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句话反映的教育起源观点是_________。 2 ______极力反对传统的主知主义,强调儿童个人的自由和发展以及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出以“生活教育”、“自发学习”、“尊重个性”、“人类爱和国际协调”等新的教育纲领。 3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____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4.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5.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________。 6.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信息化。 7.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________。 8.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部分。 9.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0.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_ ______、等人。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 2.教育现代化 3.教育功能 4、教师专业 5、培养目标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简述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2.《学记》是如何论述豫时孙摩教学原则的? 3. 赫尔巴特提出作为其教育理论的伦理学基础的五种道德观念是什么? 4.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 试分析参与式观察研究的优缺点。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试论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 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1957年,毛泽东:“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3年,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教育法》在法律上确认了这一教育方针。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确立,党和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根据以上案例请对教育目的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一、1、生物起源说2、“新教育运动”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4、梅伊曼5、孔子6、教育战略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7、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求8、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9、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0、卢梭、洛克 二、1、它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包括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好似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手教育者的身心世家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相伴随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主要体现在教育的世俗化、国家化、科层化、理性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福利化等方面。教育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所呈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性质,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特征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 3.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联系与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与系统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4.所谓教师专业,并不是教师所学和所教的某一学科专业;反言之,教师所学和所教的学科专业尚不能构成教师专业。教师专业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专业性的指标体系。 5.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体达到的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相比,培养目标是某类学校或某个学校的具体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区域性、阶段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目标内容上,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有相通的地方,且必须服从于教育目的。从关系上说,教育目的居于最上一层,因而具有概括性与抽象性的特点,培养目标则是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三、1.(1)代表人物:布卢姆 (2)指导思想:掌握学习理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测验题目)。 (3)目标:教师要为掌握而教,学生要为掌握而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即达到掌握的程度。 (4)基本结构:①教学准备。开始教学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鼓励,教给学生进行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内部心理状态。②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把单元目标分解成为课时目标。课时目标应具体、明确。③进行课堂教学。④测验。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以后,立刻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测验。测验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哪些掌握了,哪些没有掌握;不能对测验结果进行排队,不能排名次,只要说明学生是否达到标准就可以了。⑤矫正。根据测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没有通过测验的学生进行第二次教学,给他们第二次学习的机会。第二次教学的方式与第一次不同,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矫正。矫正应在2~3天内完成。⑥再测验。矫正完成以后,对经过矫正的学生再进行一次测验。在整个掌握学习过程中,测验和矫正两个步骤是最重要的,这两个步骤的效率和质量是决定掌握学习成败的关键。 2、《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进一步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的宝贵经验,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要做到这一点,主要靠教师的正确指导思想、丰富的教育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学记》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一,导而弗牵。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就会自然和谐。不引导不行,硬牵着走也会失败。 第二,强而弗抑。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这样学起来就会安逸顺利,不督促检查不行,强制学习也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 第三,开而弗达。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把知识全部塞给学生,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自己积极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锻炼和发展。 这项原则的中心就是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只要求“继其志”。 3.在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伦理学主要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即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依据。他伦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提出了五种道德观念,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1)内心自由指的是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思想或者说对真善美具有了明确的认识,就能够自觉地依照道德规范行事,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性的原则。(2)完善指人调解自己的意志,做出判断的一种尺度。赫尔巴特强调人必须有道德衡量的标准。(3)仁慈是指一种绝对的善,它要求人无私地为他人谋福利,与人为善,从而使自己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协调统一。(4)正义的观念也就是守法的观念,它要求避免不用意志之间的冲突,并且按照人们自愿达成的协议(或法律)解决冲突。(5)公平与报偿是指当人故意作祟时予以应有的惩罚,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4.(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5.所谓参与式观察研究,是指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对象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的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 其优点是:不破坏和影响观察对象的原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因而能够获得有关较深层的结构和关系的材料。 其缺点是:由于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当易影响观察的客观性。 四、 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这种复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活动的主客体。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是教育者认识、教导和塑造的对象,是教的客体;在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活动的主体,而教育者成为其学习的对象或客体,教育者的人格精神、行为模式、知识技能等都成为受教育者学习的内容。 第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的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教育者具体研究、处理、教授教育内容,使之为受教育者更好地把握或吸纳;而受教育者则学习、理解和掌握教育内容,使之内化于心,发展自身素质。 第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的活动目的,即发展受教育者的素质。无论是教的活动还是学的活动,其基本目的是发展受教育者的素质,进而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此可知,在教育活动中,虽然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各自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者,二者联合构成教育活动的主体。 五、 (答案要点:) 任何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总是以一定目的设定作为起点和归宿。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特点,人们对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期望,在观念上有着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这就是各自主张的教育目的。受教育者在成长中明确的追求,即自我教育的目的。教育学研究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罗列人们的这些带有差异的目的,而是要研究社会的总体上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由国家机关指定推行,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作用。它的指定各级各类学校具体教育目的、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