朝的统治。
3、作用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与经济产生厘重要影响。
【小结】
中国历史上有句古话“和久必分,分久必和”。中国历经两百多年的分裂与战争,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由秦统一中国,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
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以权力高度集中为特点的中央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附设的解析与探究,请两位同学回答问题。不设标准答案,主要让学生理解,任何一项制度在实行之初,都有其合理性,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性质或形势的改变,制度的弊端逐渐突出,最终被一项适应社会性质或形势变化的新制度所取代。

相关阅读推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