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和弦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和弦及相关知识;掌握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及转位;了解等和弦;认识、理解大小调式中的和弦;掌握不协和和弦的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
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及转位、大小调式中的和弦、不协和和弦的解决。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1、三和弦
(1)和弦的概念: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结合(三度或非三度),叫做和弦。
[注意:传统和声学中的和弦均按三度关系叠置。非三度叠置和弦不在本课讨论之列。]
(2)三和弦的概念: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称为“三和弦”。
(3)三和弦的构成:根音—三音—五音
(4)三和弦的种类:
① 大三和弦:大3+小3
② ②小三和弦:小3+大3
③ 增三和弦:大3+大3
④ ④减三和弦:小3+小3
2、转位三和弦
(1)和弦转位的概念:根音以外的和弦音作“低音”,称为和弦的转位。
(2)三和弦的两种转位:
①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三音作低音,称为“六和弦”。
②三和弦的第二转位:五音作低音,称为“四六和弦”。
(3)转位和弦的标记:六和弦用数字“6”表示;四六和弦用数字“6 表示。
(4)转位和弦的识别与构成:
①三+四:六和弦;四+三:四六和弦
②构成:“两步构成法”、“一步构成法”
3、七和弦
(1)七和弦的概念:四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称为“七和弦”。
(2)七和弦的构成: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3)七和弦的种类:
①大小七和弦:大三和弦+小3度;
②小小七和弦:小三和弦+小3度;
③减小七和弦:减三和弦+大3度;
④减减七和弦:减三和弦+小3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常用的七和弦,
⑤大大七和弦:大三和弦+大3度 (又称“大七和弦”)
⑥增大七和弦:增三和弦+小3度
⑦小大七和弦:小三和弦+大3度
[注意:所有七和弦均为不协和和弦。]
4、转位七和弦
(1)七和弦的三种转位:
①七和弦的第一转位:三音作低音,称为“五六和弦”。
②七和弦的第二转位:五音作低音,称为“三四和弦”。
③七和弦的第三转位:七音作低音,称为“二和弦”。
(2)七和弦的标记:方法同三和弦。
(3)七和弦的识别:
①原位七和弦:牢记各种七和弦的“结构”。
②转位七和弦:所有转位七和弦中都存在一个“二度音程”,而且二度上方那个音必定是“根音”,有了根音就可以明确原位七和弦,并确定其性质。
5、等和弦
(1)概念:两个和弦音响相同,但意义和记法不同,称为“等和弦”。
(2)结构和名称相同的等和弦:
(3)结构和名称不同的等和弦:
6、大小调式中的和弦
(1)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
①正三和弦:大小调式中,正音级上构成的和弦称为“正三和弦”。
②副三和弦:大小调式中,副音级上构成的和弦称为“副三和弦”。
(2)和弦标记:(音级:罗马数字标记;增减:用“+”或“-”;转位:用数字)
①大三和弦:用罗马数字大写。
②小三和弦:用罗马数字小写。(也可以用大写。)
③增三和弦:在罗马数字右上角加“+”。
④减三和弦:在罗马数字右上角加“-”。
⑤转位和弦:在原和弦标记右下侧加数字。(三和弦、七和弦均如此)
⑥减七和弦:在罗马数字右上角加“-”。
⑦半减七和弦:在罗马数字右上角加“Θ”。
(3)为和弦确定所属的调(自然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大调、和声小调)
①大三和弦:在大调中?小调中?和声大调中?和声小调中?
②小三和弦:在大调中?小调中?和声大调中?和声小调中?
③增三和弦:在大调中?小调中?和声大调中?和声小调中?
④减三和弦:在大调中?小调中?和声大调中?和声小调中?
7、 不协和和弦的解决
(1)概念:不协和和弦进行到协和和弦,称为“不协和和弦的解决”。
(2)属七和弦的解决:(解决到主三和弦)
①根音(5):稳定音级保持,或进行到主音。(即:Ⅴ-Ⅴ或Ⅴ-Ⅰ)
②三音(7):上行解决到主音。(即:Ⅶ-Ⅰ)
③五音(2):下行解决到主音。(即:Ⅱ-Ⅰ)
④七音(4):下行解决到中音。(即:Ⅳ-Ⅲ)
(3)导七和弦的解决:(解决到重复三音的主和弦)
[情况一:自然大调](原位、转位情况一样)
①根音(7—1):上行解决到主音。(即:Ⅶ-Ⅰ)
②三音(2—3):上行解决到三音。(即:Ⅱ-Ⅲ)
③五音(4—3):下行解决到三音。(即:Ⅳ-Ⅲ)
④七音(6—5):下行解决到属音。(即:Ⅵ-Ⅴ)
[情况二:和声大调](原位、转位情况一样)
①根音(7—1):上行解决到主音。(即:Ⅶ-Ⅰ)
②三音(2—3):上行解决到三音。(即:Ⅱ-Ⅲ)
③五音(4—3):下行解决到三音。(即:Ⅳ-Ⅲ)
④七音(b6—5):下行解决到属音。(即:bⅥ-Ⅴ)
[情况三:和声小调](原位、转位情况一样)
①根音(#5—6):上行解决到主音。(即:#Ⅶ-Ⅰ)
②三音(7—1):上行解决到三音。(即:Ⅱ-Ⅲ)
③五音(2—1):下行解决到三音。(即:Ⅳ-Ⅲ)
④七音(4—3):下行解决到属音。(即:Ⅵ-Ⅴ)
第十章 变化音系 半音音阶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式变音;认识、理解辅助音和经过音;掌握调式半音阶的写法。
重点难点:
辅助音和经过音、副导音、大小调半音阶的写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1、调式变音及其记谱
(1)调式变音:将调式的自然音升高或降低,即为“调式变音”。调式变音可以在调式中的任何一个音级上产生。
(2)调式变音的记谱:在自然音左上角加升号或降号即可。
[注意:确认某音是否是“调式变音”,必需以调性为依据。
2、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1)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即以“小二度”倾向于稳定音级(Ⅰ、Ⅲ、Ⅴ)的调式变音。
(2)大调中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bⅡ:倾向于Ⅰ级。
#Ⅱ:倾向于Ⅲ级。
#Ⅳ:倾向于Ⅴ级。
bⅥ:倾向于Ⅴ级。
(3)小调中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bⅡ:倾向于Ⅰ级。
bⅣ:倾向于Ⅲ级。(说明:bⅣ有时也用#Ⅲ代替。)
#Ⅳ:倾向于Ⅴ级。
#Ⅶ:倾向于Ⅰ级。
3、调式变音与辅助音、经过音
(1)辅助音:两个相同音高的调式音中间插入的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的音,称为“辅助音”(或称“助音”)。
①自然辅助音:所插入的音属于“调式自然音”。(此辅助音不属于调式变音)
②变化辅助音:所插入的音不属于“调式自然音”。(此辅助音属于调式变音)
(2)经过音:两个不同音高的调式音中间插入的音,称为“经过音”。这些音在进行中一般不能超过全音。
①自然经过音:所插入的音属于“调式自然音”。(此经过音不属于调式变音)
②变化经过音:所插入的音不属于“调式自然音”。(此经过音属于调式变音)
4、调式变音与副导音
(1)导音的概念:所谓“导音”,即指某不稳定音以小二度解决方式强烈地倾向于调式稳定音级的音。如自然大调中的Ⅶ级音,即为典型的“导音”。
(2)副导音:所谓“副导音”,即指广义的导音。亦即能够以小二度的方式倾向于Ⅰ级、Ⅲ级、Ⅴ级的各种调式变音。
5、调式半音阶
(1)半音阶的概念:由12个半音构成的音阶,称为“半音阶” (或“半音音阶”)。半音阶可分为“调式半音阶”和“现代简便半音阶”两大类。
(2)调式半音阶(一):大调半音阶:
上行:大二度间用升Ⅰ、升Ⅱ、升Ⅳ、升Ⅴ及降Ⅶ填补。
下行:大二度间用降Ⅶ、降Ⅵ、降Ⅲ、降Ⅱ及升Ⅳ填补。
(3)调式半音阶(二):小调半音阶:
上行:按照“关系大调”半音阶记谱。降Ⅱ级,其他各音用升号。
下行:按照“同名大调”半音阶记谱。降Ⅱ级,其他各音用升号。
6、调式半音阶的写法
(1)大调半音阶的上行与下行:
例11—12、13、14:大调半音阶上行
例11—15、16、17:大调半音阶下行
(2)小调半音阶的上行与下行:
第十一章 调式音动律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式音动律。
大小调式的确定法
民族调式的确定法
非五声调式的确定法
重点难点:
雕饰的确定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内容:
1、调式音动律
2、大小调式的音动律
2、大小调式的确定法
4、五声调式的音动律
5、五声调式的确定法
6、非五声调式的音动律
7、非五声调式的确定法
8、调式的表现功能
第十二章 调性转换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的转换;认识、理解转调、离调、调式交替;掌握移调方法。
重点难点:
转调、离调、调式交替、移调。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1、转调
(1)转调的概念:由前一个调进行到另一个新调,并在新调上结束,称为转调。
(2)近关系转调:
①相同调号的转调:调式主音发生改变;如为和声小调,则应出现#Ⅶ级音。
②相差一个降号的转调:
③相差一个升号的转调:(略)
(3)远关系转调:
①同主音关系转调(相差三个升降号)
②相差两个升降号的转调
(4)中国民族调式的转调(以近关系转调为主、注意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
①近关系转调:(常见)
[讨论上例:G宫调转入C宫调。
可否认为:G徵调(加变宫)转入C宫?还是近关系转调。
若以第一种分析,则注意到了“宫音”;而后一种分析则丢掉了宫音,不好。]
②远关系转调:(中国民族调式中不常见)
2、离调
(1)离调的概念:由主调临时转换到副调,在副调上既不作巩固,也不作停留,只是短暂的、过渡性质的,并且很快又回到主调,这种情形称为“离调”。
(2)离调举例:
3、调式交替
(1)调式交替的概念:音乐中,两个调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称为“调式交替”。
(2)大小调式交替:在大小调体系中,由于同主音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并存所形成的一种特殊“调转换”。
①关于“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交替”:更多属于和声学范畴,此不赘述。
②关于“关系大小调的调式交替”:
(3)同宫系统调式交替:特点是“两调宫音相同,调式主音不同”。很常见。
第十三章 移调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的移调;掌握移调方法。
重点难点:
移调。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1)移调的概念:在调关系中,将某一作品的全部,或一部分从一个调移动至另一个调,就叫做“移调”。
(2)移调的应用:主要因为演唱或演奏的需要。
(3)移调的主要方法:
①同名移调:通过改变调号,使后调各音的音名不变的移调。
②非同名移调:某调移至新调后,旋律各音的音名与原调的音名完全不同,称为“非同名移调”。(即按两调主音所相差的音程关系移调)
③改变谱号的移调:通过改变谱号,使后调各音的音名不变的移调。
④移调乐器:奏出的实际音高与记谱不一致的乐器,叫做“移调乐器”。如:单簧管(A调、bB调)、小号(A调、bB调)、圆号(F调)、萨克斯管(bE调)、英国管(F调)等。
第十四章 装饰音
(说明:本章以自学或讨论为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各种装饰音。
重点难点:
装饰音的分类。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1、装饰音
(1)倚音:长倚音、短倚音;单倚音、复倚音;前倚音、后倚音
(2)波音:顺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单波音、复波音
(3)回音:顺回音、逆回音
(4)颤音:(用tr或tr……表示)
第十五章 曲调 织体
(说明:本章以自学或讨论为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曲调 织体。
重点难点:
曲调 织体的分类。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1、 曲调
2、 曲调的动向
3、 曲调的划分
4、 曲调的结构
5、 曲调的表现功能
6、 织体
7、 肢体的表现功能
第十六章 音色
(说明:本章以自学或讨论为主)
本章内容作为了解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