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趣味盎然的课
- -----评地方课程课《温州鼓词》
本周四下午听了两堂小学地方课程课,对其中李老师上的《温州鼓词》颇为欣赏。这是一堂相当精彩的课。它以浙江省地方课程备课会精神为指导,较好地体现了地方课程的学科理念。同时以生活为本源,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手段,营造了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兴致高昂,课末对温州鼓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我想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方面来评李老师的这堂课。
一、 唤起学生已有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温州鼓词是一门传统艺术,小学生平时接触得不多。平时电视上一播放鼓词,估计他们也是马上换频道的。有些孩子甚至连什么是温州鼓词也不知道。于是李老师一开始就创设情境:上课铃声一响,就播放鼓词《老鼠告状》,学生进入教室。在教室里听到鼓词,一张张小脸上露出了好奇的神情。然后老师提问:你刚才听到什么?喜欢吗?在哪儿听过?知道的几个孩子马上回答:“电视上放过。”“都市频道有时还用它播放新闻。”哦,这就是鼓词,那我也听到过的,一下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原来离我们也很近的呀。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不喜欢鼓词,因为它太罗嗦了。”老师马上面带笑容地评价“你敢说实话。”有效地保护了孩子的真诚。不过我想这时如能再加一句“通过这节课我们对鼓词的深入了解,说不定你就会喜欢上它哦。”是不是更有利于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
二、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方课程是一门注重体验与实践的学科。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很可能使课堂气氛呆板、单调,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老师要通过有组织的教学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将教学中客观存在的情感回路,变成一个有序、有控、有目标的情感系统,以发挥其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服务的统一功能。李老师这方面就做得特别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运用视频,刺激学生感官。
李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优势,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性情感的参与。如在教学“走进温州鼓词”这一板块时,李老师请学生再次欣赏鼓词《老鼠告状》,同时想一想:你发现温州鼓词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由于电教手段的独特优势,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眼、耳、脑、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很快就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表情丰富、一人多角、温州话、有说有唱。而温州鼓词表演形式的演变过程李老师则用五幅图组成了一个课件。学生观看后,小组讨论,然后把结论记下,最后汇报。这些形式无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这里小组合作个人职责分工不明确,因此效果不明显,显得有些流于形式。如果能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分工,如记录表只用一张,四人一起讨论,然后由一人记录,另一人准备做汇报,其他两人协助。这样的小组合作我相信效率会更高。课堂最后李老师还安排了一段视频,纪录的是某一天的有关温州鼓词的晚间新闻,内容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温州鼓词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巧妙地对本课的学习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
(二)创造机会,鼓励亲身实践。
小学地方课程的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倡导体验性学习。李老师不辞辛苦找到了一架牛筋琴,而且在课堂上能够熟练地弹奏。乐器发出的美妙的乐声一下子使学生沉浸于其中,直到老师提醒了一句“不给我鼓励吗?”学生才兴奋地使劲鼓掌。接着老师把这个机会留给了好几位学生,轮到的学生激动不已,没轮上的发出“我真不幸运”感概的同时睁大眼睛看台上的同学表演。孩子们对鼓词乐器的热爱之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最后全班同学一起反复学唱《老鼠告状》的四句,气氛达到了高潮。这里的安排李老师也煞费苦心:学四句难度刚刚好,不会太难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温州鼓词的兴趣,不会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李老师安排孩子跟着视频唱跟了四次,每次要求上都有变化,到最后视频里的唱音已经很轻很轻,我听到的只是孩子们的声音了,唱得挺象模象样的。这时候我相信孩子们已经全都喜爱上了温州这个传统艺术了。这里李老师在让孩子们学唱鼓词前是让他们先了解温州历代有名的鼓词艺人,她是这么安排的:先让学生默读资料,同时圈出名字,然后师生逐个校对名字,最后再重点介绍著名鼓词艺人阮世池。我觉得这里花这么多时间让孩子记这么多名人没什么必要,让学生默读资料有个大致了解后直接介绍阮世池就可以了,省出的时间可以让孩子们在集体学唱鼓词后再指生个人唱或小组唱。从而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的艺术潜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三)巧用语言,设疑激趣
李老师善于运用儿童所喜爱的方式提问。如学生观看早期鼓词先生的资料后,老师笑眯眯地问:“猜猜看,为什么他们都是盲人?还都是男人?”再如“女词人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猜东西,孩子们最感兴趣了。一个个小手举得老高老高了。在让孩子们知道一个人唱叫‘单档独唱’,两个人唱叫‘搭档对唱’后,李老师卖了个关子:“三个人唱叫什么呢?大家给它取个名字吧。”等孩子们报出各自取的名字后,再亮出答案“群档合唱”。这些问话形式激起了学生潜在的表现欲,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使他们在充沛的感情投入和兴奋状态中不知不觉地汲取知识,增长智慧。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并不断得到发展。这一堂课中,李老师非常重视自己感情的投入,“你真幸运!”“你讲得真好。”“你敢说实话。”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她一直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乐于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