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活动《大灰狼的新娘》课例评析 听了杨老师组织的阅读活动《大灰狼的新娘》,与中(1)班的小朋友一起度过了愉快的30分钟。活动很精彩,杨老师先设置疑问导入活动,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然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学说故事中的话。接着完整讲述故事,最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表演。通过观摩这个活动,引发了我对阅读教学的进一步的思考。下面简单谈谈我的感受。 一、选择适合幼儿的阅读材料。 (1)、故事本身:《大灰狼的新娘》是一个幽默的童话故事。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灰狼结婚猜测新娘是谁的有趣情节,来依次展现新娘的外貌特征——爪子长长、尾巴大大、牙齿尖尖。“新娘到底是谁呢?”这样的疑问一直到故事的最后。故事具有悬念,但线索简单明了,非常适合中班幼儿阅读。故事中的主角不是传统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凶狠的形象,而是一只有点可爱有点憨的大灰狼,这更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 (2)绘本特点:绘本中的大灰狼虽然具有“爪子长长、尾巴大大、牙齿尖尖”的特征,但它眯缝的小眼睛、裂开的大嘴巴非常具有亲和力,与故事中的形象很匹配。红色的人物、白色的背景对比非常强烈,形象突出,产生了喜庆、幽默的视觉效果。而鞭炮、红花、问号等图案都给幼儿提供了观察的信息、思考的线索。 因此,杨老师选择的这个绘本故事非常适合中班幼儿阅读。也为我们合理选择阅读材料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二、 选择适宜的呈现方式 四、正确处理画面与文字的关系。 在开展阅读研究时,我们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孩子们对生活中、图书卡片上的文字越来越感兴趣了,但他们对文字的关注是否会影响到他们对画面的观察,进而禁锢他们的想象力、判断思维能力?杨老师在此活动中很好地处理了画面与文字的关系,值得我们学习。在第二环节(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学说故事中的话)中,杨老师出示了一幅幅没有文字的画面,使幼儿能专注细微地观察画面,进行大胆地想象、分析和推理,而不会受到文字的干扰。当第三环节(完整讲述故事,学说故事中的话)时,随着教师的讲述,相应的文字出现在画面中。这时候,文字的出现能帮助幼儿在口语、画面、文字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更多的阅读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