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牧场上的家》 乐曲《牧场上的家》是根据美国一首流传十分广泛的民歌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优美抒情,描绘了宽阔的牧场绿草茵茵,水牛、小鹿、羚羊在欢奔跳跃,以及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星星闪烁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可爱家园、甜美生活的热爱之情。 导入欣赏曲时,陈老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用了音画直接导入的方法,播放《牧场上的家》音乐片段,同时出示三副画面(城市、牧场、高山),请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选择与音乐情绪符合的画面,并说明理由。这样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联想音乐所描绘的情景、感受音乐的情绪,学生对音乐的形象也有了初步的感知。了解不同弦乐的音色特点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时,陈老师向学生出示了三个比喻:严肃的父亲、温柔慈爱的母亲、活泼开朗的我,请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与引导下,既了解了大提琴、长笛和小提琴的音色特点,又对乐曲描绘的可爱家园的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感受。 在体验乐曲的深层情感时 ,陈老师用“反衬”的手法,让学生对比欣赏两组音画,思考环保和家园的关系,使他们在荒废的家园中感悟对美好家园的向往、思念。这一环节既是对乐曲的深入体验,又是针对现实所进行的环保教育。 在学生对乐曲有了深层的感悟后,陈老师又用歌曲演唱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地深入体验乐曲的意境。首先对乐曲作简单介绍,紧接着陈老师满怀深情地弹唱了歌曲,最后请学生用“u”伴唱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声中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当学生对这首乐曲完全感悟了以后,陈老师又设计了一环“配乐朗诵、展示表演”。学生自然而然地根据对歌曲、歌词的领悟,用适当的情感、科学的发声方法朗诵歌词,在《牧场上的家》的音乐背景下,他们边朗诵边用肢体展示表演,把对乐曲的欣赏和感悟推向了高潮。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少了一点,如果能增加一点师生互动就好了。
|
|