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中职职高

《孟子》《庄子》先秦说理散文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5-03-27 17:04: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第四讲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教学目标:
1、掌握《孟子》、《庄子》、《韩非子》的文学价值。
2、了解《论语》、《墨子》、《荀子》的文章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孟子》散文的论辩技巧
2、《庄子》“三言”
3、《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教学方法:
讲授
课时安排:10课时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课时 
本节讲授孔子生平及《论语》的文学成就。
一、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家世: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二、《论语》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研究孔子学说的重要文献。《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孔门后学辑录而成的,成书于战国初年。《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之作,书中对话说理的形式已具有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论语》短小简约,还没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三、《论语》的文学价值表现在:
(一)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
(二)以形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富有启发性、哲理性,流传于后世,许多成为格言、成语;
(三)语言精炼平实,含蓄隽永,概括力强,且长于用各种语气词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本节讲授《论语》中代表性片段。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1、字句解释、疏通文意
2、分析
本篇中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有动作,首尾圆合,基本上具备了篇章的规模。孔子及其几个弟子的形象、性格也比较鲜明。孔子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子路的率直,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小心谨慎,曾皙的从容不迫,高雅清华,深不可测,都各具特色。尤其是写曾皙回答一段,绘影绘形,绘声绘色,很有文学色彩。南怀瑾先生说:“这段书不要马马虎虎读过去,读书不要只靠两只有形的眼睛,还要用智慧的眼睛去读。”(《论语别裁》527页)打个比方,子路就像《三国演义》中的莽张飞,曾皙就像庞统。能在处世之间,最忙乱当中,同时应付几件事情,这就要有真正的学问,真正的修养,最高的宁静功夫。庞统屈才当了县长,整天喝酒,不理政事。张飞去视察,见状指责他。他要张飞坐在一旁等着,一会就把积压了三个月的公文案件处理完了。之后庞统就升任副军师。你看,孔子和其它三位同学讨论的时候,曾皙在旁边悠闲的鼓瑟。当孔子点到他时,他从容不迫的弹完这支曲子,站起来回答。从这一段描写看出,别人讨论时,表面上曾皙在搞他的音乐,实际上大家谈的内容他都听到了,这是很高的修养。
曾皙回答的一番话描绘了一幅“春暖图”,这跟“志”有什么关系呢?孔子为什么赞成曾皙的话?南怀瑾先生说:“曾皙所讲的这个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也就是真正的自由民主——不是西方的,也不是美国的,而是我们大同世界的那个理想。”“孔子与曾皙的一段话,可以说进入了最高潮,师生之间,说出了完美人生的憧憬。”“子路等人的政治抱负很了不起,但总离不开自我英雄主义,我可以如何,我要如何……而且都偏于从政治着手。但曾皙就不同了,同样希求大同之世,但成功不必在我,而着重于文教方面,真正说中了孔子的心事,所以孔子感叹:‘吾与点也。’”(南怀瑾《论语别裁》)
二、《楚狂接与章》
本章写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去楚国途中与楚国隐士接与的一次遭遇。隐士与儒者的政治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消极因世,后者积极入世。但本章只是表达了瘾者的态度。双方没有展开思想上的交锋。
文中着重刻画了接与的“狂”:他敢于“歌而过孔子”,很快又“趋而辟(避)之”,行为大胆,一狂;他敢于指责孔子,并劝孔子改弦易辙,二狂;他认为“今之从政者殆而”,对现实政治有清醒的认识,隐居避世必有不得已的苦衷,故采取不合作不调和的态度,三狂。
三、《子路从而后章》
本章仍然写了隐者和儒者两种人的形象及其政治态度.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篇章的深层充分体现了这两种人在斗智,而隐者略胜一筹.有“含不尽之意在言外”之特点。
第三课时
本节介绍《老子》、《墨子》的文学成就
(一)韵散结合体——《老子》
1、老子生平。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 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 。约与孔子同时,但年长于孔子,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老子平素“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后来看到周室衰落,就离周西去。出函谷关的时候,在关令尹喜的强求下,“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老子是隐士一类人物,神龙见首不见尾,汉代时人们对他的情况就不大清楚了,所以司马迁又说,当时有人认为,与孔子同时的楚国人老莱子,还有战国时的周太史也是老子。
2、《老子》。老子所著之书,世称《道德经》,也叫作《老子》,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五千余言。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对“道”及其规律的论述。“道”是老子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它是宇宙的本原,也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此外在《老子》中,老子还以其道的学说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他的独具特色的治国之道、用兵之道和修身之道。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于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至为深远,对于世界思想文化也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3、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 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 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 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 规律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 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从文学角度而言,《老子》一书主要是老子自撰,是一部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语录体著作。《老子》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表现在:
它是以韵文为主,散韵结合的诗体散文,这是我国哲理性著作《易经》的文体的嬗变,也蕴含着《诗经》的风韵,是老子独创的一种文体。
作为议论文,《老子》采用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例如:“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这段论述运用了归纳推理的方法,但却借助物象来表述,不仅说理透彻,而且鲜明的物象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
《老子》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它调动了多种手法,构建词章,锤铸语言,使之变得非常精美。如,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声希音,大象无形。(四十一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九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七十三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
这些词章,有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有理奥思远的哲言,也有辞藻华丽的美言。《老子》的某些篇章,还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如: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已,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二十章)
感慨繇深,语调深沉,简直是一首哀怨动人的抒情诗。
总的来说,《老子》的文章,神思恢宏,意超象外,析理入微,极具理趣之美;结构严谨,句式多变,言辞精炼,富有词章之美;常假比兴,形象生动,情感丰富,毕现形象之美,且讲求押韵,注重节奏,往复回环,亦不乏音乐之美。有人称其为散文诗,实非过誉;刘勰说它 “五千精妙”,(《文心雕龙•情采》)确非虚言。老子以道为学,以诗为文,并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创了我国散文以神理为体,以形文为用的文章体制。
(二)对话体——《墨子》
先秦说理散文在语录体的发展变化中逐步成熟。战国中期的《孟子》也是语录体,但《孟子》中有一些章节就一个中心论点反复论述,形成了对话体的论辩文。时代在孟子之前的《墨子》,和《孟子》同时代的《庄子》,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迹象。
墨子,名翟(约前468—376),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春秋战国之际,战乱频仍,兼并激烈,社会动乱,民生困苦。出身于社会下层的墨子,对此感受尤深,救世之心,更为迫切,他怀着“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贫众寡,安危治乱”的理想,奔走于列国之间,宣传“兼相爱,交相利”的道理,反对大国进攻小国,谋求制止战争。并且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名鬼、节葬、节用、非乐、非命等主张作为救世之策,同主张厚葬崇礼,亲亲疏疏,爱有差等的儒家张开了激烈的争论。与儒家学派同为战国时的显学。墨子不仅是个思想家,而且是个社会活动家。他把自己的门徒组织成民间团体,实践着艰苦的生活,也为制止战争而奔波。
墨子的思想体现在《墨子》一书中。此书是墨子与他的门人后学所著,《汉书•艺文志》载:“《墨子》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墨子尚俭务实,反对浮华,为文旨在说理,不事文饰。墨子的文章虽不华丽,但是,他注重说理,精研逻辑,为议论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首先,墨子奠定了我国议论文的基础。墨子创制了结构完整的专论体议论文。墨子之前,论说性散文体制短小,一般是些简单的说明式、论断式的文字,而墨子首先创制了围绕一个主题,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推理严密的论说文。例如《辞过》,围绕着指责当时的人主生活奢侈这一主题,文章分别从宫室、衣服、饮食、舟车、蓄私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然后指出了节俭的必要性和过分的危害性。文章结构谨严,观点明确,论述清晰,是一篇独立的完整的议论文。再如,《兼爱上》、《非攻》、《节用上》等都是结构完整的专论体议论文。这种文体后来成为我国议论文的主要形式。
《墨子》中运用了多种议论文的体制。《墨子》既有专论体,如前面提到的文章,也有论难式的体制。所谓论难式,就是设为主客二人,一问一答来讨论问题。这种体式肇始于《尚书》,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如《孟子》、《黄帝内经》、《太平经》以及汉代的大赋都主要用的是这种文体。《尚书》中的论难比较简单,是一个求教者和一个讲解者在对话。而在《墨子》中,提问者所提的问题,已经含有驳难的成分,对话具有辩论的性质,从而使得文章更具辩论性。如《三辩》、就是这样。《墨子》还运用了自问自答的议论体式,如《尚贤上》、《尚贤中》、《尚贤下》就是自问自答式的议论文。自问自答的议论体式,后人也经常应用。例如,中医的《难经》就是如此。《墨子》中还有散论体论文。所谓散论,就是一篇文章所论述的不是一个中心,而是把对于不同问题的不同讨论收集在一篇文章中。例如《耕柱》就是这样的文章。
其次,《墨子》的议论文具有逻辑谨严,推论清晰,语言质朴,简洁明快的特点。例如:《非攻》旨在论证攻人之国的非正义性,文章开头通过:“今有一人,如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的事例推导出了“以亏人自利”属于不义行为,而不义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和处罚的道德行为准则。然后,逐步深入,又通过“攘人犬豕鸡豚者”、“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杀不辜人也,扡其衣服,取戈剑者”的事例,进一步确立了“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的评判准则。最后指出“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达为非攻国,则不知而非,从而誉之为义。可为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文章逐层推论,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结论自然得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且论证从日常生活中取例,语言质朴,浅显易懂。
第三,墨子对于不同对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辩论。对于门人弟子,循循善诱,旨在使其提高认识。如:“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俞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于羊,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耕柱》)对于一般的认识不明者,或正面施教;或设喻启发,使其自己省悟。前者如墨子对鲁阳文君论忠臣(《鲁问》)。有人对鲁阳文君说,所谓忠臣,就是“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处则静,呼则应。”的人。他拿这种说法向墨子请教。墨子告诉他,“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景也。处则静,呼则应,是似响也。君将何得于景与响哉?”指出了这种说法的荒谬性,然后正面告诉他真正的忠臣应是什么样子。后者如:“子墨子见齐大王,曰:‘今有刀于此,试之人头,卒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多试之人头,卒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刀则利矣,孰将受其不祥?’大王曰:‘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不祥。’子墨子曰:‘并国覆军,贼杀百姓,孰将受其不祥?’大王俯仰而思之,曰:‘我受其不祥。’”(《鲁问》)对于论敌,特别是对于儒家学者,往往针锋相对,声色俱厉,充满战斗性。如,“子夏之徒问于墨子曰:‘君子有斗乎?’子墨子曰:‘君子无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苟豨,伤矣哉!’”(《耕柱》)这里,墨子对于子夏之徒的不当言论,凭不是从道理上去和他理论,而是抓住儒家标榜仁义而取譬卑污的矛盾,给以嘲讽奚落。(《非儒》)
第四,《墨子》尚质,不求文饰,但是,他也常常借助形象说理,某些语词、篇章也显得生动有趣。例如:“鲁祝以一豚祭,而求百福于鬼神。子墨子闻之,曰:‘是不可。今施人薄而望人厚,泽人惟恐其有赐于己也。今以一豚祭,而求百福于鬼神,惟恐其以牛羊祀也。”短短数语,借助祭祀揭示了一种常见的贪婪心理。他的一些比喻也很精彩。例如“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用“甘瓜苦蒂”来比喻说明“物无全美”贴切生动,言简意明。又如“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今天下之乱,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贵义》)“人之生乎地上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兼爱夏》)“吾譬兼之不可为也,犹挈泰山以超江河也。”(《兼爱下》)这些比喻都贴切生动,想象奇特,富有文学色彩。
有时还能用纤细的笔触,刻画出鲜明的形象。如;“昔者,楚灵王好细要,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危。”(《兼爱中》)寥寥数笔,那些细腰之臣娇柔纤弱之态便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公输》篇幅不长,对于人物着墨不多,但墨子、公输班、楚王三个人物各有特色,特别是墨子:当他听到楚国将要攻打宋国的消息后,“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制止战争,一个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义士形象跃然纸上。
《墨子》中议论文的体制尚不统一,这说明了当时的议论文体制正在发展阶段,还没有成熟,但另一方面又说明了墨子善于用多种方法来讨论问题,因而对我国议论文的发展,奠定了多方面的基础,而议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则有待于来者。

第四课时
本节讲授《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孟子及其思想
1、孟子的生平。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晚年时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是继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儒学大师。
2、《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和学说,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是《论语》之后儒家的重要著作。《孟子》是通过对话展开论辩的说理文章,比论语篇幅加长、议论增多,有较强的文学性。
二、《孟子》的艺术特征
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

一、气势浩然,辩锋犀利。
《孟子》的文章素以气势磅礴、明快畅达、雄辩犀利的风格著称。这种风格表现在各种场合。孟子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他坚信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和必胜性,所以,当他在讲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时,充满自信,积极乐观,气势恢宏。例如: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公孙丑上》)

这是一篇宣讲仁政必胜的道理的文字,文章以“时”、“势”为基点,全面分析了齐国当时的国土、民力、时势等有利因素,指出了仁政能够实行的历史必然性。理由充分,条理清晰,信心十足,语气坚定,且行文排比而下,一泻千里,充分表现了博大恢宏之气。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具有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把“爱人”作为个人道德修养和统治者施政的基本出发点。而当时的统治者或野心勃勃,只顾扩张,随意发动战争;或作威作福,穷奢极欲,极力盘剥百姓,而对于人民的生计乃至生存,却漠然视之。孟子对这种现实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抨击诸侯争霸的局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离娄上》)他曾当面指斥梁惠王:“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梁惠王上》)诸如此类,感情激愤,言辞激烈,甚至显得尖刻,但他的言词和态度,出自于对正义的维护,对现实的揭露,自有一股浑厚的力量和凌厉的气势。
孟子生活在“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滕文公下》)的时代,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人,他自觉地承担起了“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 (《滕文公下》)的重任,经常与其他学派的学者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同样表现出了谈锋似刃,气势如虹的特点。例如,孟子与信奉农家学说的陈相关于社会分工问题曾有过一番辩论。在那次辩论中,他首先抓住农家学派的主张无法完全贯彻到其行为之中的破绽,反驳了对方“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张,然后牢牢立足于社会分工的合理性这个基点,全面展开,长篇大论,层层进逼,直到论敌彻底缴械,充分表现出了他刚建的谈锋和如虹的气势。
在辩论中,孟子惯于长驱直入,穷追不舍。例如,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梁惠王上》)

当孟子询问齐宣王的“大欲”时,宣王避而不谈,于是孟子明知故问,一连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穷尽性的排除性的追问,缩小了包围圈,使对方无可逃遁,最后一语中的,迫使对方默认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文章一连串的追问,犹如一连串的炮弹,处处紧逼,势不可挡
孟子文章的气势,是他人格力量的表现。首先,孟子自信真理在手,正义在胸,所以说起话来总是理直气壮,居高临下,甚至盛气凌人。他说:“我欲正人心,息邪说,放淫词,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滕文公下》)自立于“圣人”的立场,对于“邪说”、“淫词”,当然是理直气壮的了。其次,孟子有独立的人格,高度的自信。他抱负远大,自许甚高,曾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对于肉食者、对于流俗所孜孜以求的权势富贵,则傲然地给以藐视:“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尽心》)在权势富贵面前,孟子不是匍匐在地的奴仆,而是卓然耸立的伟人,这样一个人格独立,桀立特行之士,说起话来自然不会畏首畏尾,看别人的脸色了。再次,《孟子》充沛的气势与他的人格修养有关。文章的气势与作者心理的志气密切相关,而心理的志气与生理的气血密切相关。《孟子》文气浩然,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养气。苏辙说过:“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孟子通过对生理的气与精神的气的培养,使他的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表现在文章中,自然就气势浩然了。

二、巧设机辟,善于辩论。
孟子不仅好辩,而且善辩。他的文章非常重视辩论技巧。他惯用的手法是预设机辟,欲擒故纵,诱敌深入,使对方不知不觉入其彀中,被迫就范。如:《梁惠王》:

“(孟子)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千斤,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位不用恩焉。’”

这里,孟子先用两个浅近的事例,让齐宣王自己说出孟子想要让他说出的结论,然后类推下去,顺理成章地得出了齐宣王对百姓没有“用恩”的结论。齐宣王当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结论,但是这个结论是根据他所同意的逻辑推导出来的,他如果要反驳这个结论,就会陷入逻辑的自相矛盾之中,就只好不情愿地默认了。这时,他只能在心中大呼“上当!上当!”可是,为时已晚矣。又如,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这里,他先诱使齐宣王得出了对于不称职、不尽责者,“弃之。”“已之。”的结论,然后指出了齐宣王自己就不称职的事实,用子之矛,攻子之盾,逼得齐宣王无法回答,只好逃避,“顾左右而言他。”了。

三、长于譬喻,形象生动。
孟子还常常借助形象来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触手可及。如:“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同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告子上》)他用人们手指有病懂得求医的事例,说明了心灵有病更需医治的道理。又如:“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告子上》)这里用一曝十寒的自然现象说明了人们受外界的影响的量的重要性。还有他的五十步与百步之喻,察秋毫与见舆薪之喻,紾兄之臂而夺之食,逾东墙而搂其处子之喻,鱼和熊掌不可得之喻,缘木求鱼之喻等等,或两两相比而其理自显;或设为反诘而答案自明;或想象奇特发人深省。他的比喻,既贴切简明,用浅显简捷的语言说明复杂深刻的道理,又形象生动,于警策中具幽默之趣,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孟子》中的许多妙喻因而成为成语,前百年来广为流传。
有时孟子用一些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违背自然规律,人为地助长事物的危害性,至今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再如“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的故事,用乞食坟祭、却又以此冒充富贵,自夸妻妾的“齐人”,来譬喻名利场中那些“求富贵利达者”。故事短小,但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寥寥几笔,对于奔走在官场、名场、利场中那些只知富贵名利,不顾人格、不知羞耻之徒,虚伪萎缩、可鄙可笑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讽刺极为辛辣,具有浓烈的喜剧色彩,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性。

四、多方修辞,表现力强。
除了譬喻,孟子还运用了别的修辞手法。他喜欢运用排比句。如:“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梁惠王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排比句把许多事物排列在一起,表述中一气贯下,显得丰润显豁,坚实有力。孟子还喜欢使用反问句。如:“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梁惠王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告子下》)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滕文公上》)一连串的反问显得理直气壮,咄咄逼人。孟子也喜欢运用对比句。例如:“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这种语句反差极大,对比明显,可以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五、语言晓畅,警策动人。
《孟子》的语言通俗畅晓,平实浅近而又精炼简约。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操舵,中流自在。”孟子为文本在说理,不祈古奥华丽,但求通俗易懂,加之他性情刚直,喜欢直抒胸臆,因而形成了平易率直的语言风格,但是,孟子的语言平实,却绝不平淡,相反,他的语言又总是精炼简约,警策动人的。有时,寥寥数语,揭示出某些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例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有时,用简洁的话语,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与处事的原则。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有时,用浅近的语言说出了深刻而又丰富的政治经验与人生经验,如“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告子下》),“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这些话语,晓畅简洁,而又内涵丰富,意义深刻,警策动人。
在先秦诸子中,《孟子》的散文艺术成就仅次于《庄子》,影响深远,但是它的散文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孟子进行推理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比附和外推,这种论证方法缺乏必要严密性和客观性,不能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孟子讨论问题,还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偷换概念,从而诱导人(也许还有他自己)陷入误区,得出错误的认识。此外,孟子与论敌辩论时,务在必胜,常常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在方法上,自然难免片面性之弊。作为发展中的说理文,这些缺陷自然是难免的,议论文的成熟,还有待于来者。


第五课时

本节讲授《齐桓晋文之事章》。
1、 翻译与字句疏通
2、 分析
本文集中体现了孟文善辩的特点。孟子在当时不仅以“好辩”著称,而且极为善辩。他坚决维护本派的学说,积极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又不合时宜,因而不得不游说各国,滔滔雄辩。客观形势如此,逼使他不得不这样。而就主观方面看来,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再加上崇尚游说的时代风气的影响,以及频繁辩论的实践的锻炼,成就了他的辩才。
他的论辩技巧很高,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和论辩的主动权,总是居于有利的地位,按照自己的意图,层层进逼,步步深入,将对方引入自己设置好的“口袋”和“埋伏圈”,最后只好就范。为此,他在论辩中,往往采取迂回包抄引人入谷的策略,欲擒故纵,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具体说,本文的论辩思路是:
齐宣王的兴趣在“霸道”,而孟子要向他宣讲“王道”—→孟子巧妙的岔开,顺便提出“王道”的话题—→齐王愿听—→孟子举以羊易牛的例子,肯定齐王有行王道之心,以满足齐王的虚荣心—→小大之辨,又否认了齐王能行王道,牵着齐王的鼻子走—→当齐王难堪时,又肯定他有仁爱之心,又满足了齐王的虚荣心,使他继续对王道感兴趣—→孟子岔开话题,采用迂回包抄的策略,引导齐王上钩—→打比方以提出“不为与不能”的话题,引导齐王发问—→打比方说明什么是“不为”与“不能”,顺势指出齐王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从正面说明行王道的基础是要有仁爱之心,推己及人之心——→乘势逼问齐王的大欲—→齐王不好说,孟子替他说出来,实际上是树立批驳的靶子—→指出其“大欲”是“缘木求鱼”—→进一步指出行霸道“后必有灾”—→引起齐王的警觉,愿听—→不从正面说危害,再设置陷阱,以邹人和楚人战的比喻,引齐王肯定楚人胜—→迫使齐王接受“小不可以敌大,寡不可以敌众,弱不可以敌强”的道理—→终于说服了齐王—→最后才从正面向齐王宣讲了他的王道的政治主张和具体做法以及要达到的效果。
文章虽然是对话体,但论点(行王道)鲜明,论据(大量的例子、比喻)充分,论证过程完整。有时从正面立论,有时从反面反驳。全文基本上是先提出论题,经过层层论证后,最后解决问题。符合政论文的一般思路和形式。

第六课时 
本节讲授《庄子》文学成就。
一、庄子的生平及思想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之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据《史记》与《庄子》得知,他生活在齐宣王、梁惠王时代,与孟子同时而稍晚。庄子“尝为漆园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但任职时间不会多久。平素主要靠自力为食,经常陷于贫困之中。曾“处穷闾阨想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庄子•列御寇》)也曾“衣大布而补之,正系履而过魏王”,还曾乞贷于人。可是,他却极端蔑视功名富贵,拒绝为当权者用。《史记》载,楚威王曾派人聘他为相,他却厉词拒绝,说:“我宁游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也。” 《史记》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著书十万馀言”。其所著之书即《庄子》。《庄子》,汉代著录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著,外篇和杂篇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 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庄子人生就 是体认“道”的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精 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 (《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 界(《大宗师》)。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 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庄子》本是学术著作,书中广泛地探讨了人生、社会、自然的各种基本问题,可是庄子才极高、学极博,思想博大精深,想象奇特宏丽,语言华美生动,使得《庄子》成为我国先秦诸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著作。鲁迅在《中国文学史纲》中说庄子:“著书十万馀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二、《庄子》的艺术特征

《庄子》最具文学性的特点是它的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作为一个思想家,庄子在讨论严肃的学术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时,并没有像大多数学者那样,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用缜密的思维,严谨的推理,明晰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而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运用艺术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思想,这就使得《庄子》一书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用寓言连缀成篇,以形象直接说理。
庄子自述其表现手法为:“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倘,不以觭见之也。以卮言为漫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所谓寓言就是把自己要说的话寄寓在他人他物他事中借以表达的语言。所谓重言,是引用别人的话,以增强可信性,借以自重的语言。所谓卮言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出于本心自然流露的随机应变的语言。实际上,这三者并无本质的不同,它们都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也就是庄子塑造的或借用的形象化的语言。
《庄子》的内容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以和天倪。”(《寓言》)也就是说,寓言是这本书的主要成分。《庄子》的寓言包括一些神话般的幻想故事、历史故事,也包括通常借事物寓意的故事等。运用寓言说理,在先秦诸子中并不罕见,但是别的学者,多是应用寓言作为例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庄子则是用寓言连缀成篇,使之成为直接表现思想的工具,这就创造了一种新的说理方法——形象说理。如《逍遥游》、《人间世》、《德充符》、《秋水》等篇都是如此。
庄子之所以用形象说理,是因为他认为“道不可言”(《知北游》),言不尽意,就是说,逻辑性的语言的表达力是有限的,某些精妙的道理无法用逻辑性的语言说清楚,同时还因为他“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于是索性把寓言故事作为事物本身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去体悟。如,为了说明对于社会不应人为的治理的道理,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乎,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而混沌死。(《应帝王》)

这里只是讲了一个故事而未下断语,可是这个故事还是清楚地表达出了他所要表达的统治者的治理是对于人性的残害的观点。还有仲尼心斋(《人间世》),颜回坐忘(《大宗师》)的语言形象的表现了他体道的主张和方法。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庄子》一书充满了寓言,虚构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言、事。他随意编制故事,构成一篇篇文章;信手驱使虚构的人和物,诸如天地风云、河海山川、草木土石、人鬼神乃至形影梦幻纷纷在纸上奔走,充当了表达他的思想的符号。像这种主要靠形象来表达思想的做法,是庄子的独创。

二、想象奇特,形象新奇。
庄子的寓言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它塑造的各种形象构成了一个新奇的形象世界。诚如前人所说“意出尘表,怪生笔端”,有的奋鳍翼于天地,恢宏扬厉,极尽雄宏之壮美。如:北冥之鱼,躯体数千里,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迁往南冥,起飞时,激起的水柱高达三千里,它盘旋着上升,直到九万里的高空。(《逍遥游》)任公子钓鱼,蹲在会稽山上,用大钩长线,五十头牛作为鱼饵,投竿东海,“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外物篇》)有的纳须弥于芥子,洞玄发幽,尽显细小之微妙。如:庖丁之刃在骨肉的纹理之间优游有余(《养生主》),触氏,蛮氏之国在蜗牛的触角上躯兵鏖战。(《则阳》)有的形状怪异,触目惊心;有的行为乖僻,骇世惊俗。前者如山木(《山木》)、支离疏(《人间史》)之俦,后者如庄子丧妻,鼓盆而歌(《至乐》);子来观化,甘为鼠肝(《大宗师》)之类。
庄子塑造的形象,不仅形象新奇,行为独特,而且天地万物莫不有情有信,莫不互通互化。譬如,罔两可以问影,骷髅能够论道,蝶与庄子互化,木鸡以德全而胜等等。他用自己塑造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其万物平等,万物运化的思想。而在文学上给我们留下的则是超越象外,匪夷所思的想象。
庄子塑造的形象富有典型性。例如“真人”形象:“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等假于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吸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大宗师》)这种真人形象,在后世,不仅成为道教的一种理想人格,而且也经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
还有《庄子》中的庄子这一人物,就极具典型性,千百年来一直为许多知识分子所仰慕、所效法。又如,鲲鹏、鸱枭、河伯、庖丁、匠石、还有斥鴳、山木等等,都是悬挂在祖国文学史的画廊中,熠耀发光的永存的文学形象。

三,拟容取心,善用比喻。
庄子善用比喻,其运用之妙,出神入化,历来为人称道。他的比喻贴切巧妙,形象生动,极具表现力。玄妙的哲理,一旦借助比喻,立即收到化玄妙为习见、变枯燥为机趣之效。如:“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嘘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天运》)“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与道者,束于教也。”(《秋水》)“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外物》) 第一个比喻用以说明人际关系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它形象地说明了在良好的生存环境中,每个人都能自足自乐,相互之间自然形成的淡漠的人际关系,要远胜于在艰苦的环境中迫于生存因互助而形成的密切的人际关系。第二个比喻说明了经验主义者认识上的局限。第三个比喻说明了无用之用。这些个比喻,言简意赅,生动形象,一个比喻的功用简直抵得上一篇论文。
《庄子》的比喻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有的是一事一比;有的是一事数比或数事一比,特别是比喻的套迭更为绝妙。如《逍遥游》,“夫水之极也不厚”一段,本来是用水和舟的关系来比喻说明风与大鹏之翼的关系,可是为了说明水和舟的关系,他又用杯水和芥草这种常见的事物来比喻说明水和舟的关系。《庄子》比喻之多,罕有其匹;运用之妙,更为绝伦,与寓言一同构成了象喻性表达方法。

四、感情强烈,爱憎分明。
庄子一生崇尚真善美,憎恶假丑恶,且为人严肃认真[i],性情至真至诚,在其著作一书中,对于他憎恶的丑恶现象和卑鄙小人,猛烈抨击,尖刻嘲讽,不遗余力。如,他直斥当时的时代是“处昏上乱相之间”,(《山木》)他一针见血的指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胠箧》)对于统治者的昏乱,对于统治者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对于儒家鼓吹的仁义的虚伪性、对于当时社会道德观念论为工具的可悲现实和越是干坏事越能得到社会承认的荒谬社会现象,给予了彻底的揭露和无情的抨击。又如,曹商使秦的故事,用破痈舔痔,所治愈下,得车逾多的比喻(《列御寇》),辛辣地嘲讽了曹商一类靠出卖人格,谋取富贵,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市侩小人。诗礼发塚的故事(《外物篇》),惟妙惟肖地刻画了那些一边高唱着仁义道德高调,一边干着盗墓的无耻勾当的“仁义之士”的虚伪嘴脸。盗亦有道的故事(《盗跖》),深刻地揭露了道德伦理的工具性和局限性。
对于他喜爱的美好事物,则热情拥抱,极力赞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是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逍遥游》)欣羡之情,溢于言表。“旧国旧国,望之畅然。纵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以千仞之台悬众间者也。”(《庄子。则阳》)游子的故国之情,沛然流出,不能自已,千载之下,犹可感人。施惠死后,庄子送葬,在老朋友的墓前,他慨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言之矣!”两个沉重的感叹句,真实的流露出作者良友永逝、曲高和寡,知音难遇的孤独寂寞和无奈。

五,辞章华美自然,文风浩荡恣肆。
庄子天才特出,又师法自然,独得天籁。其为人酷爱自由,不受束缚;作文也汪洋恣肆,以自适快意,因而呈现出浩荡恣肆的风格。《庄子》行文如天章云锦,随意舒卷明灭,好像没有章法;语言似像行风流水,缘物曲折赋形,似乎没有定质。无端而起,突兀而变,物象迭出,场景仍换,主旨隐约难明,章法变化多端,充分展现了其汪洋恣纵的风格。
他驾驭语言的能力也臻于炉火纯青,得心应手的地步。凡状物摹形,无不惟妙惟肖,绘声绘色;书写性灵,多能曲尽其妙,真切如见。兼之句式错落多变,用词新奇瑰丽,宛如诗歌一般,历来为人称道。如上边引文中摹鲲鹏则“垂天”“九万”,状斥鴳则“腾跃”“数仞”,所写之物,无不各具情态,曲尽其妙。
此外《庄子》的篇章结构,语言风格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他的文章采用了轮辐式的结构,即围绕一个中心论点,用表面上各自独立的材料连缀成篇。《庄子》三十三篇的结构,基本上都是这样,而这三十三篇又是围绕一个中心相构成书的。
《庄子》是先秦诸子文学作品的巅峰,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散文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对于后世的思想、文学、文化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李白称赞他:“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大鹏赋》),郭沫若称《庄子》的文笔为“古今独步”,还说:“不仅‘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秦汉以来的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庄子与鲁迅》)

第七课时

本节讲授《庄子》代表作品《逍遥游》。
1、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逍遥游》的题意:“逍遥游”就是自由自在、毫无牵挂、不受任何约束的一种精神遨游。庄子的人生理想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对现实社会的彻底超脱。他从齐物我、齐死生的观念出发,幻想出一个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而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臆造出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典型,声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他把无人无我、效法自然、毫无人间烟火气的所谓“真人”,奉为堪称师表的“大宗师”,藉以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沉浸在虚构的精神世界里,自我体验超脱世界的“逍遥”之乐,即所谓“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当然,庄子的这种“逍遥游”,一方面是自己的理想追求,又隐现着耻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心态。
2、《逍遥游》的结构。全篇可分为四部分。
①(开头—圣人无名)以大鹏图南,列子御风为比喻,揭示“无所待而游于无穷”的主旨。而“无所待”又归结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②(至“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以许由故事申明“圣人无名”;
③(至“窅然丧其天下焉”)以神人故事申明“神人无功”;
④以无用为大用,申明“至人无己”。
3、《逍遥游》的论证层次
第一段从篇首至“圣人无名”。作者采用了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顺序,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事物形象地说明:无论是“扶摇而上”的乘天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也无论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长寿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有所依赖,有所期待都是一样的,都是并不得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的。
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那些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仍是“犹有未树”;列子虽然已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是仍然“犹有所待”,待于风,算不上逍遥游。
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逍遥游呢?庄子在本段的最后说: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什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唯有“无己”的“至人”。“无己”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绝对自由地作逍遥游了。
他所想像的境界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除了庄子又有谁创造得出呢?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姑射山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的美丽形象,将那种境界人格化、具体化,使人明知其假,宁信其真。 把自己的缥缈幻想写得这样实在,这样美妙,除了庄子,恐怕也没有第二个人了。庄子随心所欲地想像出这些物事、境界,并非空言诳人,而是其构思匠心的必然体现。他极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种暗示--以鹏之大暗示人之小,以椿之长寿暗示人生之短暂。
大鹏必须乘风而飞,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难想见;重负之下,立言、立功、立名还有什么意义,争名夺利根本没有价值,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无为、无己,在“无何有之乡”去作逍遥游!
其次是炽烈而隐蔽的情感。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庄子耽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庄子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所以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空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似乎做到了“无己”;但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背后有深深的苦闷,虚幻的“无何有之乡”产生于对人间世的绝望,他追求着逍遥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他把“至人”的境界写得那样不可企及,其中不正隐约露出他追求逍遥而不可得的苦恼失望吗?他把那个“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神人写得那样美丽绝伦,其中不正燃烧着他那炽烈的、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之火吗?还有,他虽然提出应该“无己”,物我不分,却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由此可见他对智慧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可见这个一心要飞离人世的作者要否定的不是人生社会,而只是人生社会的黑暗和肮脏。这里还有必要提到大鹏这个形象。尽管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但是却义正辞严地驳斥了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用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了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无法逍遥的大鹏的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比较想像: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广漠之野找到慰藉吗?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这种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第八课时
本节讲授《荀子》的文学成就
一、荀子生平及思想
荀子,名况,又称荀卿。生活于战国晚期,赵国人。五十岁时,到齐国游学,于同侪中齿尊学高,“最为老师”,曾“三为祭酒焉”。后来有人向齐王进谗迫害,他就到楚国去了,曾担任过兰陵令。后来终老于兰陵。
战国晚期,兼并战争激烈异常,亡国乱君接连不断,面临国家安危存亡,大多数诸侯国的国君不去寻求富民强国治世的正道,而是“营於巫祝,信禨祥”,乞灵于鬼神。儒家学派的流裔鄙陋无能,只知墨守成规,对于当时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束手无策,而庄周这样的学者又无志于政治,对社会不负责任,“猾稽乱俗”。荀子对于这种情况非常痛心,“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系统地研究总结了各家学派的学说,吸取了它们的精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之言,从而成为我国学术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博大学者。

二、《荀子》的文学成就

荀子的著作,汉时称为《孙卿子》,三十三篇。唐代杨倞为之作注,改称《荀子》。今存三十二篇,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学说。荀子是我国先秦各个学术流派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内容涉及哲学教育、道德伦理,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在文学方面,他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首先,荀子对于文学的作用的认识,比起前人,大大进了一步。他提出,文学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养成作用。他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大略》)琢磨可以让玉变成器,“鄙人”“被文学”可以变成“为天下列士”。这就是说,文学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养成作用。这比起孔子的“兴观群怨”及“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认识,显然要深刻得多。他还提出,文与道要兼顾,不能偏废;著文立义,要以“圣王”为师,要遵循礼义。这些说法成了后人为文要明道、征圣、宗经的主张的先声,从而奠定了传统文学观的基础。
其次,荀子使议论文的写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体制上说,《荀子》中的议论文,标志着议论文体制的定型。荀子的论文,摆脱了前人语录式的体裁,采用一篇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的专题性学术论文的体制。从文章技巧上说,《荀子》也达到了新的高度。《荀子》中的议论文论点明确,推论清晰,逻辑严密,结构谨严,说理透彻,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例如《劝学》,中心议题是鼓励学习,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素质,全身远祸。第二部分论述了学习的根本态度应该是持恒专一。第三部分讲述了学习的方法、步骤和对待求教者的态度。第四部分进一步指出学习应该完全彻底,取得真正的成就。文章紧紧围绕中心论题,层层递进,次第展开,说理全面而又透彻,议论精辟而又生动,论据充分,气势雄宏,充分展现了荀子议论文的特色。
不仅单篇文章是这样,而且,文章中相对独立的部分也是这样。例如:《劝学》第一部分提出的分论点是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素质,全身远祸。这一部分又分为五层进行论述,每一层都能围绕这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同样表现出了绵密严谨,全面透彻,详尽清晰的特点。
第三,使用譬喻,形象生动。荀子的文章,不仅以议论取胜,而且表达也富有特色,他继承了老庄孔孟惯用象喻性表达方法的传统,大量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比喻,用来说明抽象高深的道理,深入浅出,辞理并茂,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与说服力。例如: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这段话旨在说明环境对于人的成长的重要性,但他不是用单纯逻辑论证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是从自然界袺取了一连串的事例,借助丰满的形象来说理,效果远远胜过单纯的逻辑推理。
第四,荀子还大量地使用排比句,对偶句,以增强文章的气势。注意句子的音节结构,使得文章便于诵读;遣词用语更是千锤百炼,极具匠心。例如: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这段话气势充沛,语句精炼,排偶工整,形象生动,节奏明快,简直是诗一般的语言。
荀子在写作与语言上取得这样的成功,与他对言辩的认识是分不开的。他说过:“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无厌。鄙夫反是:好其实不恤其文,是以终身不免埤污佣俗。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腐儒之谓也。”(《非相》)他说的“辩”是善言辞,口才好的意思。荀子把言辩看作“君子”的必备素质,他在实践上的确也这样做了。

除议论文而外,荀子还创作了两篇其它体裁的文章。一篇是《赋篇》,由五章独立的篇章构成,采用了谜语的形式。如:

“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从,又善连衡。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夫始生钜,其成功小者邪?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头铦达而尾赵缭者邪?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无羽无翼,反复甚极。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簪以为父,管以为母。既以缝表,又以连里:夫是之谓箴理。——箴。”


这类文章,作为文学作品,其艺术水平不是很高的,但它的体制,对于后来汉赋的形成和谜语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另一篇是《成相》,系歌谣体,用以宣传他的学术思想。如:

“请成相,道圣王,尧舜尚贤身辞让,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尧让贤,以为民,泛利兼爱德施均。辨治上下,贵贱有等明君臣。尧授能,舜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

用歌谣体宣传某种思想学说,是后世常用的方法,这类作品很难算作文学,但荀子的《成相篇》出现的较早,对于人们研究古代歌谣具有一定价值。
第九课时
本节讲授《劝学》
1、翻译并作字句疏通
2、分析
本篇选自《荀子》第一卷,是《荀子》的代表作。作为一篇讲学习问题的专论,文章依次论述了以下问题:
1、学习的重要性(“知明而行无过”);
2、学习的态度(“用心专一”,“锲而不舍”);
3、学习的内容;(“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4、学习的途径(“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
5、学习的最终目的(“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本文以标题概括论旨,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以下各段就用大量自然界和日常生活的事例作为论据,从各个角度层层推论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加以论证,把学习的重要性等问题论述得十分透辟。是先秦立论文的典范之作。
文章大半篇幅是用新巧的比喻连缀而成。全篇比喻引类连翩,层出不穷,且用法灵活而富于变化。或正面设喻(如“蚓无爪牙之利……”),或反面设喻(如“蟹六跪而二螯……”);或先说比喻,然后再说所比道理,(如“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或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发人深思(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或连用数个比喻,如连珠炮似的,更显得根据充足,理直气壮。这种寓理于喻、喻理结合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在句法上,这些重迭排列的比喻构成了不少对偶和排比的句式,文句整齐而流畅,显得词采缤纷,气势充沛,音韵和谐,已具有明显的赋化倾向。

第十课时

本节讲授《韩非子》的议论文

一、韩非生平及思想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是韩之诸公子。曾师事儒学大师荀况,与李斯是同学。战国末年,韩国屡遭强秦侵凌,丧师失地,韩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之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万余言。”这些阐释法治理论的文章传至秦国,深受秦王政的赞赏。韩非至秦,上书秦王,主张率韩伐赵。李斯、姚贾出于嫉妒,在秦王面前谗毁韩非,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因将韩非下吏治罪,后被李斯害死在监狱中。
韩非的思想渊源不一而自成体系,他的政治学说基本上是前期法家“法”、“术”、“势”思想的结合。其君主专制理论实受墨家“尚同”思想的启示;他的“循名实”、“因参验”的认识方法也与墨家“以名举实”有关。他的哲学世界观主要是对老子自然哲学的发挥和改造。韩非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深受儒、道、墨诸家思想的影响。实为战国末期综合各主要学派的大思想家。
韩非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学说对整个中国古代统治和传统文化有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说,他站在法家的立场上,适应着历史的发展趋势,完成了专制集权的法治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专制的重要政治思想工具。韩非思想中的历史进化论观念、严刑峻法的主张、循名责实的思想,成为秦王统一天下以及历代君主励精图治、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具有进步意义。从消极方面看,他的理论崇尚暴力,不讲怀柔,主张对下层百姓实行残酷镇压,则是反动的,容易激化矛盾,引起下层百姓的反抗,秦王朝的灭亡就是明证。汉代以后的统治者在确立封建伦理纲常和儒学为统治思想以后,韩非学说失去其显赫地位。有些统治者只能引用其术,韩非的学说被视为异端。
韩非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载韩非子55篇,今本《韩非子》也是55篇。综合历代学者考证,《初见秦》、《有度》、《饰邪》3篇确非韩非所作。

四、韩非的文学成就
韩非对于文学的贡献首推议论文的写作。

(一)、议论文的成就
第一,他的议论文,逻辑谨严,议论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例如《五蠹》为了说明他的法治思想符合时代的要求,先从社会历史发展着手,逐个分析了不同时代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确立了“世异则事异”“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观点,作为全篇文章讨论问题的前提,接着又分析了他所处的时代的主要矛盾及时代特点,认为他的时代具有“当今争于气力”,“仁之不可以为治”,“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的时代特点;最后提出“明主峭其法而严其刑也”的法治主张。这里对于问题的讨论,严格地遵循着逻辑规则,同时又注重从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从具体分析中得出结论。强大的逻辑力量,厚重的历史知识,加上作者透彻的议论,使得文章雄宏博大,理由充足,极具说服力。
第二,韩非子的议论文,思想敏锐,辩锋犀利,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例如,《难一》“历山之农侵畔”的故事,韩非针对儒家既要歌颂舜的德化,又要歌颂尧的明察的做法反诘道:“然则仲尼圣尧奈何?圣人明察在上位,将是天下无奸也。今耕鱼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且舜救败,一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这里,揭示了“舜之德化”与“尧之明察”不可两存逻辑矛盾,并且进一步从“舜有尽”与“天下过无已”之间的矛盾入手,对于儒家“德化”的学说,进行了严厉的批驳。分析透彻,言辞尖锐,行文语气斩截,气势逼人,显得犀利无比。
第三,韩非的文章描写细致,剖析深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庄子曾说过,儒者陋于知人心。孔孟之徒,重理想,尚空谈,但往往陈义过高,迂阔古板,不切事情。而韩非子恰恰相反,他根本不相信仁义道德的力量,而是一切从利害出发来看人看事,且聪明深刻,善于观察思考,对社会和人性研究得颇为透彻,特别是对于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君主、官僚们的心理活动及种种权谋,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常常把儒家所宣扬的仁义道德的外表撕得粉碎,而把人性中自私的一面,特别是宫廷内、官场上一些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心理及行为剖析得细致入微,揭示得淋漓尽致。例如:如《备内》写君主的妻妾嫡子盼望君主早点死去的心理动机;《八奸》写了君主的“同床”者,“在旁”者、“父兄”们利用特殊的关系,以售其奸,从而腐蚀君主,败坏国事的现象;《说难》描述了专制君主喜怒无常,猜忌无度,一切从个人好恶出发来决定事情的特殊心理,《孤愤》中对于法术之士在专制制度下个人悲剧的历史必然性的论述,等等。无不洞微烛幽,入木三分,惟妙惟肖。《韩非子》对于人情世故剖析得非常深刻,对于事情的发展变化的分析更是细致入微,所言之事虽然发生在2000多年以前,但今人读之,如在眼前,这不得不归功于文章的表现力。
第四,韩非的散文具有冷峻的风格。韩非的学术思想以黄老为归依,深得老子虚静之旨,能够客观地看待事物,冷静地对待人生,同时,他又崇信法术势的力量,且为人自信、坚定、孤傲,这些表现在文章之中,形成了冷峻的风格。他学高才赡,生逢乱世,想有所作为而不得,所以文章中又隐隐透露出一种悲愤之气。如《说难》、《孤愤》。
总而言之,韩非子的散文,逻辑谨严,论辩透彻,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表现力,标志着先秦议论文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他的散文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就是取例极端,不能从质量互变的角度把握事情的性质,所以,立论难免偏颇。司马迁对韩非子的评介是:“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这个评价对于我们认识其人其文颇有参考价值。

(二)寓言的成就
韩非对文学的另一个贡献是在寓言方面。借助寓言进行形象说理,早在庄子、列子手中,就已驾轻就熟,成为惯用的手法,荀子也曾借用寓言来说理,但是,在他们那里,寓言只是作为整篇文章的组成部分而存在,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第一,使寓言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文体,却是始于韩非子。他有意识的收集、整理、创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并把它们编辑成文集。据统计,《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多达300余则,数量为先秦诸子之冠。《韩非子》中有许多篇,如《十过》、《喻老》、《说林》、《内储说》、《外储说》,都是寓言专辑。从此,寓言就从议论文中分离出来,成了一种独立的文体。
第二,他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生活,形象化的表现了他的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例如:

董阏于为赵上地守。行石邑山中,涧深,峭如墙,深百仞,因问其旁乡左右曰:“人有尝入此者乎?”对曰:“无有。”曰:“婴儿、痴聋、狂悖之人尝有如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尝有如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太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治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河为不治?”《内储说上七术》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直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之为履也,而越人跣行;缟之为冠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说林上》)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即市,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适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外储说上》)

第一则寓言表明了峻法严刑治国的思想。第二则寓言说明了物有所适,做事要看对象的道理。第三则寓言对于那些颠倒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只知死抠理论,不知理论来自实践的教条主义者,是一种绝妙的讽刺。
第三,韩非子的寓言不仅寓意深刻,说理贴切,而且,构思精巧,形象生动,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例如:

文公之时,宰臣上炙而发绕之。文公召宰臣而谯之曰:“女欲寡人之哽耶,奚以为法绕炙?”宰人顿首再拜请曰:“臣有死罪三:援砺砥刀,利犹干将也,切肉肉断而发不断,臣之罪一也;援木而贯脔而不见发,臣之罪二也;奉炽炉,炭火尽赤红,而炙熟而发不烧,臣之罪三也。堂下得无微有疾臣者乎?”公曰:“善。”乃召堂下而谯之,果然,乃诛之。”《内储说下六徵》

故事中的宰人,滑稽多智,辩言自保,化险为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借机陷害别人到头来却又有自害的“堂下”,也让人悚然。
韩非子中的许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郢书燕悦,画鬼最易、老马识途、滥竽充数、自相矛盾,买椟还珠等等。或寓意深刻,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因之后世广为流转,至今常常被人征引,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五、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尤其是成书于战国后期的专论体说理文,在说理文的模式上、体制上、说理方法上,都对后代说理文有深远影响。先秦说理文主要是哲理散文和政论散文,他们都不仅依靠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辨来完成,还在文中贯注了浓烈的情感,运用了生动的感性形象。先秦说理散文中,寄寓深刻的寓言、譬喻,常有抒情因素。这种形象性和抒情性,是先秦说理散文自身具有了文学意味,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第二、先秦说理散文大多分析透彻,议论纵横,而不同的作品又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风格。如韩愈、苏轼的散文受孟子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仙诗、玄言诗、山水田园诗, 与庄子散文艺术有渊源关系;李白、苏轼、曹雪芹都受庄子影响;贾谊晁错刘禹锡王安石等人的创作中,也不乏荀子文章的风格;《韩非子》的风格在后代许多作家的议论文中也有表现如柳宗元、王安石的文章。
第三、先秦说理散文在语言艺术上的高度成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常见的语言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在先秦说理散文中都已有成熟表现,直接影响了后世的语言修辞。先秦说理散文还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成语,其中有些还活在现代语言之中。

【思考和练习】
1、《庄子》寓言的特色有哪些?
2、孟子散文的雄辩体现在哪里?
3、荀子散文如何进行论证的?
【阅读书目】
1、《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年版
2、《二十世纪先秦散文研究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