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把爱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活里,把你和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职责。我们当教师的,首先心里要有“爱”,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她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关爱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这需要真正落实到教师言行中,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当校长的时候,校园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有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蹲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你这样好的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在一件不起眼的平凡小事中,敏锐地捕捉了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那就是人的善良和爱心、对人的同情和慈悲与怜悯。他被小女孩的爱心深深感动,而把玫瑰花奖给了可爱的小女孩,也把真切的爱献给了小女孩的奶奶以及她的爸爸妈妈,把珍贵的关怀、欣赏、赞美献给了小女孩。他是真正懂得爱的老师,校长和教育家。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不是缺乏爱,而是缺乏懂得爱的心灵。这颗心,就是信心,耐心与恒心。因信心而成义,因无信心而粗心失败。耐心是一种“丰富的安静”,耐得住寂寞,拒绝浮躁。一个个生动的教育事件都是信心,耐心,恒心铸就的。我们当教师的要用信心去发现,用耐心去了解,用恒心去懂得。 教师的爱的行为要像泉水一样,喷涌不断。发现爱,爱无处不在,学生在认识爱,知道爱,体会爱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爱,而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发现身边的爱,老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从自然存在之中,发现自然存在给予我们的伟大的爱。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最易犯的通病,就是急功近利,爱心不足,上课一味追求传授知识,完成单一的教育目标,以谋取高分数这一偶像为满足,根本不把教育的艺术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学生厌学,教育矛盾层出,才发现教育的艺术比想象的难,比想象的丰富的多。我也犯过这样的通病,现在想来,要想搞好教育,就必须让自己懂得爱学生,要想教出成绩,就必须胸怀爱心,踏踏实实关心学生,呵护学生。爱是师生情感的催化剂,是教育成功的加油站,是幸福和快乐的大门,爱将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爱是哺育花朵的源泉,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爱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细,效果就有多好。教育者最可贵的品德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深地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馨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这种爱是世上最崇高、最无私、最理智的爱。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积极地情感反馈,并唤起相应的情感。这样,教师和学生思想感情和谐一致,才能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走进教育,走进苏霍姆林斯基,走进陶行知,让自己站在教育巨人的肩上去理解教育,热爱教育,忠诚教育,投身教育,欣赏教育,关爱学生,用心灵去塑造心灵,就一定能够体味出教育的风采和魅力,领略到教育的美丽和神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